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廬山旅遊購物8元1斤變8元1克,商家揚言不付錢讓爬不出廬山!你怎麼看?

趙南通


始終還是一樣的,無論在哪個旅行熱門地旅遊,價格相對高於日常生活之處都是正常,哪怕有天價的可能,只要給遊客自由選擇的空間,那就屬於市場交易,你情我願,都說得過去,不會引來民憤。

而這些引起遊客憤怒的原因,根本不在價格高,而在於背後違背自願公平交易原則下的強買強賣,雲南打死蚊子被說是寵物叫賠錢,導遊強制購物,不購物就暴力打人,還半途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停車趕人下車,什麼不付錢不準走,還進行言語乃至肢體上的威脅,這些都是強制性行為。又有東北雪鄉的事件,青島大蝦的事件,這些都讓人們心寒。

還有一些行為,就是欺詐,一開始說好一個價格,買著選著付錢的時候,就變成另一個高價,讓人措不及防,不給的結果依舊是暴力和威脅,這些都直接讓熱門景點成為遊客共憤的原因。

當地應該對這些現象進行管理,加強監管力度,確保旅行途中的正常購買與交易都是公平自願平等的,唯有如此,當地才會更受歡迎,遊客也才能真正體會到當地的美好。


北石同學


廬山出了三起類似的事件,都是發生在同一間位於三疊泉景區的沒掛牌照的藏紅特產店。被迫付款的黃先生、餘先生和周先生有被“遊客”拉到店裡的,也有在店裡被“遊客”建議打粉的。黃先生是還在猶豫,被拉人的遊客“熱情”的幫著打了粉,結果他覺得有水分不想買的時候被威脅,而後兩人是打完粉,價格就變了。餘先生的“野生天麻”從3元/斤變成了3000元/公斤,周先生的“陽元草”從8元/斤變成了8元/克。這三個人都被威脅“不掏錢就讓你爬不出廬山”這類話,最後分別被迫付了2280元、2200元和3580元。更可笑的是最後周先生回家途中被好心人告知,他賣的是秋葵。

雖然這三人在反映之後,廬山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調查處理,購物款已經全部退回。但這僅僅是反映了的三個人,廬山每天的客流量不是小數,這家店也絕不可能是僅僅對這三個人有欺詐、強買強賣的行為,更不是隻有這一家店有這種行為。

幾年前我去過廬山,看到的一切讓廬山在我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廬山景區很大,裡面包括三疊泉、五老峰、美廬等很多景點。那是門票好像是300左右,但不是通票,在景區裡很多地方還要單買票。售票員說因為管轄範圍不同,所以廬山有的景區單獨售票。當時覺得時間有限,先去門票含的地方也夠了。但沒想到的是,到了景區內還要再買大巴車票,150-200/人,3天內可以用,而偌大的景區內除了這個就沒有其他公共交通。對於只待1天半的我來說,交通只能靠走。

比這個更嚴重的,是廬山的“吃”。我跟酒店前臺打聽廬山有什麼好吃的的時候,前臺說,街面上的餐館基本全都是“兩套菜單”。本地人去吃是一套,遊客去吃是一套。菜價更是誇張到青島大蝦都不在話下,唯一的區別是人家就明著告訴你“我貴”,但是你也沒辦法,因為整個景區中心的飯館幾乎都一樣。最後我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家非常隱蔽的小飯館,吃到了正常菜價的本地特產。飯館老闆對於外面那些情況也是很清楚,很無奈。

廬山裡還有很多地方我還沒去過,但是這短短的一天半之後,我完全沒有了再去廬山的想法。


超級小包子


這樣的套路,我不是第一次聽見,而且身邊的朋友就經歷過,只不過,之前寫出來,被噴了...噴我的朋友無腦,居然會分不清一斤和一克...

那我就再講一遍吧:朋友被坑的地方是西藏,準確的說,是去拉薩的路上。遇見有人賣天麻,說是野生的。朋友琢磨著可以買一些回去送客戶和家人,便打算買一點。問價格,說3元一斤,注意,是斤。朋友心想,這麼便宜?估計不會是真的吧。不過問了價格了,不好意思不買,便撿了些,估計也不會有多少錢。

然後交給商家,商家二話不說,承重量之後也沒說多少錢,直接拿進店內用機器給加工磨成了粉,然後拎出來,說16000元。朋友當時都驚呆了好麼,特麼3元一斤得買多少才能到16000元,便問對方是不是算錯了。然而對方說,沒算錯,3元一克,你這裡優惠後16000元。朋友知道被坑了,便問能退麼。對方說,磨成粉了,退不了...

好吧,對方人多勢眾,朋友認栽,苦哈哈的拿著野生天麻離開了西藏,淪為了朋友圈中的笑談。

我想說的是,這樣的事真的不是個例了,同樣的把戲很多地方都有。甚至很多地方的一些賣珍惜藥材的特產店裡,明目張膽的使用這樣的伎倆,標價不標清楚,故意把單位給省略或者寫得很小。待遊客不注意入坑之後,便拿出強硬的姿態,聲稱自己明碼標記,是遊客自己沒看清楚,退不了。有些地方會給退,但是不會全價退回。

我就想問,這樣的做法和性質,跟那些在大街上問你要蘋果機麼?然後在你買了之後偷偷的把手機給掉了包有什麼區別?

呵,原來這樣的事情也會有上新聞的一天。

以上。


倪磊楚


今晚看到麗江導遊辱罵報團的遊客,而現在又看到這條信息,真心感覺國家應該對旅遊行業需要好好整頓。“不掏錢就讓你爬不出廬山”、“出門在外平安最重要,不付款休想下廬山”,能說出這種狠話來,是不是覺得天下是他們家的?廬山是他們家的,是哪個人在背後撐腰,使得他們如此囂張跋扈,如此霸氣的回應遊客?

這種事情對當地的旅遊形象可謂是毀滅性的打擊。難得做好的口碑很有可能就因為這些人而被擊垮。

原本8元一斤的草藥,打成粉末後變成了8元一克,回家途中被好心人告知,他購買的是秋葵,而不是陽元草。最終買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草藥。想起這事情就想罵人了。黑店面,黑商家,為了錢,可以昧著良心去換藥,去隨便修改價格。

雖然最終執法部門調查後退回顧客的全額費用,但是這種欺騙性的強買強賣,已經給顧客造成了精神上的損失。想必他們這輩子將不會再來廬山了吧。而且周邊人員知道這事之後,也會對廬山印象大打折扣,好感直線下降,怎麼能吸引遊客再去旅遊呢?

廬山很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美好的詩句,總讓全國各地的人民對廬山有了美好的期許,希望不要因為個別的商販而影響了廬山的名譽,也希望今後不再出現類似修改價格的事情。給遊客留下一個美好的環境,美好的風景,熱情的人文,讓更多的遊客為之而來。

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欺詐性的商家呢?歡迎評論互動。


潘昶永


國內的旅遊景點就是讓這些人給毀掉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人都很想去廬山感受一下這種身在其中的感覺,這是我們自己國家的景點,可以很自由地又很方便地去這樣的地方,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遇到這樣的人渣,心情可以說是很糟糕了,根本就沒有走下去或者再去一次的心情了。
廬山又不是你家,還輪不到你來說話。
但凡是中國的土地,那都是國家所有,能不能來能不能走那是國家說了算,你一個小小店家,想管這個廬山的出入權嗎?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說得出這種大逆不道的極其黑暗的話,論臉皮的厚度我只服你。
景點的租金比較貴,那是因為人流量多,但絕對不是你抬高價格的理由。
去外面,我們難免需要吃飯、需要喝水、需要買點紀念品或者小禮物,但是真的好貴,平時一根熱狗是2塊錢,到了景點就是5塊錢。經常會有一些景點或者繁華地區的老闆會解釋說:“沒辦法,這裡租金比較貴”,但是這裡人流量多啊,說到底生意不好還不都是被同行給攪黃的,因為有些店家一開始覺得自己交了好多的租金好虧哦,就抬高了價格,這一抬,大家就都有了一個共同的認識:哦,景點附近的東西都比較貴,那就少買了,最好不要買,然後其他商家生意就不好了,為了賺回成本只好也抬高價格,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限制一下,不要讓他們太過分了,不然這樣下去是沒完沒了的。
黑心店家其實是在自毀生意,愚蠢至極,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事情一爆,就算沒有人來抓,你生意還做得下去嗎?
赤裸裸地欺詐,弄一個託假裝是四川來的遊客,等到買單的時候再漲價,威脅說“不掏錢就讓你爬不出廬山”,這不是退錢就可以算了的!建議以後遇到這些情況都想辦法留些證據,希望被多人投訴的黑店就不要再開門了(由相關部門勒令停業)。
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愛飛樂遊】,繼續跟進事件發展!

愛飛樂遊


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是覺得這樣的賣家,為了錢財而不要良心。去旅遊本來就對你這樣的好環境才過來遊玩,而如今遇上這麼一檔事,整個人的心情馬上就不好了。有這樣的商家存在,來這裡遊玩也怕買這裡的東西了,而且還會讓更多的人不來廬山遊玩。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這樣真的是目光短淺。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國五大名山之一的5A級景區。每年在這裡的遊客肯定不少,但是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強買強賣真的是給這個景區抹黑,有損,名譽。這樣的販賣絕對是廬山景區的害群之馬。

如果類似的情況一多,就會影響景區的數量,更可能會導致這個景被關閉狀態,還是希望管理者對類似的情況多加重視。最好的例子就如麗江古城景區因為亂象叢生而被國家旅遊局禁令整改,山海關有著天下第一的美譽,但是在2015年因為

價格欺詐,設施破損,服務不足,環境衛生不達標等原因而被取消了5A級景區資格,這些都是前車之鑑。不管廬山景區有多少美譽,如果還是強買強賣消費者一多,遊客投訴的也越多,這樣會容易毀掉整個廬山景區。常言說,把一個美譽打起來很難,但是毀掉就在一念之間。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這樣的事情就這麼明目張膽的發生了,真的是應了那句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好漢不吃眼前虧。迫於無奈之下,這位遊客只能掏錢買了,真的是讓我們為這位遊客感到同情。

但是金盃銀盃還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希望有關部門提高警惕,對發生這樣的事情嚴厲打擊,還給遊客們一個良好的景區消費環境。大家覺得呢?


周奇的時節家家


這種事在全國很多旅遊區都有。就說我們張家界吧,在景區也會時常有假扮農民或者乾脆就是經營店裡,對遊客採用誘騙方式兜售假名貴藥材,假就不說了,還玩套路,說好10元一斤,磨成粉打好包結賬時就變成10元一克了。你想不要都不行!對於這種欺騙遊客行為,只要你投訴,哪怕是回到家再投訴,張家界的工商部門就一定能給你說法,基本都能給你圓滿解決。我也曾呼籲要杜絕商販幹這種營生,無耐是防不勝防。只能是投訴一次打擊一次!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最佳方式就是及時投訴。當然最好不要在景區買這些東西。好東西不會在旅遊景區賣,這是常識!


大庸妹兒


個人認為旅遊地商家瘋狂宰客最無恥且最無腦。


一個山東青島天價大蝦己讓花費鉅額廣告打造的‘’好客山東歡迎您‘’的金字招牌毀於一旦。

這個新聞一出,又會把廬山美麗的風光和馳名中外的口碑毀了。

現在是分享經濟和口碑經濟的時代,靠宰遊客的商家真是愚蠢到家了。一個景區,說遊客是上帝一點都不為過,雖然這個遊客一生中也許只來一回,但一個宰客現象卻能在廣大遊客中發酵,之後通過網絡傳播最終臭名遠揚,讓辛辛苦苦且投入巨資的景區最終可能化為烏有。

我也是旅遊景點策劃和經營者,我對將來的景點手下營運人員說:宰客是讓遊客最氣憤的,凡是宰客或與遊客爭吵的員工,賠遊客十倍損失並扣一個月工資,打架者則直接送派出所,雖然遊客太多,服務不夠也會讓遊客有所抱怨,但我們盡力做到最好了,遊客也會體諒。

我希望廬山及全國其它景區管理者能重重處罰這些宰客的商販,千萬不要讓一些老鼠屎壞了景區一鍋湯。


湘平古珍郵館


難道都沒有人管管?

“不掏錢就讓你爬不出廬山”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商家說出如此“霸氣”的話?

“青島天價大蝦”、“三亞天價海鮮”、“麗江天價蚊子”等事件仍歷歷在目,這些事情對當地旅遊形象的破壞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廬山作為江西省的旅遊名片,難道不應該吸取教訓麼?

出門在外,平安遊玩最重要。但商家能說出“不付款休想下廬山”這樣的狠話,是不是覺得就沒有人敢管了?難道這廬山就是他們家的?還是他們背後有人撐腰,讓他們如此張揚跋扈。

廬山出了三起類似的事件,都是發生在同一間位於三疊泉景區的沒掛牌照的藏紅特產店。被迫付款的黃先生、餘先生和周先生有被“遊客”拉到店裡的,也有在店裡被“遊客”建議打粉的。黃先生是還在猶豫,被拉人的遊客“熱情”的幫著打了粉,結果他覺得有水分不想買的時候被威脅,而後兩人是打完粉,價格就變了。餘先生的“野生天麻”從3元/斤變成了3000元/公斤,周先生的“陽元草”從8元/斤變成了8元/克。這三個人都被威脅“不掏錢就讓你爬不出廬山”這類話,最後分別被迫付了2280元、2200元和3580元。更可笑的是最後周先生回家途中被好心人告知,他賣的是秋葵,而不是陽元草。

最終買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草藥。想起這事情就想罵人了。黑店面,黑商家,為了錢,可以昧著良心去換藥,去隨便修改價格。

在三位遊客的事件裡,由於迫於商家的威脅,只能分別拿出2280元,2200元,3580元才得以脫身。3位遊客遭遇商家價格欺詐、強買強賣後,均向《問政江西》求助。執法部門介入,遊客均獲得全額退款。

雖然最終執法部門調查後退回顧客的全額費用,但是這種欺騙性的強買強賣,已經給顧客造成了精神上的損失。想必他們這輩子將不會再來廬山了吧。而且周邊人員知道這事之後,也會對廬山印象大打折扣,好感直線下降,怎麼能吸引遊客再去旅遊呢?

大家去廬山,都是因為那有美景,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曾經是多麼美好的詩句!

看來現在要改改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坑你就在此山中”。

對於這樣的事情,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採取措施,對於旅遊產品都要明碼標價,不可能隨口叫價來欺騙消費者,這樣的事件一出,對於旅遊景點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對於一些不良商家,一定要嚴懲!

不知道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

對於這樣的商家,必須要有法律去制裁!如果你也贊同用法律去嚴懲這樣的商家,請給個贊!

不規範市場,以後誰還管去玩!

期待關注【愛自由行】!愛生活,愛旅行,更愛自由行!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起去看世界!交流旅行心得,結伴一起去旅行!


愛自由行


每次一出現這種事,大家就鋪天蓋地地罵景區、罵商家,商家確實是有錯,但這種錯100%全怪商家嗎?不見得吧?我反倒認為,商家和消費者應該分別打50大板!消費者可能會覺得委屈,明明我是受害者啊,怎麼還有錯了呢?借用一句話,叫作“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買賣如果出了問題,買賣雙方其實都需要擔責。

三亞出完事了青島出事,青島出完事了麗江出事,麗江出完事了廬山出事……下一個是誰還不知道,但類似的“故事”肯定遠遠沒有結束,這說明在景區裡“宰客”已經不是某一個地方兩個地方的問題了,這種有中國特色的問題放眼幾乎到處都是,而造成這種“大環境”的推手,眾多“中國遊客”也是一個重要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中國遊客”喜歡買買買,對很多人而言,旅遊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買東西,大家都是買東西的時候順便旅個遊,“中國遊客”買東西這種事根本不需要誰來強迫,只要帶他們去購物店,自己就主動買得“頭破血流”了。

記得我上次去三亞的一個景點,景區內所謂的“免費導遊”突然把我們帶去一個免費的購物中心試喝咖啡,就那種味道很一般、沒有品牌、包裝簡陋的速溶咖啡粉,平時放在超市肯定無人問津,即便賣得不貴,但也不便宜。讓我意外的是,雖然沒有任何人強迫,絕大多數人都買了幾盒,收銀臺還排起隊來,有的人甚至買了好多,當場寄回去。

當我提醒大家以後要注意這種新型的景區推銷手段時,得到的反倒是大家的“圍攻”,什麼沒錢就不要出來旅遊啊,出來就是要帶點特產回去啊,出來旅遊還這麼斤斤計較有意思嗎?

所以就是這麼一群平時買菜連一毛錢兩毛錢都要摳的“中國遊客”們,出去旅遊時就盲目大方地花錢,平時根本不會買的東西在景區裡寧願花好幾倍的價錢買還引以為傲,商家如果看到眼前這麼一大群“待宰”的羊群來了,不“宰”白不“宰”啊!

平時小“宰”小“宰”大家都覺得無所謂,算了,也不去找商家理論,生怕被別人說自己旅遊的時候太斤斤計較,而這樣慢慢造就了國內旅遊“宰客”成風的大環境,偶爾爆出一個大“宰客”的新聞,又開始鋪天蓋地地討伐“商家”,自己好像真成無辜受害者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想要徹底改變國內旅遊的這種“宰客”的大環境,除了商家自律,管理部門真正擔起責任來之外,所有的消費者也要注意,你們在旅遊時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在塑造大環境,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只有當你自己不再是一頭“待宰”的羔羊,別人才真正不會“宰”你。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