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對女兒的思念,不由自主也想起自己的父親,父親已古稀之年,在老家陪伴生病的母親。父親的一生是坎坷的,父親高中畢業回村裡成為一名民辦老師,父親一生養育了我們姊妹三人,父親算是村裡的文化人,堅持耕讀傳家,我們姊妹不負所望,先後考上大學脫離了農村。在那個貧瘠的年代,父親靠民辦教師微薄的收入,供養三個大學生,其中的酸甜苦辣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幸運的是父親在九十年代,國家對民師的政策,讓父親轉正成為一名公辦老師,而後工作,堅持到退休,目前工資也四千有餘,在老家安享晚年。記憶中,能轉正是父親一直唸叨的幸福,也算了了他老人家一塊心病。看到還有許多沒有轉正的老民師老年的困苦生活,父親總說自己的一生是幸運的,也是成功和幸福的。​​
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記憶中父親對我們姊妹,沒有較多的愛的語言,好像一直都在默默的做著事情,而只有母親經常噓寒問暖。​

父親的愛是無私沉默的,它沒有母愛那麼無微不至,也沒有愛人間的竊竊私語,但它卻具有一種深沉的默默付出的力量,正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就是父愛。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雖有所不同,但都有著同樣的感動,因為父愛有著相同的高度。
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小時候,對父親的那沉默的愛都似乎理所當然的欣然接受了,當我們在一步步邁向成長的道路時,父親卻無法阻擋地衰老了,父親那並不寬闊偉岸的後背也不再那麼堅韌有力了。每次回到家,父親佝僂著身子,看到我們後總是露出有點羞澀的笑容,笑容中充滿了欣慰。當我們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重複自己兒時的夢,才會想到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的點點滴滴的疼愛。


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父親就像我們村南的中條山,年少的時候,我們踩著他的肩膀,借他的高度去發現神秘的未知世界。

父親是一座橋,記載著我們揹負的理想,當我們走過人生的激流斷崖,弓下身子為我們搭起道路的一座橋。
我的父親——一位老民師的幸福生活

世間還有什麼比父愛更偉大?

父愛在我們身上延續,我們愛我們的孩子,更要善待已經老去的父母,讓父愛在向下傳遞的過程中也向上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