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注孤生,那結婚呢?

一個鄰居家的老太太,原是個小學老師。為了給兒子媳婦帶孫子,五十出頭的時候就早退了。

帶了四五年,孫子也開始聽話懂事了,兒子跟媳婦就把孩子要回去了。老太太也五十六歲了,就跟著鄰居的老姐妹們跳跳廣場舞,偶爾跟老同事們出去旅遊一下。

好日子過了沒幾天,她家的老頭也退休了。老頭子平時不著家,老兩口也沒什麼矛盾。可他一退休,在家裡瞅啥啥不順眼,不停地干涉老太太的日常活動。

不結婚注孤生,那結婚呢?

沒辦法,老太太只能繼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配合退休了的老伴。好容易磨合好了,老頭子竟然中風了。一米八的個子,又胖又壯,中風了生活不能自理,只能是老太太去照顧他。這麼大個子,又半身不遂,哪裡是那麼容易照顧的。

病人脾氣暴躁,時不時拿東西打老太太。她躲也沒地方躲,只能見了人就哭訴,抱怨自己命苦。聽個一次兩次,人家還有同情心,久了誰都嫌麻煩。還有人說了,你看看,王奶奶,李奶奶,哪個不是這樣過的,就你嬌氣。

不結婚注孤生,那結婚呢?

有人說結婚是為了有個伴,少年夫妻晚來伴。可大多數,都像這個老太太一樣,照顧好孫子照顧老頭。被榨乾了,就輪到她自己了。有女兒的還好些,晚年有人知冷知熱。如果是兩個兒子的,老人又有些偏心,到了生病的時候,真的極其可憐。被寵的那個沒心肝,不受寵的那個寒了心不出力。

相反,如果是老太太生病了,照顧她的,多數是子女,而不是老頭。有些老頭,老太太一死,他就光速再婚,把以前的事,忘的乾乾淨淨。這些年,老人再婚導致的財產糾紛,也不知道有多少。最後子女反目,老死不相往來。

不結婚注孤生,那結婚呢?

說到底,誰都得一個人面對死亡。如果是擔心一個人孤老終生而去結婚,只怕偷雞不成蝕把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