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這圖還是很讓人感到驚訝的,日本老齡化那麼嚴重,結果以金額計的藥品生產額20年不增長,而國民醫療費飆升!按日本這個情況,“老齡化嚴重=藥企增長”的邏輯就不成立了。而且,老齡化導致用藥量增長,而產值卻不增長,那麼只能推論價格上有大幅度下降。

“一致性評價”也許是導致降價的核心因素,因為日本的一致性評價結束後沒多久,藥品市場就不增長了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也確實不斷地降價: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洗水標 指出:“原因粗暴講就是,所有玩家裡藥企是最好欺負的軟柿子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這讓我們想起了剛剛成立的“超級醫保局”——國家醫療保障局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那麼,日本的國民醫療費從哪來,花在哪裡?厚生勞動省有數據:

這是平成27年(2015年的圖):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對比一下平成7年(1995年)和平成6年(1994年)呢?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平成7年(1995年)按年齡分的醫療費: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日本的醫藥企業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這是市場份額: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高度集中。Top 10佔51.8%市場份額,Top 30佔76.6%市場份額。其實這跟美國的仿製藥企業的情況差不多,Top 10佔56.1%,Top 20佔75.2%(注意:是仿製藥,不是專利藥!):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那麼,既然國內市場沒有增長,那麼日本的藥企收入結構如何呢?

這是2016年的: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這是2013年的: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可見,日本的大型藥企都紛紛進軍海外。2016年武田的海外收入佔總收入的62.2%,安斯泰來佔64.6%(2013年53.4%)。

那麼,日本的經驗對我國有何啟示呢?

預計,中國的醫療改革方向可能借鑑日本,而非美國。

這是美國的醫療開支佔GDP比例的圖: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美國GDP全球第一,但其2016年醫療開支竟然佔GDP的17.9%,而且預測2018年將增長到18.2%,未來甚至可能突破20%!而美國的老齡化程度遠遠低於日本。但實際效果呢?2015年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8.74歲。

那麼日本呢?這是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圖,平成27年就是2015年,國民醫療費佔GDP比例是7.96%,而眾所周知,日本的老齡化程度極為嚴重: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由此可見,日本對醫療開支的控制相當成功!而且,2015年日本的人均預期壽命為83.84歲。從人均壽命看,美國人花了17.9%的GDP,但還不如只花7.96%的GDP的日本成功。

中國的情況呢?如下圖: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2016年醫療開支佔GDP比例是6.23%。2015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5.99歲,還算不錯——未來我國老齡化的程度會比美國嚴重得多,更類似日本。日本在老齡化如此嚴重的現在,對醫療開支的控制仍然相當成功,而且效果相當好,那麼,中國是學美國還是學日本呢?

某些人經常覺得,中國可以學美國,但美國做得好麼?尤其是跟日本比。而且,錢從哪來?哪個部門願意擠出來錢給醫療支出呢?接近20%的GDP可不是小數目!

日本告訴我們:老齡化≠藥企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