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世界讀書日,正是讀書時。

不知道讀哪些書?那就來看看清華學生最喜愛的十本好書。

1.《白鹿原》

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文學評論家白燁評價道:“《白鹿原》本身就是幾乎總括了新時期中國文學全部思考、全部收穫的史詩性作品。”

2.《霍亂時期的愛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3.《菊與刀》

魯斯·本尼迪克特著,在書中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徵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歷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4.《理想國》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主題是關於國家的管理。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5.《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選集》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展現,是對20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6.《全球通史》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的代表作。全書材料新、範圍廣,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並吸收了20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有強烈的現實感。自問世以來,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這部通史被認為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7.《人類簡史》

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瞭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嗎?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為何一神教成為最為廣泛接受的宗教?科學和資本主義如何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信條?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8.《三體》

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9.《時間簡史》

已故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創作的科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88年。全書共十二章,講的全都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10.《藝術的故事》

作者E.H貢布里希。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大學最喜愛的十本好書,你讀過幾本?

我們讀的每一本書,都將成為我們增加的人生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