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初識:印象有點差

龍巖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在18歲之前從未聽過,作為北方人,對南方充滿想象,高考成績平平,5個平行志願全部壓在了福建,之後便就來了這裡,沒有海,道路很窄,高樓不多,學校也破,不是大城市......諸如此類的抱怨與嫌棄,大概可以寫滿滿一頁吧,但又能怎樣呢,既來之則安之,四年忍忍也就過去了,一心只想逃離。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大學:嫌棄,嫌棄,還是嫌棄

大學是一個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剛達線似乎也沒什麼可挑剔的,能有學校要就不錯了。獨身一人前往福建,剛下火車是早上6點鐘,火車站出口到處都是出租車司機的呦呵聲,去這兒的,去那兒的,吵得腦子一團亂,成功擠出人群,找到了提前約好的本地同班同學,一起去學校。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踏上2路,公交也是那種很老式的,一路上窺視沿路城建,有點失望。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到達學校門口,雖然早在網上查詢過學校建設圖片,但現實與理想終究是有差別的,即使心裡早有準備,落差還是有的。門口四個小小的“龍巖學院”,倒是和高速收費站挺像的,模仿深圳大學?不不不,沒有人家的名氣,再怎麼copy也是盜版,這個大門一點也不氣派。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整體綠化還行,再往裡走,越走越破,這個食堂怎麼這麼破,這個操場怎麼還是土的,宿舍怎麼這麼舊,圖書館這麼小?就這樣,嫌棄,嫌棄,還是嫌棄。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差異:詭異,詭異,各種詭異

剛來龍巖,便切實感受了一把南北方差異。

飲食:吃了滿嘴泡

大米配水叫白粥,還不放糖,加上一兩個小菜就是早餐了,中午米飯和菜,這個倒是很常見,什麼什麼?晚上還吃米飯和菜?難道不要換樣的嗎?面不叫主食,吃個包子算零食?吃米飯居然還要喝湯?她們居然說饅頭太硬,吃多了咬不動?啥,你們吃火鍋不蘸料?詭異,詭異,各種詭異。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我:中午吃什麼飯啊?

舍友:你都說飯了,那就吃飯啊。

我:對啊,吃飯啊,吃什麼?

舍友:飯啊!你不是都說了嗎?

我:what???

舍友:......

嗯,這種奇葩對話在進行了一個星期後,我才發現,南方同學口中的“飯”特指米飯,而身為北方人的我,口中的“飯”泛指一切可以吃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米飯、面、粉、包子、餃子等。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飲食上的不習慣,吃了一個月,上火連連,滿嘴火泡。

氣候:我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天真的我認為,在南方過冬,只需一件外套加牛仔褲就夠了,來龍巖時候只帶了三套夏裝,其他一切買買買。2015年的夏季也很給面子,在北方早已供暖飄雪的11月下旬,依舊陽光灼灼,穿著小短裙,朋友圈激動地曬著好氣候。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在經歷了6次入冬失敗後,一夜溫度驟降,一點緩衝的餘地都不留,翻箱倒櫃,能搜刮出來的各種衣服一股腦的往身上披,網購還不夠,店裡各種買。教室是冷的,圖書館是冷的,食堂是冷的,宿舍是冷的,就連被窩也是冰涼刺骨,龍巖的0°C大概比北方的-20°C還冷吧,想念山西的地暖。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雨季可以持續一個月,洗好的衣服曬在陽臺,一個星期幹不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半個月見不到太陽,整個人都蔫了。冬天會下雨,這個事情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來說,很新奇。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作息:大好時光睡什麼覺,起來嗨啊

熬夜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現象,但似乎我們對“熬夜”的定義不太相同,以前在老家過了10點就算熬夜,在龍巖,午夜12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大好時光睡什麼覺,起來嗨啊,以前一直以為這是上了大學的原因,直到後面和高中同學聊天,在北方上大學的他們,11點就已熄燈睡覺,難道是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睡得晚?具體情況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我碰到的正好是個例。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數學建模,直接通宵

情誼:打鬧,互損,才是純真

要說我對龍巖最深的感動是什麼呢?那一定是同學情誼啊。

大一剛來,學長學姐們帶著逛校園、辦住宿、帶吃飯、認教室、傳經驗……

班級集體活動,秋遊、志願者、聚餐;同校老鄉互幫互助,相約出行……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宿舍四個人傻傻的,凌晨1點還不睡,在宿舍披大衣走維密秀,期末一起熬夜複習背書,考證前的臨陣磨槍,一起健身、一起減肥、一起變美……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大三了,創業、教招、考研、學術,各有目標,早出晚歸忙於未來,偶爾廢柴,一起賴床到中午,各種互損,打打鬧鬧,卻是越鬧越浪越嗨,感情越好,這種簡簡單單,便是大學最純真的歲月吧。

周邊:歷史,人文,景色絕美

大學肯定是少不了玩的,來了龍巖後慢慢接觸了這邊的人文與歷史,“閩西紅色土地”、“客家人聚集地”,除了新羅區,周邊的六個縣區也是很好的旅遊勝地。

永定區

聞名遐邇的《大魚海棠》原型“福建土樓”,23000座林立其間,宏偉壯觀已經不能表達其震撼,方樓圓樓各有特色,“樓王”、“王子樓”、“公主樓”這樣的別稱也很是講究,每個土樓都有自己的歷史與故事,客家人的熱情好客,讓我喜歡上這裡。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上杭縣

古田會議會址,對於這個,知名度可能就沒那麼大了,著名的革命會議大概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學歷史課本上的“遵義會議”了吧,這裡作為福建省唯一一個無套路、真正免費的5A級景區,不僅僅是因為紅色老區,“用心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的理念更是貫穿了整個景區,風景秀美,聽著專業小姐姐的歷史講解介紹,紅色旅遊也鮮活形象,更加的有意義了。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長汀縣

曾有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說過:“中國有兩座最美麗的山城,一座是福建長汀,另一座是湖南鳳凰。”與鳳凰齊名,卻是一個很低調的古城,景色秀美。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作為以前福建汀州府的行政中心,汀州管理著下轄八個客家縣,文化歷史底蘊非常深厚,被譽為“客家首府”,各種古建雖都有被破壞的痕跡,但基本還算保存完整,整個縣城即是汀州古城,這裡就是“文化”的代名詞。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連城縣

連城冠豸山與武夷山共同被贊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只有親自去爬過,才能體會其秀美。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培田古民居作為“中國最美村鎮”之一,古樸典雅, 800年的歷史, 1條千米古街、6家書院、21座宗祠、30幢高堂華屋,共同編織了獨特的文化,堪稱“民間故宮”。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武平縣

梁野山是武夷山脈的最南端,上面流淌的江水養育了整個武平縣,珍珠粉、簸箕板、苧葉粄、苧麻、黃粄、餈粑等等,都是不可錯過的客家美食。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漳平市

過年的時候是否被永福櫻花刷了屏?沒錯,這就是漳平的特色,儘管此前有武漢櫻花的光環覆蓋,永福櫻花也毫不遜色,絕佳的視覺體驗。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新羅區

龍巖學院在新羅,作為最便捷的出行地,蓮花山、中山街、東肖森林公園、石鑼鼓溼地公園、街心花園、江山睡美人、七彩藍田、龍硿洞……成了最受歡迎的一日遊出行地,週末悠閒時光,美哉美哉。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在各種遊覽的同時,不止是一個城市這麼簡單,更加了解了這片土地上的內涵。

改變:牴觸,接受,最終沉淪

如果說同學間的友誼讓我不在牴觸這座城市,那麼市區及周邊縣城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積澱,就是讓我徹底愛上她的原因。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工作:活躍,忙碌,為之奮鬥

大一活躍於學校裡的學生會團學部門裡,和大多數的新生一樣,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忙於社交。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褪去了大一的沒心沒肺,大二開始焦慮於未來,物聯網工程大概真的不適合我吧,作為一個資深理科生,大學選工科似乎是水到渠成,然而太過揮霍的大一已經使我離這個高大上的專業越來越遠,即使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可除了敲代碼,我沒有任何想法,轉業嗎?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在大二上學期瞎折騰了不少事,家教、微商、代理、兼職、寫稿……都不是長久之計,也許眼前有利可圖,但畢業後呢?

大二下,機緣巧合被一個同學帶到了新媒體行業,接觸到頭條學院,評論班、新媒體訓練營、友友團、問答團、圖集實驗室、內容質量中心集訓營、高手創作班、旅遊訓練營、機器人訓練營、悟空本地問答團、微頭條話題活動、問答挑戰活動、圖文創作活動、視頻挑戰賽……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斬獲了一波又一波的證書,還有各種頭條定製禮物,只有這時,我才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有了意義,不再迷茫,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不斷為之努力。

之後又和班裡另外兩個同學一起,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了工作室,開始創業之旅,成功接下三單合作,賺到了第一次廣告費,自力更生,這種感覺,挺好。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沒上大學之前想著,以後大學在哪個城市,畢業後就紮根哪個城市,然後來了龍巖,最初這種想法被徹底推翻,那時恨不得馬上逃離,但慢慢的,留下的心思又開始有了復甦。

發展:高速,騰飛,眼花繚亂

如果說工作上的事情讓我有了留在龍巖的念頭,那麼她的發展更是讓我衝動執著。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2015年剛來龍巖的時候,被我嫌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城市發展吧,舊而土,但3年時光,我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最大的感受就是互聯網的發展,從無現金寸步難行,到現在出門只靠一部手機,龍巖的移動支付潮流跟的很緊湊,基本與一二線城市持平,吃飯刷、逛街刷、地攤刷、連公交都能刷,差不多都快忘記人民幣長什麼樣了。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文明交通做的越來越好,中國式過馬路的越來越少,汽車特別的禮讓行人,高樓也多了,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無人超市也有了,1500個工人9小時完成火車站的改建新聞,真的是讓人歎服龍巖的行動力與發展速度。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街道也都修建的平平整整,從四線城市到三線城市的轉變,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我的大學也同樣修建更美、更好。龍巖是國內唯一一個以“龍”命名的地級市,她也真的像條龍一樣的騰飛而起。現在的我,可以毫無顧忌,驕傲的說,我就是半個龍巖人!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驕傲:傑出,榜樣,人傑地靈

除了飛速發展,龍巖同樣是個人傑地靈的城市,作為紅色土地,軍事革命家自然是少不了的,楊成武、鄧子恢、劉亞樓等,在革命時期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不朽的偉績。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奧運健兒,“超級丹”林丹,“蹦床公主”何雯娜,舉重冠軍石智勇、張湘祥,在體育賽場上激情澎湃,各個都是為國爭光的龍巖子女。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互聯網大咖,你知道手機裡裝的軟件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內涵段子、悟空問答、火山小視頻、圖蟲、懂車帝等等這些,都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嗎,創始人張一鳴就是龍巖人,點外賣的美團,現在也涉足到打車行業,創始人王興也是龍巖人,還有雪球創始人方三文,他們被合稱為“龍巖三傑”。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傑出優秀的他們都是榜樣,龍巖,越接觸越令人驚喜。

溫暖:欣喜,眷戀,別來無恙

三年時光,這是一場非凡的旅行,道不盡的欣喜,說不完的驕傲,生活在這裡就是一種溫暖,或人或物,留下深遠印記。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時光。

嗨,龍巖,別來無恙,時光從指尖流走,我只記得那些溫暖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