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與中超球隊的差距,真的只在於外援和教練嗎?

白用書生


中超球會與中甲球會之間的差距,其實表現在很多方面。所以,提及“差距”時,首先要看究竟是想指哪些方面?譬如,從俱樂部建設的角度來說,中超的建設程度就遠強於中甲,包括管理人員的配置等等。但是,從外援與教練而言,恐怕指的是技戰術水平方面的差距。

就技戰術水平而言,中超與中甲肯定是有差距的,但單個球員而言,差距並不會很大。而且,這其中還涉及到一個教練員的個人喜好問題。有些球員可能是有水平的,但未必是教練員戰術體系中的適合球員,也許就沒有機會在中超踢球了。而有些球員看上去很一般,但因為符合教練員的戰術體系,於是也就受到青睞。

但是,整體而言,“中超靠外援、中甲更靠外援!”這是中國職業足球20多年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鐵律”。“如果沒有外援,中超會是怎樣的情景?中甲又將如何?”儘管這樣的話題一直存在著爭議。但是,今年足協盃賽第四輪比賽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給出了最好、最具說服力的答案,因為足協盃賽恢復至今,從未像今年這樣有11支中乙球會以及1支業餘球會闖入到第四輪中。

按足協盃賽的相關規定,在外援的使用上,高級別球隊需要遵循低級別球隊所在聯賽的相關規定,即中乙和業餘聯賽不得使用外援。於是,中甲球隊在對陣中乙及業餘球隊時不能使用外援,中超球會同樣不能使用外援。於是,在第三輪比賽中,沒有了外援的12支中甲球會遭“團滅”,恐怕就不是一個巧合。在這些被淘汰的中甲球會中,或許存在著個別球會選擇戰略性的“放棄”、派遣替補或預備隊球員出戰的情況,但這樣的情況未必具有普遍性。就像上海申花隊雖然外援沒有出場,但陣中最好的國內本土球員從門將李帥到秦升、榮昊、艾迪等基本都出戰了,像毛劍卿也替補出場了。而江蘇蘇寧隊憑藉最後時刻對方的烏龍球1比0險勝中乙的四川安納普爾那隊、上海上港隊1比0險勝中乙的陝西大秦之水隊、北京人和隊通過互射點球淘汰海南FC隊等,幾乎都派遣上了征戰中超聯賽的主力球員;廣州恆打隊也幾乎是半主力半替補陣容,勉強以1比0取勝中乙的寧夏山嶼海隊;等等。

南通支雲隊主教練魏新在率隊淘汰了申花隊後曾說過,“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中超球隊沒有了明顯的優勢,雙方的實力差距也沒那麼大了。所以,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這個結果也是我們意料之中的。”這其實已經作出了很好的說明。

當然,就訓練水平和訓練質量而言,中超的還是要強於中甲。


德興社


本賽季初,曾經執教過上港的瑞典名帥埃裡克森入主了深圳,在談到中超和中甲聯賽差距的時候,他曾經這樣認為,“兩個聯賽當然會存在差距,不過差距並不大。”瑞典人的理由是,中甲也會引進身價很高的前鋒,而且本土球員的實力差距本來就不大。事實上他還是看走了眼,中途他就從深圳隊下課,事實證明中甲球員的實力較之中超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最近幾個賽季,從中甲聯賽衝超的球隊,總會有不錯的表現。例如本賽季的天津權健和貴州智誠,甚至有衝擊亞冠的機會。不過一個現實是,權健在升入中超之後,幾乎將原來的陣容全部清洗,如今挑大樑的球員幾乎都是本賽季初引進的球員。貴州智誠的情況也差不多,球隊能夠脫胎換骨,除了曼薩諾的調教之外,更在於二轉期間大手筆引進了不錯的外援。事實證明,以中甲班底征戰中超的話,只會死的更快一些,這已經是圈裡不爭的事實。

此外,在賽季投入方面,中超和中甲俱樂部也完全是兩個水準。本賽季深圳俱樂部大手筆引援,但恐怕連上港和權健這樣財大氣粗俱樂部的一半都趕不上。大手筆投入,必然造就了球隊實力上的差距,必然造就了優秀球員往往會去中超發展,而不會前往中甲聯賽踢球。所以談論中超和中甲聯賽差距的時候,並不是只有外援和教練的區別,本土球員也會存在差距。中超和中甲存在著系統上的差距,以足協盃為例,本賽季上海申鑫的表現已經足夠出色,最終殺入了四強,但指望這支球隊最終奪冠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昊體育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那麼在中國,中甲和中超球隊的差距只在於外援和教練嗎?國內球員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其實我覺得這是兩個問題。我只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留待以後再分析。

第一個問題,中甲和中超球隊的差距只在於外援和教練嗎?答案是否定的。中甲和中超俱樂部真實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僅僅是在外援實力和主教練的差距上。在俱樂部管理和後勤保障方面也都有著很大的差距。

外援的差距就不用多說了,中超一個頂級外援基本在5000萬歐以上,而中甲的外援,就算頂級的也就是中超的淘汰貨。基本身價不會超過500萬歐。大多的中甲外援都是免籤類型的淘寶貨。所以從身價和名氣上來看,中甲外援的實力要比中超差太多。外援的實力上也是有著很大差距,雖然中甲很多外援也都頂著某國家隊隊員的名頭簽約,但是仔細一看全都是什麼洪都拉斯國腳這一類的實力和中國隊差不多球隊的球員,實力自然無法和浩克,埃神之流相比。

主教練的差距也很明顯,中甲大多是國產教練,有些外教也是不知名教練居多。而中超現在找一個不知名的外教,賽季初就會被球迷罵死,基本下課也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例如北京國安的何塞。

接下來再主要談一下俱樂部的管理和後勤保障方面的差距。中超俱樂部的管理以廣州很大,山東魯能為代表,都是非常規範的俱樂部。規章制度都非常明確。賞罰分明,基本上不會出現拖欠球員工資和獎金的情況出現。而很多中甲俱樂部,內部管理混亂,沒有專業人士進行管理,都是從企業臨時調一個人過來負責俱樂部的管理工作。而且經常拖欠球員的工資和獎金。

後勤保障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筆者有幸參觀過一家中乙和一家中甲俱樂部,他們都沒有自己的基地,這就和中超俱樂部差距明顯了。隊員住宿是在連鎖酒店,都沒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訓練是在租用的訓練場,條件也是很差。伙食標準筆者感覺最多能比大學食堂好一點,連基本的100元左右的自助餐的標準都達不到。而反觀中超俱樂部,基本都有自己的訓練基地,隊員的訓練和休息條件都有保障。餐飲都有自己的廚師,標準可以參考4星級酒店的自助餐標準,這對球員的營養攝入有了保障。

從以上幾點就可以看出,中超俱樂部和中甲俱樂部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大鵬老師


中甲和中超球隊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外援和教練的差距,國內球員的水平其實都相差不大。



最近兩年衝超成功的中甲球隊,其實在中超的表現都還不錯,除了大連一方,因為賽季初球隊更換主教練和外援,隊伍不穩定導致積分不理想之外,天津權健、貴州恆豐、北京人和在中超也都並非魚腩,這也說明中甲和中超球隊的實力差距並不是很大。



而最近降級的杭州綠城、石家莊永昌、遼寧宏運、延邊富德現在都在中甲苦苦掙扎,衝超也都遙遙無期。這也能證明中超球隊比中甲球隊的優勢並不明顯。



中超現在最強的兩支球隊,恆大和上港,都是依靠多年的大力引進名教和強力外援才建立起來了一定的優勢。恆大在保利尼奧離開之後,球隊的控制比賽能力大打折扣,也說明中超球隊外援的重要性。



足協盃上,全華班的上海申花被南通支雲淘汰,上港、蘇寧、恆大、國安也都是艱難晉級,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外援之於中超球隊是多麼關鍵和重要。



當然,中甲球隊和中超球隊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外援和教練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


體壇一言堂


差距很大。

中國最高等級的聯賽,是中超,然後才能到中甲。然而職業聯賽只有三級,到丙級就屬於半職業半業餘了。如果要劃分的話,可以將中國的職業聯賽圈子劃分為三個等級,一級中超,二級中甲,三級中乙。每一級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總有人說,去掉外援和外國主教練,中超球隊會淪落到如何低的水平。其中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眼就能看的明白,不能上外援的上海上港在對陣中乙球隊蘇州東吳的時候,常規時間差點被對手絕殺,進入到點球大戰之後,一共踢了17輪點球才決出了勝負。於是我們得出結論,沒有外援的中超球隊,甚至比不上一支中甲球隊。

取樣範圍太小,不足以作為判斷的依據。

我們可以看到,在英國就經常會發生爆冷的事件,各類各個級別都能參與的杯賽中,英超豪強們陰溝裡翻船的案例還少嗎?最近的一個例子,西甲球隊皇家貝蒂斯客場對陣西超豪強銀河戰艦皇家馬德里,竟然在伯納烏完成了絕殺,是不是就可以證明皇馬已經淪落到連皇家貝蒂斯都比不上的水平了?

當然不是。

因為足球是圓的。勝負在足球場上並不是絕對的事情。當兩支球隊相遇,排除雙方硬實力的差距,很多時候決定比賽進程的,會是運氣、場地,甚至是裁判。運氣不好的球隊,全場狂中門柱就是不進球你能去怪誰?運氣好的球隊,隨便蒙一腳只要射正就能進球,門將個個都成了攝政王。

但是球隊的實力差距還是擺在那裡的,你讓一支去除外援和主教練的中超球隊和一支同樣配置的中甲球隊踢比賽,結果肯定是中超球隊碾壓性取得勝利。


跑步那點事


首先我覺得中超中甲和中乙的中國球員的確有差距,但並不是那麼明顯的差距。

我對中國這三個級別的球員理解是,球員實力有重疊的區間。

這怎麼理解呢?很簡單我舉個例子,假如說中乙聯賽總共有300名球員,那麼有50人可能是有中甲實力的,有10人其實踢中超也沒問題。到了中甲,我們再假如有300名球員,那麼可能有50人可以踢中超,但是也有50人其實就是中乙水平。剩下的200人比中乙水平要高,但是好像也無法達到中超的要求。所以他們就是中甲的能力水準。

到了中超還是一樣,有的只是中甲的實力,但有的還是很突出,那就可以繼續向上發展,但這已經是中國的頂級聯賽了,想發展就要去更好的聯賽。還有一部分是規規矩矩的中超水準。

但由於這種差距其實並不大,所以就造成了某些客觀因素就會改變雙方球員的實力。比如說主客場,比如說恢復的程度,身體狀態等等。這種差距是脆弱的,因為中國球員之間都沒有碾壓別人的能力。可能一個旅途疲勞就會讓中國球員之間的差距變的很小。但外援不一樣,現在中超球隊的外援能力要高出中國球員很多,即使在對方狀態不好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強於你。

但我倒覺得現在的中超中甲是比哪個球隊的中國人能力強,大家外援能力都不差,剩下八個中國人才是最主要。這也是恆大為什麼可以年年拿冠軍。因為恆大的中國球員能力是要明顯高於其他球隊的。


球員王偉


中超球員和中甲球員在個人能力上肯定還是有差距的,但這個差距可能並不大,足球是一個整體運動,講究的是排兵佈陣,就像打仗一樣要講究謀略,在本土球員中,個人能力在強想一個人殺到對方禁區破門也是相當困難的,就像今年足協盃上港對東吳那場比賽,單看個人能力,東吳誰能比得過武磊,但是在常規時間內雙方還是0-0平,說明個人能力的強弱並不能完全決定比賽的勝負。中超在外援上確實比中甲強太多,中超的外援級別往往能依靠個人能力主宰比賽結果,而中甲這種球員並不多,那麼就可以說中超與中甲就差在外援和教練上嗎,那肯定是不正確的,你把中超的外援放在中甲的球隊中,他還能如此強悍嗎?還是那句話,足球是看整體,一支球隊每個位置球員的能力都不錯,那這支球對肯定是一支強隊,也就是說,筆者個人認為,中超與中甲的差距在於整體水平,個人能力並不能說明一切。


八戒汽車


我執教過中乙球隊,明確告訴你,有區別,但區別不是特別大,中超球員勝在見多識廣,會做的動作多,由於基本功都是很不紮實,所以我認為區別不大,比如2010年跟中甲冠軍踢了一場比賽,很明顯他們體力好動作花,但是基本功奇差無比,所以主客場被我們都逼平,最後點球戰勝他們


忠火一生


提高中國足球水平,更要關注教練員的水平的提高,教練這一級別在足球發展中最為關鍵。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在。國產教練沒有機會鍛鍊,水平自然很差,師傅很差徒弟水平可想而知。足球發達國家不但輸出球員還輸出教練。我覺得,中甲以下級別不用外國教練,就如守門員不用外援一樣,中超外援下課必須使用中國教練。


用戶73254580199


只是差外援吧!其實,外援就那幾個,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中國球員。參照蘇寧狂灌中乙球隊16球,所以中國估計就是把中乙球員組起來和國腳踢一場,估計也是不會很難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