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英語的六大誤區及解決方案

兒童學英語的六大誤區及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中國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花了大量時間和心血,但效果並不理想。究其原因,部分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存在諸多認識上的誤區或誤導,以下就是幾個典型的誤區,值得老師和家長們關注。

誤區一:孩子還小,不著急學英語,反正學了到時也會忘記

不少家長也認為,孩子還小,學了也白學,不用著急,學校啥時候教就啥時候學。其實這是個誤區。

語言學研究表明,3-12歲是人類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人類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布洛卡斯"區在3-12歲處於靈敏期,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學習第二語言幾乎跟學習母語一樣容易,此時接觸的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並且終生不會遺忘。

這一時期學習英語,通過大量的語言體驗,孩子自然而然地模仿,"自然習得"英語,接收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容易形成語感,建立英語思維繫統。其中3-6歲是第二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是建立英語思維的最佳時期。錯過這一階段,孩子的中文思維繫統逐漸發展成熟,學習英語時很容易受到"母語干擾",形成"英漢互譯"的習慣,很難再建立成熟的英語思維繫統。7-12歲是孩子建立英語思維的最後機會。12歲之後,絕大部分人的"布羅卡斯"區會關閉,此時再學英語,大腦會將這些語言存儲在"記憶區",無法靈活運用。

事實上,3-6歲的小朋友學英語,目標並不是學會多個單詞,而是培養孩子的語感和用英語理解英語的習慣,即英語思維。養成語感和英語思維習慣是每個孩子學英語過程中最關鍵的過程,需要長時間大量的語言接觸和積累,不是一時半會能形成的。但是一旦孩子有了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就走上了英語學習的正軌,學英語將是件輕鬆愉快的事情。

誤區二:學英語就是背單詞

很多家長往往以單詞量的多少來衡量孩子的英語水平和老師的教學效果,認為學英語就是背單詞,單詞量大就等於英語厲害,這其實是一大誤區。

記單詞可以說是中國孩子的一大痛苦。很多小學低年級英語考試側重考單詞,所以很多老師為了提高考試分數,要求學生抄寫單詞、背單詞。如果孩子的英語成績不理想,很多家長都會逼迫孩子記單詞,讓孩子痛苦不堪。

孩子背了很多單詞並不意味著就能把英語學好,因為死背單詞,不會運用,不會用英語思維和表達,很多人腦袋裡裝著很多單詞,卻說不出幾句英語。如果不能靈活運用,背再多的單詞都是徒勞。而且,天天背單詞,會讓孩子感到英語學習機械、單調、乏味,甚至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家長們不要為背單詞而背單詞,因為語言是一個整體,不是拆開來的零件。

此時,很多家長會反問“難道不用記單詞嗎?”單詞是要學的,但單詞應該在語篇當中學,在句子當中學,而不是孤立的記單詞。單詞的意思可以通過圖片、英文解釋和例句來理解,不要每個單詞都去背中文意思。隨著年級的增高,孩子要逐漸習慣查英英字典,而不是依賴英漢字典。單詞的讀音和拼寫要用自然拼音來解決,不要死記硬背。自然拼音是一個工具,每個孩子都需要掌握,可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誤區三:英文翻譯成中文,中文翻譯成英文,分析語法

家長們很關心孩子的英語學習,但卻容易好心做壞事。例如,有的家長常這樣幫助孩子學英語“寶貝,桌子用英語怎麼說?” “apple是什麼?”;有的家長放這樣的碟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一是one, 二是two, 三是three。

蘋果蘋果是apple,香蕉香蕉banana”;有的家長讓孩子翻譯句子,“What’s this?”是什麼意思? “你幾點起床怎麼講?”;有的家長說單詞中文意思,讓孩子寫英文單詞;有的家長讓孩子翻譯課文,翻譯小故事;有的家長讓孩子分析句子,哪個是主語,哪個是謂語,哪個是賓語;現在進行時是怎樣的構架,第三人稱單數是怎樣提問的„

事實上,家長們這樣的苦心,並不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而是誤導了孩子,阻礙了孩子語感和英語思維的形成,與家長們的初衷背道而馳。

研究表明,兒童獲得母語的能力,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下意識過程,叫“習得”。中國傳統的英語教育,背單詞、記語法、分析句子、翻譯成中文等等,叫“語法翻譯法”,是典型的“學得”。習得的語言,隨心所欲,開口即說,靈活運用,經久不忘。語法翻譯法學得的語言,要翻譯,要拼裝,要檢查語法,無法

脫口而出,無法靈活運用。語法和翻譯不但不能讓英語流利,而恰恰阻礙了英語的流利,阻礙了語感和英語思維的形成。

誤區四:孩子學了大半年,單詞都不認識幾個,也說不出幾句英語,白學了!

常聽到家長們有類似的說法,“我兒子在某某機構學了半年了,見到老外除了Hello和Bye-bye,其他一句都不會。” “我孩子學了一年了,都不認識幾個單詞,問她學了啥她也說不出來。” “英語課倒是挺熱鬧的,但孩子快一年了,還不會說” “我看人家的小孩都會說,我孩子怎麼學了這麼久還不會,是不是他比較笨啊?”“這家機構不行,學半天啥都沒學到,浪費錢!”“在某某機構學了這麼長時間,孩子成績一點不見動靜,怎麼搞的?”

而實際上,我們的孩子學習一種新的語言,都必然要經歷一個沉默期。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或者第二語言,沉默期更比學習母語的沉默期更長。不同的孩子,沉默期的長短有差別,有的幾個月,有的一年,有的兩三年。但是,不管時間長短,每個孩子都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和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開口說英語。從聽不懂,到聽得懂,從聽得懂到會說第一句話,從會說簡單的句子,到會說複雜的句子,每一步都是進步,每一步都是由於前面的積累才獲得的。同樣,從咔咔殼殼到脫口而出,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大量的語言輸入。

這就好比吃包子,吃到第8個的時候你感覺飽了,但是沒有前面的7個,你可能飽嗎?學幾個月就要求孩子能說會寫,不會說就是沒效果,這是個錯誤的。我們每個家長必須要有這個認識,有心理準備和耐心,幫助孩子度過沉默期,而不是批評和中途放棄。

誤區五:學英語必須學音標,這樣才會記單詞

我國傳統的英語語音教學方法是音標教學,很多老師或家長在小學低年級就教孩子音標,認為孩子會了音標才會記單詞,才能學好英語,其實這是學習英語的另一大誤區。實踐證明,音標教學只能教會學生一個詞作為詞典裡的詞目怎樣發音,不能教會學生見到一個不認識的英文詞如何去唸,更不幫助記單詞。抽象奇怪的音標符號沒幫到孩子,反倒傷了信心。絕大多數人學會音標後只會念音標,不會像英語國家人那樣一看就會念。在英美等英語國家,學校裡不教音標,而是從小要學拼讀規律(phonics)。一個英國小學生可以認上萬個單詞,靠的就是掌握了拼讀規律。英語是拼音文字,70%以上的英文單詞字母組合的發音有規律,只要掌握了這些拼讀規律,以後再見到類似的單詞自然就能拼讀出來,這叫自然拼音法或自然拼讀法。實驗證明,自然拼音法是極其有效的,採用這種方法學習單詞,可以大大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不僅學得快,而且記得牢。

誤區六:要學好英語必須大量做題。

要學好英語必須大量做題嗎?孩子們天天在做題,做了大量題,結果學好英語了嗎?這個問題值得反思。認為只有多做題才能學好英語,實際上是英語學習的一大誤區。做題是對學習效果的一種檢測,是一種應試行為,對提高考試成績和技巧的確有一定幫助,但對真正學好一門語言意義並不大。因為要真正學好一門語言,靠的是“積累”,沒有積累,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不可能形成語感,不可能真正學好一門語言。調查表明,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科上花的時間是最多的,但收效卻是最小的。究其原因,老師、學生天天搞題海戰術,在題上花了大量時間,結果學到頭來,考試似乎還能應付,但英語並沒有真正學好。見面時用英語打個招呼還可以,卻不能自然地表達思想。更為嚴重的是,題裡面有很多錯誤的選項,這些錯誤的選項會對孩子的語言輸出造成嚴重干擾,難怪說出來、寫出來的英語總是帶有中國式英語的味道。

解決方案

英語,究竟應該怎麼學呢?

首先,抓住時機,做好英語啟蒙教育。

3-6歲是兒童學習第二語言的關鍵期,這個是後讓孩子學習英語是最佳的。7-12歲開始學英語雖然比較遲了,但還有機會形成英語思維繫統。

其次,培養語感和英語思維模式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培養語感的正確方法是多接觸英語,多聽英文,多看英文動畫片、電影或英文節目,不管是否聽得懂,多朗讀,多閱讀,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說英語。單純學語言並不夠,有條件的話最好能用英語來學語文、數學、科學等各個學科。不要翻譯,不要背語法。語言是一個整體,不要拆開成零件來學習。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第三,要學好自然拼音,用自然拼音來幫助拼讀單詞,不要著急學音標。

第四,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幫助孩子度過英語學習的沉默期。

加大英語接觸,可幫助縮短沉默期。

第五,大量做題是考試前的強化訓練,不是真正掌握一門語言的方法。

最後,英語學習要可持續發展,不要只看眼前的效果。

有助於孩子語感和英語思維形成的,就是可持續發展的,要堅持。相反,大量做題、背單詞、翻譯句子,可帶來看起來很厲害的假象,可短期內明顯提高考試分數,但並無助於孩子真正掌握英語,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就要避免。大量做題只適用於重大考試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