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投資之淺析

成長股投資之淺析

去年大盤藍籌白馬轟轟烈烈,正當大家信心滿滿,磨刀霍霍的準備在2018年大展宏圖之時,A股市場卻在2018年經歷了一輪異常沉悶的持續性下跌行情,指數較年初下跌6.9%,從最高的3587點下跌到目前的3079.8點,跌幅高達14%,股市寒風吹滅了市場的熱情。所以永遠要對市場抱有敬畏之心,要對投資回報有清醒認識。然而在這樣的熊市行情中,以醫藥股為代表的穩健成長型股和以消費升級為代表的一些龍頭消費類股卻走出了獨立的牛市行情。市場真可謂冰火兩重天。

那麼在中國這樣轉型升級,發展日趨加快的國度應如何去把握一些成長性的投資機會呢?這確實是一個好的投資話題。下也簡單從個人膚淺認識中,從投資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如何界定成長

眾所周知成長概念是費雪大師提出並極為推崇的,在其出版的《如何選擇成長股》一書中也有頗多論述,特別是其中的關於選股的15個原則和10不原則非常的經典,其中管理層的誠信正直和領導力等頗多觀點讓我受益匪淺。此外英國的吉姆·斯萊特在《祖魯法則》一書中也對成長股提出了七大標準,諸如: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現金流、相對強弱、管理能力、競爭優勢、財務狀況、每股收益。這些大師們從多維度進行了深入闡釋,就個人投資者而言一方面是學習和領悟,另一方面是要能結合自身實際去慢慢消化。

那麼如何去界定成長呢?投資者最喜歡用一個可量化的指標,比如按市值大小,還是按增長速度,亦或是根據未來市場空間等。這些概念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市值相對小些的,不超過100、200億的未來變成大市值的概率比較高。增長速度快的,直觀體現了當前行業欣欣向榮的前景。那些行業處於發展初期,滲透率不高的也是有更多發展機會的。但簡單按市值也容易出現偏差,現在即使是上千億的企業,未來突破萬億甚至更高也是完全合理的。當前發展快的,可能是抓住了市場的一個空隙期,未來諸多競爭者殺入,馬上供大於需,成長也就馬上夭折。行業空間看著大,但是不定被什麼所替代了。所以簡單用指標來衡量和來確定成長都存在一定的狹隘性。

從個人投資經歷看,將成長定義為如下三種類型:

中國A股市場不乏這樣的優秀公司,比如大家都要喝的伊利牛奶,回頭去看這麼多年來投資伊利公司的股東回報是非常豐厚的。再比如食品調料的海天味業,這也是近年來走得非常牛的一家公司,小小的調味品市值高達2100多億,股價也是一路上行,成長得非常牛。

這類消費成長牛股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用心去觀察,多逛逛超市,多看看廣告,就不難發現。投資並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普通人在日常普通生活中去尋找不普通的成長股。

2、在一確定新興行業的大發展週期內的龍頭風口股:這需要對行業有較為深刻的洞悉和把握,能關注一經濟週期下有較大發展前景機會的行業龍頭股。如果說過去十年多年,哪個行業最好,我覺得應該是房地產,不僅僅買房賣房的賺得盆滿缽滿,投資房產股也收益頗豐,看看曾經的萬科、保利地產,曾經的十大富豪地產居然佔了一大半。

那麼在人口紅利過去後,哪些行業會有較大成長機會呢?伴隨各類獨角獸的崛起,是否是這些科技巨獸們利用科技之箭繼續創新發展,用科技去改變生活。這個範圍比較大,個人覺得可以去找一些細分行業,特別是去尋找行業處於發展早期,未來持續時間會較長的行業。比如新能源行業,其中的新能源車,鋰電池板塊;比如有創新能力的醫藥類公司等等。對行業的把握需要較高的宏觀知識面,要善於從歷史的角度去把握這些未來的成長機會。當然行業的高成長也不一定表示是好的投資機會,有些行業確實改善了生活,但是對投資卻未必是好事,比如巴菲特經常提及的航空業。

3、具備連鎖經營和區域擴張的公司:此類公司主要是具備可複製性,利用規模優勢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比如過去大家比較熟知的蘇寧和國美,這種連鎖家電模式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所向披靡,擴張得非常快。目前零售又出現了新模式,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新零售在商業模式上進行了創新,但本質上也是區域上的不斷擴張。目前很多休閒食品也如此,比如周黑鴨、絕味鴨脖等等。而在醫療領域,個人比較關注和看好的愛爾眼科發展就比較快,各地眼科連鎖經營得既專業又高效。這張在區域上的加盟連鎖是發展速度最快,很容易在短期內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當然這類企業還是要關注發展的質量,管理的能力,還有資金鍊的問題。不要發展太快。

二、成長需要注意點

成長固然可喜,但事物總是存在兩面。高成長高估值是戴維斯雙擊,但高成長變為低成長就會帶來低估值的雙殺。所以成長投資還是要注意如下幾點:

1、成長的投資邏輯是否有變:當初確定的成長股必然有當初購入的成長邏輯,要仔細檢查這個邏輯是否還依然存在。事實上不論是否買入成長股,每次買入時最好都寫一下自己買入的原因,定期進行比對檢驗。

2、行業格局是否有變:是否有從原先的藍海變成紅海,競爭對手出現了多少?行業是否有從集中走向分散的趨勢?未來行業格局向哪個方向轉變的可能性大?

3、是否有替代性的殺手級產品:很多時候在圍牆內的人在相互爭鬥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圍牆外早已重兵林立。最可怕的敵人就是這些隱形的殺手,要特別注意這些外圍殺手。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一些傳統性產品往往具有很強的護城河,這是歷史形成的。中國最具特色的就是中醫藥,比如雲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等,很少或者很難被替代。

4、本身競爭力是否在衰退:對成長股而言一旦成長放緩,是很容易被市場砍殺的。即使優秀如老闆電器這樣的成長龍頭股,一旦成長稍緩,市場就會異常的脆弱和擔心,殺起來也是不留情面。所以還是要時刻關注上下游、銷售、成本、毛利等財務信息。一有異常就仔細深入分析,很多時候被市場錯殺反而是好機會,但前提是自己真正瞭然於胸能逆勢加倉,而不是被市場嚇跑。

做成長股賺的是未來成長的錢,而未來是不可知的,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所以成長股投資當然也是具有相當風險的。對成長要常常去回顧總結當初確定的成長邏輯,這是核心。

三、個人實踐

就個人而言,也喜好偏成長性,喜歡有較高發展速度的成長個股。一個是這類公司往往讓人看到希望,給人很多憧憬;另外就是一路驗證過來最終取得收穫也非常有成就感。這是好的一方面,但投資終究是要講確定性,高成長往往市場會給高估值,而且一般投資者很難早早的看出成長機會,在缺乏安全邊際下的投資就會帶來投資風險。下面舉幾個個人投資案例。

白色家電一直是個人喜好的一個行業板塊,其中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都是個人長期的投資標的。去年選擇了浙江美大(002677),選擇的原因是公司生產的集成灶在廚電這個細分行業裡面保持了一個高速增長,目前廚電油煙機的年增速是10%左右,而集成灶作為替代產品卻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其次市場空間還很大,目前主要在三、四線城市,市場滲透率只有5%左右;產品效果好,吸油煙效率達到95%以上,具備多功能節省廚房空間,廚房可開放式深受年輕一代的喜歡。公司近年來加大宣傳銷售力度,業績也保持了50%左右的高速,在集成灶行業裡面佔據30%的市場份額,佔據細分行業的龍頭老大。未來幾年110萬臺的擴產,將有力支撐公司未來幾年的產能需求。當然這個行業需要關注的是競爭格局的變化,特別是新進入者的變化;其次需要關注房地產和裝修市場的影響與變化。

成長股投資之淺析

另外一個成長股投資標的,選擇的是二線白酒企業古井貢酒(000596)。這是一家區域性的白酒廠家,曾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品牌還是較為深厚。投資的邏輯依然是看好消費升級下,白酒行業依然會保持20%左右的增速,而古今貢酒推出年份原漿酒,會在200-500元這個檔次的中檔酒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公司前期進行了較大市場投入,業績穩中向好,各項指標包括毛利、淨利等均持續提升。而未來隨著產品結構升級,銷售向好,如銷售費用一壓降,那麼利潤就會有很大的釋放,要知道目前古井貢酒的銷售費率高達30%,而行業平均才17%。此外公司提出了營收破百億的目標,按目前發展趨勢看,這個目標有望在未來2年左右實現。假如營收翻倍,利潤估計就能翻更多。白酒行業天生具備高毛利、高淨利、能提價等優勢,未來成長非常可期。簡單測算了下,未來幾年的投資回報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折價的B股,更具投資價值。

成長股投資之淺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