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聲里,也能聽出祕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哭聲裡,也能聽出秘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0、引子

喪,與其易也,甯戚。”

一直以為這只是孔子的一個理想化標準。哭喪就是哭喪嘛,誰又能聽得出真哭假哭、“戚”與不戚呢?

萬萬沒想到,孔子就能。

哭聲裡也是有秘密的。而且從辨別哭聲之功力看,孔子好像還不如另外一個人,那就是:顏回。

哭聲裡,也能聽出秘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1、非哭喪之哀

孔子帶著學生去齊國途中,忽聽前面有哭聲,仔細聽了聽,說:“此哭聲哀則哀矣,卻非哭喪之哀。”

看見沒,他能聽出哭聲不是因為死了人

但因為什麼哭,他聽不出。於是驅車往前,看到了一位異人,就問他叫什麼,為什麼哭。

他說,我叫“丘吾子”,自認為有三大過失,悔之晚矣,這才痛哭。

哪三大過失呢?

年輕時候,遍遊天下,四處求學,回家後父母雙亡,此為第一大過;

長大了,侍奉齊君,君王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未盡人臣之道,此為第二大過;

平時重視朋友交往,而今卻都已離散,此乃第三大過。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劃重點:本句出自《孔子家語》丘吾子之口哦),往而不來的是年齡,不可復見的是親人,就此別過吧,阿門!然後就投水自盡了。

孔子嘆曰:“各位要引以為戒呀。”

於是弟子們紛紛告辭回家、探望父母,一下子大概走掉了十分之三。

哭聲裡,也能聽出秘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2、不止一種哀痛

下面這個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還是去齊國,路過泰山之側,見一婦人在墓前痛哭。

聽了聽,說:“她的哭聲,好像不止遭遇了一重不幸呀。”

看見沒,他能聽出哭聲裡不是為了一件事

於是讓子貢去問,原來是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丈夫也被老虎咬死,現在兒子又被老虎咬死,實在生無可戀了。

子貢又問,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去沒有老虎的地方呢?

那婦人回答:“只有這裡沒有苛捐雜稅呀。”

孔子聽了,才說出那句名言:弟子們要記住,苛政猛於虎也

哭聲裡,也能聽出秘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3、生離死別之哀

最後這個故事就不是去齊國了,而是在衛國。大清早的就聽見有人哭,估計孔子剛睡醒,腦子還不清醒,聽不出這是為了什麼哭,就問顏回:“你能聽出他為什麼哭不?”

我都懵了,這誰能聽得出?

顏回能。

顏回聽了聽,說:“哭聲裡不止有死人之哀,還有生人離別之痛。”

孔子估計也有點意外,自己只能聽得出不是因為一件事而哭,你小子居然能聽出兩件事都是什麼,那我可得學學,於是問顏回怎麼聽出來的。

顏回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大意就是桓山之鳥生了孩子將要飛去遠方,母送子別之時,就有這種哭聲。類而推之,這家哭聲裡也有往而不返之意。

孔子趕緊著人去問,果然,那家老父死了,但家裡太窮,無以為葬,只能賣掉兒子,操辦喪事,所以才如此痛哭。

顏回竟然能從鳥的哭聲,類推到人類身上,不愧是傳說中的“聞一而知十”呀!

孔子也長嘆:“顏回,真是善於識音哪!”

但他忘了,他還有個弟子更加擅長識音,尤其在識辨鳥音上,能超顏回十倍。是誰呢?咱們下文接著說。

哭聲裡,也能聽出秘密?孔子就能,只是不如另外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