基金分紅,真的越多越好嗎?

有些人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喜歡看基金的分紅,覺得是不是分紅越多越好?但也有很多人對分紅不是很理解,比如是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好?分紅是基金公司另外發給投資者錢嗎?

今天就來聊聊基金分紅的問題。

什麼是基金分紅?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人,這部分收益原來就是基金單位淨值的一部分。

簡單說就是,這部分收益本來就是你的,只不過原來是算在基金份額裡面,現在把它折算成現金派發給你。基金分紅後,單位淨值一般會下降。

如果有一天,發現你買的基金淨值突然大跌,也許就是基金分紅了。

如何基金確定要分紅?

基金分紅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

而一般開放式基金默認的分紅方式是現金分紅,如果你想要選擇紅利再投資,就需要在權益登記日之前修改分紅方式。

基金在分紅前會發布公告,會在官網以及相關渠道發佈相關公告,告知分紅的權益登記日與紅利發放日。

權益登記日(R日):

R日是用來確定大家是否持有該基金;

比如規定的時間是11號,該天持有本基金的,就可以參與分紅,不需要做其他操作。

紅利發放日(一般是R+1或者R+2日):

指該基金分紅的日期,比如是12號,就是這天發放紅利,2-7個工作日紅利就會派發到大家的賬戶裡面啦。

這兩種分紅方式有什麼區別呢?

舉個例子。

假設你持有一隻基金10000份,現在基金的淨值為1.5元,每份額分紅0.5元。

分紅前:你持有價值15000元的基金 ,分紅=0.5×10000=5000元 。

分紅後:基金的淨值=1.5-0.5=1元, 基金現在的價值=1×10000=10000元, 分紅=5000元, 你持有的15000元變成了價值10000元的基金+5000元的分紅。

所以,儘管進行了分紅,但你持有的總市值是不變的,只不過把你的錢從左口袋掏到右口袋了。

兩者區別就是一個是選擇持有現金,一個是選擇增加基金份額。如果是選擇了現金分紅後想要再投資,就需要支付申購費,而紅利再投資就不需要收取申購費。

基金分紅,真的越多越好嗎?

分紅越多越好嗎?

很遺憾,答案是否。

基金優秀與否,並非取決於分紅次數或分紅比例,而在於基金的投資能力,即淨值的增長情況。

基金分紅並不是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淨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淨值增長的兌現而已。當然,基金能夠分紅,說明它的業績還是比較出色的。

是選擇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

1.看自身情況

如果分紅的資金不需要急用,沒有其他的用途,並且你也沒打算去選其他的基金投資,那麼就可以考慮紅利再投資,追求長期收益。

2.市場情況

市場下跌的時候,選擇現金分紅,規避市場下跌風險,同時也可以免收贖回費。

市場上漲的時候,選擇紅利再投資。

3.基金的基本面

股票型基金會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基金經理也會調整投資策略和投資風格。如果這隻基金投資風格沒變,業績穩定,也可以選擇紅利再投資;若基金風格變化了,則選擇現金分紅。

打算長期基金定投的,選擇紅利再投資。如果一邊定投一邊現金分紅,等於把基金資產拿出來,又通過基金定投投進去,這樣就白白浪費申購費了。

PS: 真正的盈利,還得看每日淨值的增長,不要指望基金分紅能給你帶來額外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