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制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文|傳播國風的妹紙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在陶瓷領域依然可以用這個法則,雖然青壯年們在慢慢進步,但是老一輩的陶瓷手藝人依舊憑藉著過人的經驗,精湛的制瓷技術,備受許多年輕人的敬佩。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在景德鎮這個號稱“瓷器之都”的地方,有一位老者,大家平常叫他老吳,可別小看了他,他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利坯高手,有著40多年利坯經驗。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他的絕活就是給許多廠子利薄胎……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利坯是制瓷過程中的一部分,這道工序首先是把泥坯放在利坯車上,然後用利坯刀使器物表面光潔,形體看上去連貫。可以說這是陶瓷成型中特別重要的一道工序,確定器物最終的形狀。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有一次,老吳為自己利了一個薄胎,並送到燒製廠裡燒製了。可是,一直等到了開窯,當老吳看見燒出來的成品之後,他臉上流露出隱隱的不快,因為這一次薄瓷碗燒製失敗了,只能放家裡當個喝水的玩意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引用老吳自己說的話,就是:變形了,誰也不賴,賴自己,誰叫它自個變形了……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就這樣,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覺得老吳此次燒製的瓷碗應該是一般般的,畢竟連老吳本人看見開窯後的瓷碗都表現出徹底的失望。

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所謂燒壞的瓷碗,當個喝水的玩意,倒入開水之後,眼前出現的一幕簡直酷斃了!酷斃了!酷斃了!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

透過瓷碗我們竟然可以看見碗內的水波紋,可見這件瓷碗是真的真的真的很薄,直逼透明玻璃啊。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並且,瓷碗的表面還刻畫了一隻蟬正在捕食,若隱若現的樣子。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有圖有真相!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其實,這種瓷碗叫做隱雕瓷,是應用了一種叫做暗刻的技術,在胚上刻非常淺的圖案,再在上面上釉,繼而成型。在製作這種瓷器的時候,特別考驗工匠們的手藝,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功虧一簣。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言歸正傳,在景德鎮,這個有著數千年制瓷傳統的地域裡,

像老吳這樣對瓷器嚴格要求的手藝人還有很多。可能有時候他們做的瓷器自己覺得不滿意,有瑕疵,但是隨便拿出手一個都足以驚豔外人。

這就是老一輩的手藝人,他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最後說一句,嗨,大家好,分享國風,傳承文化,我就是90後

景德鎮一位老者製作瓷碗,燒製出來發現壞了,倒水進去後又酷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