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逾六成基民卻只賺了小錢,怎麼辦?金牛基金經理出奇招!

基金收益逾六成基民卻只賺了小錢,怎麼辦?金牛基金經理出奇招!

近日,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港股通策略組組長、嘉實瑞享定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金濤先生接受珠江經濟臺《基金零距離》欄目連線採訪,暢談對當前市場的看法及其成功的滬港深投資方法論。

張金濤認為,當前A股整體估值水平距歷史最低點約有20%的下降空間,中報期會迎來反彈的窗口。未來港股關注的重點將放在保險、地產包括一些週期股上面,A股方面可能會更多關注大消費、醫藥等個股。具體到個股選擇層面,張金濤表示依舊會從“自下而上”出發,到每個行業、每個公司中去選擇真正靠內生增長髮展的優質公司。

作為滬港深投資的領軍人物,張金濤管理的嘉實滬港深精選基金業績表現出眾。談及投資策略,張金濤表示,會將A股和港股當成一個市場來看,在裡面去選最好的標的、最好的股票,然後將這些股票放到全世界的估值體系中進行對比。如果在全世界都具有吸引力,那麼就可以作為基金未來配置的核心資產。

令張金濤遺憾的是,由於投資者存在追漲殺跌的情緒,嘉實滬港深精選的業績沒有轉化成投資者真正的回報。對此,嘉實基金特在市場低位推出兩年期封閉基金產品——嘉實瑞享定開基金。張金濤表示,當前時點下推出兩年期封閉基金,自己有信心為投資者獲得滿意回報,並自己跟投100萬。

歡迎您點擊文中音頻收聽採訪詳情,也可往下閱讀採訪實錄。7月9日起,嘉實瑞享定開基金全國首發,誠邀您的參與!

主持人=MC,張金濤=JT

MC:您管理的嘉實滬港深精選和是嘉實滬港深回報兩隻基金表現的相當不錯,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投資心得?

JT:嘉實滬港深精選在今年5月27日剛滿兩週年,兩週年之際獲得了67.8%的一個回報。我們在成立的時候上證綜指在2820多點,現在已經是低於那個點位了,其實我們還是獲得了一個不錯的回報。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我們基金的業績不錯,但是實際上在這個基金上,賺了很多錢的投資者其實並不多。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基金成立的時候規模比較小,另一個是基金在業績上升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投資者在裡面做“追漲殺跌”。這就導致我們的業績沒有轉化成投資者真正的回報。

我們對這種現象表示遺憾,這也是我們推出嘉實瑞享定開混合基金這樣一個兩年定開產品的原因。通過投資定期開放基金,可以使投資者培養一個更好的投資習慣,就是不要天天去盯著市場,不要老想著去“追漲殺跌”,把投資作為中長線的投資,把擇時、選股票這些事情都交給基金經理去做。這樣的話我們覺得反而是更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真實回報的。

MC:嘉實滬港深精選和滬港深回報都是港股的倉位更多一點,嘉實瑞享定開混合基金的A股比例會大一點嗎?

JT:是的。因為之前的兩個滬港深基金,基金合同裡面規定港股和A股的比例都是0到95,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在裡面去自由地在兩邊做切換和配置。目前我們覺得還是港股更便宜一些,所以我們港股的比例略高於A股。但是在首發的新基金合同規定,港股的比例不能超過股票比例的50%,所以港股這邊最多也是和A股一樣的比例,通常的話我們A股的比例會高一些。這是不同的地方。

MC:其實在你們設計這個產品的時候,是看好A股現在的估值更低?

JT:A股我們現在是比較看好的,而且A股裡面,比如大消費、大醫藥、大科技這些持續成長的新經濟方向的股票實際上比港股的種類更豐富,估值和公司的質地也更好一些。所以說實際上在頭兩年定開,我們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希望能給大家做到絕對收益,然後希望整個淨值的波動沒有那麼大。策略的話,實際上是A股的配置會更高一些的。所以這也是我們產品設計的一個初衷。

這個基金我自己是要跟投100萬的,因為我覺得這個時間點,去做一個兩年期的產品,我自己也是非常有信心能獲得比較滿意的回報。這個時間點應該說機遇是大於風險的,再去恐慌地拋售,或者再去看空,實際上沒有多大意義的。

MC:您對自己的管理信心如何?

JT:在目前這個點位,因為我們未來有半年的建倉期嘛,實際上未來的話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我給大家簡單舉一個例子,現在整個A股的估值水平離歷史最低的水平差不多還有20%左右的下降空間。如果我們在兩年裡,能找到那些業績成長超過20%的一些公司,然後後面的業績還有持續穩定增長的,其實就能獲得一個絕對的回報。如果我們兩年裡面每年都有20%成長的這些業績的話,那我們一年就能把估值消化掉,第二年我們就有一個不錯的回報給大家。實際上以現在的點位,持有兩年的應該是非常安全的,我們對基金的回報現在是非常有信心。

MC:那麼講一下您的策略。現在您管著3只基金,前兩隻基金目前策略是怎樣的?新基金策略又是怎樣的?

JT:不光是投A股還是投港股,實際上現在特別大的變化就是說我們在選股的時候要把兩個市場結合在一起看。就是說A股和港股不要把它們分成兩個市場,要把它們當成一個市場來看,在裡面去選最好的標的、最好的股票。選完最好的股票後,你還要再做一個事情,就是我把這些股票,拿到全世界的估值體系裡面去比一下。如果在全世界都還是很有吸引力,很好的投資標的的話,那這些他們未來的回報可能會更好一些。因為它不光會吸引到我們國內投資者的目光,還會吸引到全世界的錢,就是說那些海外投資者也會去買這些標的。那這一類的資產,應該說我們覺得,是我們基金未來配置的一個核心資產。

MC:您會花更多時間在哪個基金上面呢?

JT:老的基金已經運作的比較成熟了,倉位也比較高,所以我們新的基金建倉期的話,應該會花更多時間在這個建倉上面。

MC:您會不會去投資新經濟公司?您會看好哪一些的行業和板塊呢?

JT:首先講這些內地的新經濟公司去香港上市,今年確實香港港交所的上市制度發生了變化,一個是非同股同權的公司,比如像小米這樣的。我們翻譯過來就叫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可以在香港上市。第二類是那種可以沒有收入的,新型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可以上市,所以未來香港市場會引入更多的新經濟的上市公司,我覺得更多、更優秀的公司是市場繁榮和給投資者創建回報率的一個基礎。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如果你上市的時候,IPO的定價已經偏高了,這樣的話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估值。未必說你打新股,或者參與港股的IPO就一定能賺錢,這個跟A股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一塊,我們相對來說對於新上市的公司是比較謹慎的,因為它沒有長時間的業績記錄,我們還要觀察一段時間,特別像小米這樣的公司呢,大家對它的估值和業績增長還是爭議比較大。所以我們不會一下子把很多的精力和倉位放到這些新的公司上面去。

MC:您給我們展望一下2018年下半年的機會?

JT:我們覺得2018下半年一個重要的反彈的窗口可能就是在8月份,8、9月份肯定會有反彈的機會。因為最近跌幅比較大,8月份會進入中報的時間,如果這些跌得很便宜的公司的中報業績很不錯,而且還會有一個超預期的業績出來,這樣它實際上中報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機會去反彈。但是整體來說,後面的不確定性還是有的,貿易戰到底怎麼打,國內的去槓桿和金融的整肅會發展到什麼時候,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會說是一蹴而就的大反彈,可能沒有那麼直接,還會在下面震盪一段時間。但這個也是給我們一個建倉的機會,所以我們在中報前可能會先考慮那些中報業績有保證,然後估值又非常便宜的那些公司。中報以後我們會增加那些中長期的,比如說跌得很便宜了,但是中報可能業績不太確定的上市公司,我們要再觀察一下。這些行業呢,我們覺得港股的話,主要集中在保險、地產,包括一些週期股上面,A股方面可能會更多關注像大消費、醫藥這些個股。

MC:那麼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可能是一些藍籌股表現比較靚麗,而一些小盤股、創業股表現的比較差一點,尤其是創業板都已經到達一定低位了,對於藍籌股和一些新興成長股的選擇,您自己有沒有特別的側重?

JT:我覺得現在不要太在意它是哪一類股票,比如是大盤股、中盤股還是小盤股,是成長股還是價值股,而是要每一個股票去仔細分析它的質地,您比如講我現在其實看到創業板的指數是又創新低,它的估值也很接近上次創業板的底部了,創業板上次底部是在2012年12月,上次的估值是在18倍多,現在的估值也是19倍多,真是很接近了,但是我們要看到,講指數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很多創業板的股票可能在14、15年收購了大量的資產,進行了比較多的兼併收購,或者說是轉型過來的公司,實際上當時他們收購的資產呢,有一些業績呢,就是他們承諾3年的業績,有保障的。這三年很快過去了,很多公司到第四年,可能會出現有雷,業績雷。如果你的業績沒有達到大家繼續增長的預期,到第四年突然業績下滑了,甚至虧損了,那當時你以高價收購產生的商譽,資產可能會做一個減值。所以我們說很多個股實際上現在看上去便宜,但它的業績是有風險的,大家要警惕。當然那些真的靠內生增長髮展的那些優質公司,現在跌到很便宜了我們也會去關注。所以我們並不是去看好什麼指數,看好你的月資產,而是說我們會每個行業、每個公司仔細去挑。

MC:那麼有一種說法是估值底、政策底都出來了,市場底現在還在探索之中。您認為有沒有市場底的存在?那麼這個底在哪裡?

JT:這個市場底一定是後驗的,就是它真的出來了以後,往上走了一段時間,大家回頭去看,發現那天就是底。這個就是說,如果我們說現在兩千多少點就是底,哪一天就見底,這個就和算命差不多的,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像主持人講的,估值底已經很接近了,政策也開始轉向稍微寬鬆一點,或者有利一點的方面去發展,那這個市場底要看大家的情緒。市場的情緒是最難測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大家已經是極度悲觀和恐慌了。就是說真的市場底出來的那一天,大家不會意識到那天就是底。但是這個底已經離我們不太遠了。現在的估值水平確實是已經比較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