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財務報表——第37節:遞延收益|資產負債表

如何閱讀財務報表——第37節:遞延收益|資產負債表

【釋義】

遞延收益,是指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也就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

【來源】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遞延收益包括以下內容:

1、政府補助。

2、未實現售後租回收益。

3、其他涉及到遞延的營業收入,比如會員費、特許權費收入、高爾夫球場果嶺券收入、包括在商品售價內的服務費等。

【拓展】

拓展一:仔細閱讀“遞延收益”財務註釋。

一般在財務註釋中,“遞延收益”註釋中應該披露如下信息:

1、遞延收益的各部分金額。

2、遞延收益涉及到的各個項目的金額。

拓展二:遞延收益與政府補助的關係。

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判斷依據及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用於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補助,確認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判斷依據及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將從政府取得的各種獎勵、定額補貼、財政貼息、撥付的研發經費(不包括購建固定資產)等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確認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1)用於補償公司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2)用於補償公司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拓展三:與政府補助有關的遞延收益涉及到的相關科目的確認。

1、收到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的,當收到的是貨幣資產性的政府補助時,應確認為銀行存款(屬於貨幣資金科目);當收到的是非貨幣資產性的政府補助時,應確認為其他貨幣資金(屬於貨幣資金科目)。

2、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的,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後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損毀的,應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餘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3、企業取得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拓展四:未實現的售後回租收益及其他遞延收益。

1、未實現的售後租回收益,主要是企業用於融資租賃。

售後租回構成融資租賃的,不確認資產處置損益,在融資租入資產折舊期內分攤計入費用。

例如企業A需要融資,把設備賣給融資租賃公司B,B再回租給A公司。

當售價大於賬面價值,差額部分計入遞延收益,並按照實際利率去分攤未確認的售後租回損益。

當售價小於賬面價值,則不產生遞延收益。

2、其他涉及到遞延的營業收入,比如企業甲為企業乙提供互聯網服務,由於一次性收到未來五年的服務費用,服務暫時未完成,所以存在著遞延收益,就需要在未來每年進行攤銷。

又比如某俱樂部向客戶售賣會員卡,會員卡1000元,會員卡有效期3年,客戶期間使用會員卡,全場服務打8折,那麼這個會員卡收到的1000元就應確認為遞延收益,需要在未來3年內進行攤銷。

拓展五、涉及營業收入的類遞延收益與預收賬款區別。

1、相同點:兩者都屬於負債類的科目,一般都是向對方發送商品或提供服務時,轉為收入並進行確認。

2、不同點:遞延收益是在對外提供勞務時,分期轉為收入或收益,即遞延收益一般需要在未來期限內合理地進行分攤,而預收賬款是在發送商品或提供勞務時一次性轉為收入。

【分析】

1、遞延收益一般金額較小,與營收的佔比比率較低,而且大多是政府補助。

2、假如某一企業遞延收益金額很大,且對營收佔比較高,投資者需要謹慎查閱財報註釋,看企業的解釋是否讓人滿意,是否說的通。如果企業的解釋不能讓人信服,那麼,該企業就值得懷疑。簡而言之,事反必妖。

3、假如一個企業存在售後租回而產生的遞延收益,往往說明這個企業比較缺錢,到了需要靠把設備賣出去,然後再租回來使用,來進行融資。因為售後回租的利率一般都比較高,遠遠高於向銀行貸款的利率。優秀的企業一般不會有售後租回而產生的遞延收益。

【案例】

信威集團(股票代碼600485)

信威集團在其公佈的2016年報中披露了其遞延收益的情況(2016年報,P79):

如何閱讀財務報表——第37節:遞延收益|資產負債表

咦,企業有將近1億的遞延收益,不少啦!而且金額較15年還增加了將近1000萬,讓我們趕緊翻閱其財報註釋看看(2016年報,P136):

如何閱讀財務報表——第37節:遞延收益|資產負債表

由上圖可知,企業本期增加了1934萬元的售後租回的遞延收益。信威集團將自己的設備出售後回租,這是不是企業缺錢的一個信號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信威集團的貨幣資金、有息負債,以及資產負債率等情況,看是否企業真的是那麼缺錢。

【小結】

“遞延收益”內容相對較少,但理解起來相對較難。概而言之,一要看其金額是否過大,企業解釋是否合理;二要看企業是否存在售後租回的情況,如有,往往說明這家公司較為缺錢,值得警惕。


注:

1、文中闡述的觀點及案例,僅用於研究探討,不作買賣推薦股票的依據。

2、撰寫此文,既是愛好,也是自己的知識梳理。歡迎各位專業人士前來糾錯斧正,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