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師德好不好,合肥請學生家長來打分,你怎麼看?

「時評」師德好不好,合肥請學生家長來打分,你怎麼看?

【時評】師德好不好,合肥請學生家長來打分,你怎麼看?

碧翰烽/文

據安徽商報報道,“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按學生考試成績排座位、公開排名”滿分10分請打分;“不組織、參與校外有償補課活動”滿分10分請打分;“經常與家長溝通,適時走訪家庭”滿分10分請打分……這個暑假裡,合肥市中小學師德考核評議系統正式上線,合肥的學生家長們,通過網上的《合肥市中小學教師師德家長測評表》,給老師的師德打分。

我作為一名學生家長,對於這樣的打分方式,我並不看好,也覺得有些可笑,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對教育規律的違背。就我來看,這樣的打分辦法,可能又是一些人在辦公室裡臆想出來的所謂“創新”。要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道德豈是分數打出來的,而是人的言行表現出來的。

「時評」師德好不好,合肥請學生家長來打分,你怎麼看?

第一,這種打分很可能就是走過場。一般來說,有哪個家長會輕易給老師打低分,除非是有很深矛盾的,而有這種矛盾的,早就會到學校去反映,甚至可能去鬧。即使是有一個分數,難道就能準確反映一個老師的道德水準嗎?道德水準是靠分數打出來的嗎?我覺得比較好笑。

第二,可能會讓本已有些脆弱的師生關係更為緊張,甚至庸俗化。尊師重教應是全社會的基本共識,作為學生和家長,對老師應是恭敬有加。可是現在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有些老師為了得到高的分數,可能就會給學生做工作,要他們勸說家長打高分,那麼這樣的分數還有意義嗎?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那些不太聽話、調皮的學生,恐怕更沒有老師敢管、願管了,因為管可能管不好,還可能給自己的道德扣上幾分。

第三,如果一個家長本身就不合格,又如何客觀評價老師呢?比如有的家長一年四季沒有陪在孩子身邊,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並不很清楚,對於學校的情況也不清楚,如何評價?還有一種家長自己本身就有些問題,比如有老師管教了他們不聽話的孩子,有的家長不是配合著教育孩子,而是還向老師發難,甚至毆打老師,這樣如果出現極端打分,又該如何去運用?

第四,關於老師師德的教育管理,要實事求是,要有正確恰當的方法。這種打分系統看起來是所謂的精細化,還是吸納民意,但實質上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缺乏基本的擔當與務實。我們是要聽取家長、社會的意見,但不是這種所謂的打分。

我們要搞清楚當前老師師德的問題,也不只是老師這個群體,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比如老師師德問題,主要涉及到利益主義的衝擊,以及少數不良不法老師的禍害。如何提高老師師德,關鍵是要從源頭管住老師的利益衝動,並從正常渠道來激發老師的活力。而且要防止道德潔癖主義,明白老師也是人,不是神。

所以,評價老師師德的關鍵,還得以行為、結果為主,管住幾個硬指標,比如有償補課,比如收受禮金,比如侵害學生,比如遵紀守法,等等。另外,對於老師當中的害群之馬,要加大懲處力度,並且公開曝光,絕不護短。

「時評」師德好不好,合肥請學生家長來打分,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