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帶給我們的思考

電影《我不是藥神》帶給我們的思考

電影《我不是藥神》提前上映,而這部電影在之前的點映階段就引發了熱議。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命,就是錢”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臺詞。之所以有這種看似誇張的表述,是因為不少進口抗癌藥的價格很高——他們被稱為“救命藥”。(7月5日騰訊網)

電影《我不是藥神》帶給我們的思考

電影《我不是藥神》,揭示了一個嚴峻的社會現實:我國的不少癌症患者面對高昂的進口“救命藥”無力承擔,要麼在痛苦中煎熬,要麼鋌而走險。生命與法律在博弈,情理與倫理在較量。

“救命藥”價格畸高是一個不爭之事實。初步統計,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2017年總費用約1300億元。我國抗癌藥品研發投入大,但研發成功率不到2%,平均成本超過7億美金,企業需通過高定價收回前期投入。而進口的抗癌藥品,因為外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奇貨可居之下,價格自然十分高昂。

怎樣讓中國的癌症患者買得起“救命藥”?就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民生問題,需要多管齊下、群策群力。

電影《我不是藥神》帶給我們的思考

——加快“救命藥”的技術創新。要支持鼓勵國產“救命藥”研發創新,激發企業生產“救命藥”的熱情,讓“中國創造”造福中國老百姓。截止2018年3月,新藥專項累計有96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30個品種獲得Ⅰ類新藥證書,成功研製了鹽酸埃克替尼、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多個重大品種。這讓癌症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但這還遠遠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

——加大“救命藥”的醫保報銷力度。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為人均不到700元,大病保險報銷後,部分患者自費負擔仍然很重,因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也就成為困擾社會的一個大問題。為此,一方面要讓大病保險報銷名錄擴容,另一方面要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不讓癌症患者望“救命藥”興嘆。

電影《我不是藥神》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其實,“藥神”的尷尬出現,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不和諧縮影,但願他們別再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