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債券理財收益達9.37%,買不買呢?

今天,家裡長輩說去銀行辦業務,客戶經理向他推薦了一款叫“債市通”的銀行理財,

號稱收益最高達9.37%,最低的時候也有5.08%。


銀行債券理財收益達9.37%,買不買呢?


銀行債券理財收益達9.37%,買不買呢?


長輩說,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投資環境也不理想,本著分散投資的理念,要不要買點這種銀行理財呢?

我也本著對長輩負責的心,專門去了解一番這種銀行債權類理財產品。買不買,還是因人而異,歡迎對號入座。

債券理財跟普通銀行理財大不同

“債市通”是一個產品種類的名稱,主要投向是銀行間債券市場、國債市場和企業債市場。中行、農行、晉商行等很多銀行都有這種產品。


銀行債券理財收益達9.37%,買不買呢?


它的起投金額為10萬,因為會投資權利類產品,所以它的收益波動會較大,銀行不對本金和收益作擔保。

它跟普通銀行理財最大的不同是投資方向期限


投資方向

普通銀行理

財投資方向非常多,保守的有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激進的有如新股申購,甚至房地產投資,或與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

債券類理財如其名, 方向是國債、金融債、中央銀行票據;債券回購、資金拆借;公開評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其他低風險高流動性的金融工具。

這意味著它的收益幾乎由債市的表現決定,債市牛,它就跟著牛,債市熊,它也跟著熊,這個角度決定它的波動性較高。


但因為債權類本身相較穩定的特性,這款產品最終被定義為中風險,最終本息也是波動的。不是傳統的保本保息銀行理財。

期限


第二個是它沒有明確的期限,每日開放申購、贖回。


也是所謂的“流動性好”,t日申購,t+1日確認;t日贖回,t+1日確認,t+2日到賬。有了自由,同時也有了責任和壓力。它不像普通銀行理財,扔進去不用管也管不著,到期拿多少是多少。


這款產品隨時可以贖回,就像買債券基金,最好自己設置一下止盈點和止損點,越線後就拋售。有可能獲得更高收益的同時,也要求更多的精力和能力。

那麼它適不適合我們買呢?

從風險而言

投資者將面臨最大的風險是企業的信用風險。今年以來在去槓桿的政策下,違約潮高反,上半年債券市場已發生28起違約事件,違約債券餘額已達291.87億元,涉及發行主體共16家。若購買的債券發行方不幸發生信用違約,投資者到期的收益甚至本金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這個時候就看銀行方的風控和資金操作能力了,從結果來看,這些銀行的債權類理財產品受企業違約潮的波動比較小,產品的收益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收益而言

銀行債券理財收益達9.37%,買不買呢?


今年以來,這類債券理財收益比較可觀,在5.77%-9.37%之間。股市跌往往伴隨著債市漲,它還會不會一直漲下去呢?要從行業大趨勢觀察。

第一季度債市漲得猛,得益於融資需求增速下降,工業企業收入和盈利增速開始放緩,經濟活動未來可能走弱。

對於中國股市未來的走勢,我認為股市未來的上升趨勢概率很高。股市上升,意味著債市的平淡。所以即使部分債券有升值的空間,但未來債市的整體平淡決定了不應過度推薦投資債券。


也就是說,這類產品適合想對沖長期的通脹風險或分散投資領域,而不是純粹追求升值收益的人。

從費用上和收益性考慮,一般持有較長期限,1年以上為佳。查詢近幾年的歷史單位淨值表可知,單位淨值在每日變動,因此低位買入,高位賣出是操作宗旨。昨日單位淨值為1.0540,於歷史較高水平,又因債券較為穩定,再次旁證未來1年上漲空間不會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