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唯一遺憾是沒能救父母

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7月15日電 從醫75年來,吳孟超把16000多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面對籃球那麼大的腫瘤,別人都不敢做手術、年輕同事怕他做了影響名譽的時候,吳老說:“名譽算什麼,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

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唯一遺憾是沒能救父母

吳孟超,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人們稱為是“中國肝臟之父”。先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獎勵近40項和各種榮譽30多項,創造了中國肝臟外科的無數個第一。直到現在,吳老已經96歲了,每週還要做3臺以上的手術。之所以堅持做手術,吳老說一是覺得自己身體還可以,二是希望能夠帶帶年輕人,教教年輕人。吳老透露,對自己喜歡的學生,其實越訓得厲害,因為“希望他能夠做好,不要出事。一天到晚我們都在一起工作,假如說避開我做一個什麼壞事,我馬上就知道。”中國肝膽外科最優質的醫生、教授,百分之八十都是吳老的學生。

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唯一遺憾是沒能救父母

吳老右手的關節因為長期地拿手術刀,所以明顯地發生了變形。吳老說,一般的手術會在三個小他愛護這雙手,勝過愛護自己的臉。因為他要保護自己的“手感”。這種“手感”不為別的,只為做手術時的精確。曾經身邊的護士長說,他的手就像長了眼睛一樣,滿腹腔都是血,吳老的手一伸進去,一摸,在這兒,這根血管一掐,血就止住了。

吳老一看到病人,認為可以切掉,無需換肝。吳老的一些年輕人同事當時就說,這麼大瘤子,人家都不敢做,你做了,萬一出了事,你的名譽就沒有了。可對吳老來說,這並不是他需要考量的事。他說:“名譽算什麼,我不過就是一個吳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9月24日那天,吳孟超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整整十個小時,已經82歲高齡的吳老做完了整臺手術。

這樣偉大的吳孟超,卻也有自己心中的遺憾,那就是沒能救得了自己的父母。事實上,吳老其實是馬來西亞歸僑,在他的中學時代中國爆發了抗日戰爭。他當時做了一個決定,要回中國上前線。18歲的吳老在那一年告別了自己的父母,回到了中國,從那時起,就和自己的父母分隔兩地。回了中國以後,吳孟超為國家做了非常多的醫學貢獻。可是吳孟超的父親卻患上了膽囊結石等疾病,並且最終因此去世了。沒能挽救父親的生命,這成了吳孟超最大的遺憾,後來有一次探親的機會,吳孟超便回去看望了父母,然而卻是在墳前了,吳孟超在爸媽的墳前痛哭不已。

吳孟超創造了中國醫學界乃至世界醫學肝膽外科領域的無數個第一,他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他也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這無數的第一無不見證著中國肝臟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卓絕的探索。有人說肝臟方寸之間,他彷彿是一匹老馬,馱著一個個病人過河,他從醫75年的生涯當中,將超過16000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彭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