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漳州曾是福建第二大城市,這段歷史大概持續了多久?

許三多九如得其半


歷史上的福建,在不同朝代總有不同的“出頭鳥”。

屬於漳州的最佳時期自然是“月港”當紅的明代,而真正能與之對抗的城市,也只有福州和泉州兩個。

漢代以前,福建為七閩故地,或是閩越國、或是東越國,其可證且遺存的資料少之又少,有且僅有武夷山下的閩越故城和南太武山上傳說的南越王城

而自從漢武帝滅東越之後,冶縣所在的福州便開始了七閩首府的官立地位,直至唐代,福州城仍是福建首屈一指的中心城市

隨著兩批固始兵士先後經營閩南,泉州開始了海上貿易的新徵程,幾乎在兩宋到整個元代,泉州都以陸海貿易聞名世界,那時的泉州興許是福建第一城,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福州其實也不差。


自明代以後,受倭寇和萬曆大地震影響,泉州港、福州港先後衰落,海外夷商也開始漸行漸遠,福州因是琉球等海外番國進貢的招待港,再不濟也會有一定的朝廷支持,而泉州港叉眾多,幅員廣闊,東邊不亮西邊亮,也是不好直接判出局。

因此,圭海四記特別製作了福建各主要州府歷代人口變化圖,旨在以人口數量說明漳州在哪個時期成了福建的“出頭鳥”。

如圖,僅摘錄沿海四府和汀州進行比較。

從圖中可知,從漳、汀二州建立開始至南宋晚期,福建各州府的人口都是呈現增長趨勢的,這和福建偏居東南、兩宋文化昌盛的事實是正相關的。

從人口數量上看,唐宋時期,泉州人口最多,次及福州,緊接著為汀州、莆田和漳州,該時期的漳州確實沒有太多的存在感,可以理解為修煉內功。

最大的變化是宋末至元代,福建人口驟減,這與同時期廣東大量出現閩語方言和客家方言的現象是息息相關的,是的,福建人南遷了

接著,就是漳州崛起的時代了,雖然整個明代,福建人口受倭寇影響並沒有太大的漲幅,但對於漳州來說,卻是個例外,漳州逆境大增長一躍成為八閩第一。

這段第一的歷史很短,從成化年間延續至萬曆初年不到一百年,也正是“月港小蘇杭”最風光的時期。

萬曆以後,倭寇的破壞影響漸漸消退,最先恢復的是福州,其人口與漳州相當略有超越,即使如此,漳州仍可位居全省第二。

本來這種趨勢可以保持下去的。無奈,滿清入關了。

漳州的消亡在於滿清與鄭成功的對抗,最精華的沿海地區一下回到解放前,嗚呼哀哉。

因此我們也可以從圖中看到,進入清代漳州的恢復期最長,反彈最晚,那都是傷吖。

以至於月港所在的海澄縣最終走到了合併的地步。

往事往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