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雄鷹「韓慶雲」從飽受磨難到展翅翱翔

一則陳年視頻採訪被翻出,引起了朋友圈的廣泛關注,視頻的主人公是博澳鴻基集團董事長韓慶雲。企業家採訪比比皆是,如何這則視頻廣泛傳播呢?原因很簡單,這是韓慶雲首度披露了自己童年的貧寒以及成長的經歷。

商界雄鷹“韓慶雲”從飽受磨難到展翅翱翔

商海無情,變幻莫測,波譎雲詭,尤其是處於國家社會轉型的大時代潮流時期,風險考驗更是無處不在。縱觀無數商業豪雄,無不是歷盡苦難折磨,才苦盡甘來。想在商海一帆風順,輕鬆淘金,那隻屬於極少數的好運之人,一般人都不會有這樣的好運氣。而對於韓慶雲這樣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農村娃來說,經商給他帶來的苦難比別人多更多,甚至到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地步。他經歷近二十年的商海磨礪,直到鄧公南巡之後才開始走上坦途。回憶起過往的艱苦歲月,韓慶雲依然唏噓不已,難以忘懷。

韓慶雲1958年出生在湛江吳川上馬村的一個普通農戶家中,從小家境貧寒,備嘗貧困和生存壓力的痛苦。因為窮困和飢餓的威脅,他小學沒有畢業就輟學了,自己搵工找事做。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和關係,又沒有學歷和一技之長的韓慶雲來說,能找到什麼樣的事情做呢?

1972年,韓慶雲14歲,就到工地上打小工,做個童工。工地上的生活十分艱苦,工作又很累。他還是一個孩子,體力也不夠,就去幹一些又髒又累的活。哪裡幹得了呢?很快,由於身體承受不住,少年韓慶雲就回去了,也沒拿到什麼錢。這是他最早的打工經歷。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看著自己的孩子幹得這樣苦,韓慶雲的父母都心疼的不行,眼淚直掉,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又沒有錢,也供不起上學。少年韓慶雲的遭遇,不知道比現在的孩子要困難多少。

呆在家裡也不是辦法,不甘失敗的少年韓慶雲又出去了。大約74、75年,他再次來到工地上,做水工、擔沙、挖土方,什麼活都幹,連電焊、燒磚、修理,他都悄悄自學。韓慶雲是一個飽受苦難又聰明懂事的人,很多技術他很快就學會了。直到今天,他還會電焊、風焊,甚至學會了修理柴油機。怎麼學呢,就照圖紙上的標註一點點去認,最後竟然能把柴油機拆下來又裝回去。就這樣,他從小工開始,慢慢的積累人脈關係,開始接一點小活、小工程,做起了小包工頭。這些苦難的歲月,磨練了他的意志,也讓他變得聰明能幹,有了一些商業意識和頭腦。就是這些商業頭腦,讓韓慶雲在最初的三次經商開廠生涯中,飽受挫折和打擊。

第一次創業失敗是與人合夥做木器廠,由於合夥人拿到了假合同,導致貨品大量積壓,廠子就倒了。第一次的挫折並沒有打到韓慶雲的意志,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迎難而上的性格成為他後來創業中的優秀品質。

第二次創業遭受了更大的挫敗。他去開炮竹廠,做得很大,借了銀行不少貸款。誰料拉炮竹車在路上發生爆炸,韓慶雲也被燒傷。這次挫折使身心受到雙重打擊。結果,堅強的韓慶雲不僅挺了過來,還承包了一家公司,花了幾年時間,不僅還了銀行貸款,還賺了幾十萬。

第三次挫折是承包了一個磚廠,磚廠並不像其他的行業,管理十分苦難,這讓韓慶雲又虧了幾十萬。可以這麼說,在三十歲前十幾年的時間裡,韓慶雲在創業中備受挫折和苦難。

不過越是在艱難困苦的日子,越能看出一個人的本性和能力來。年紀輕輕的韓慶雲真的不簡單,這些艱難無比的日子,他都挺過來了,沒有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苦難打倒,反而,極大地磨練了他的意志。他的這些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在以後修煉百億帝國,成為一方傳奇的歷程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耐心和遠見成就了韓慶雲的南沙傳奇,從一個小小的基建承包商一躍成為南沙地王,創下了廣東粵商低調悶聲發大財的新傳奇。然而,成功之後的韓慶雲並沒有小富即安,也沒有自滿膨脹,而是一如既往的謙虛沉穩,尋找新的時代機遇,伺機拓展自己的商業帝國版圖。這一次,他驚人的遠見、耐心和果斷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世人再度見證了他的傳奇眼光和卓識,證明他的傳奇絕非徒有虛名,而是確有超人的商業遠見與智慧。

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了全球金融和大宗市場一個沉重的教訓和巨大的損失,美國多家上百年曆史的銀行倒閉,倒閉的私人銀行更是不計其數,大宗之王全球銅價更是從5萬多人民幣跌倒2萬多,其連續跌停的次數也創下期貨市場之最。以歐美市場出口為導向的中國製造業此時也遭受重創,東莞等世界製造中心中低端製造企業如雪花般倒閉,金融危機更是深刻影響了房地產市場,東莞的別墅從2萬多跌倒3千多才止住。

在如此深重的危機時刻,企業家們紛紛抽調資金自保,眾多礦業企業低價掛牌出售卻無人問津,因為全世界企業都缺錢。這個時候,是真正考驗有眼光有承受力企業家的黃金時刻,低調的韓慶雲果斷出手了。與發現南沙的機遇不同,這一次,他發現了世界性危機所賜予的百年一遇的巨大礦產資源機會。錯過這一次,可能一輩子再也遇不到這樣的機會了。

於是,他一手打通融資渠道,一手在全國尋求低價在售且有價值的大型金屬煤炭等礦產資源,在這些寶貴的國家資源被外國人收購之前收入囊中。這次交易額巨大的收購交易價格從來沒有被披露過,但從這些礦產的規模來看,交易額絕對不在小數。

對於一向低調謹慎的韓慶雲來說,這個規模龐大的交易行動代表了他的另一個前瞻的眼光和野心。除了土地之外,礦產是全世界的稀有資源,中國本來就是世界上礦產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鐵礦銅礦煤礦都大量向國外進口,以應付國內巨大的建設需求。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困擾,但這些礦產的價值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因為不可再生資源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一次,韓慶雲專門組建了博鴻礦業集團,相繼吃下了青海玉樹塔門達銅礦、西藏日喀則鉛鋅銅礦、內蒙古額爾古納煤礦等,已探明資源儲量價值超千億元。低調的韓慶雲再次一戰成名,成為鮮為人知的礦王。

這次出擊真正體現了商界高手韓慶雲過人的眼光、智慧和超人的決斷力,證明了他的百億帝國絕非幸運和機遇賜予的結果,而是真正商業智慧和過人決斷力的結晶,同時橫跨兩個產業的隱形王者,絕非一個普通的企業家一生之中能夠做到的,而低調的韓慶雲在悄然之間做到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商業傳奇,這其中蘊含的商業智慧,絕非普通的企業家一輩子所能夠學習和領悟的。

今天,韓慶雲的礦業帝國已經延伸到國外,在東南亞等地擁有數十平方公里的礦產,成為名副其實的礦業大王,而這些,還只是低調的韓慶雲和他雄鷹一般的商業帝國博澳鴻基企業集團的一小部分。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是開國元首一代雄主毛澤東年輕時的壯麗詩篇,完美表達了雄鷹翱翔天地的壯闊畫面。韓慶雲從雛鷹成長為今日的雄鷹,其多次受挫的艱辛創業史不僅是個人不屈奮鬥的創業歷程,也是國家當時艱難改革社會緩慢轉型的縮影,是那一代人不屈不撓、艱苦奮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才換來祖國今天興旺發達的真實寫照。如今,雄鷹般的韓慶雲正以開天闢地的宏偉壯志,駕駛著博澳鴻基集團這艘巨輪,乘風破浪,駛向更寬闊的商業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