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鄙視鏈分5級,你在第幾級?

在求職的我們,每個人猶如菜市場裡的一顆白菜,被買菜大媽(HR)用手捏咕和掂量,看看到底值不值錢,值多少錢。

招聘這條鄙視鏈你看不見,摸不著,卻真真切切地存在,它一共分5級,而你又在第幾級呢?

招聘鄙視鏈分5級,你在第幾級?

(圖源網絡)

第1級:大專,小公司背景

毫無疑問,這級處於鄙視鏈最底端。之所以受到如此鄙視的主要原因在於,在招聘單位眼中,這樣的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他們這麼想的理由是這樣的:

在考大學已經如此普及,恨不得是個人都能讀大學的今天,如果一個人的學歷仍停留在大專,無非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學習能力和競爭力太差

高考環節,此人已經被篩選和淘汰了一次,被大部分同齡人超越,因此在人才分佈上,他們肯定是能力不行,素質極差的一撥人。

第二,參加工作就業後,仍不思進取

就算此人高考一時失誤沒考好,但是在工作以後,仍然有很多機會可以提升自己的學歷,但是他們卻一直維持在原有水平,說明這類人根本沒有上進心。

另外,如果一個人的工作經歷一直是在小公司晃盪,通常也不受招聘單位待見。這裡說的小公司是指那些名不見經傳,很不正規或者業內末流的公司。

在招聘官眼中,進入這樣的公司門檻非常低,出來的人也學不到什麼真本事,不過說明他們是在混日子而已。

如此看來,當一個人被貼上高考被淘汰,素質差,沒上進心,混日子的標籤,那麼為啥他們簡歷投了100份,卻始終杳無音信,石沉大海,真正的原因就不言自明瞭。

第2級:二三本,一般公司

如果學歷上了一個臺階,是普通二三本大學,其實也沒啥好得意的,因為在招聘官眼中,這就是一個必備的基本條件,對你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優勢。

另外,你工作的公司和單位就算不是草臺班子,但在業內只是處於中游水平,那麼你要想在數以百計,千計的簡歷中脫穎而出,進入招聘官的法眼,難度也非常大。

不亮眼的教育背景,加上一般般的從業公司,在招聘官眼中,你也不過就是一個能力中庸,凡事只求差不多就行的人。

就算招你進來,你必然會信奉著同樣的信條,對待新工作絕不會有什麼激情,創新和突破,他們有什麼理由要一個這樣的新人進來。

除非你從事的工作跟招聘崗位非常匹配,也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過往不俗的業績和能力,你才有機會向招聘官展示自己的才華。

如若不然,你的簡歷可能根本就沒機會被瀏覽,甚至都沒有被打開就被直接拖進垃圾箱,game over。

第3級:985/211學校,一般公司

到了第3級,你的簡歷終於有了稍微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那就是你畢業於985/211名校。

先甭管你的專業讀的是啥,在招聘官眼中,你就是當年學習優異的好學生,好孩子,好孩子自然要多看幾眼。

看著看著,眉頭一皺,這好孩子待過的公司可都太一般了,是眼光有問題還是能力有問題?或是另有隱情?

到這裡,如果你的簡歷上能體現自己獨當一面的領導力,傲人的業績,突出的工作成果,以及你被公司和領導極為器重這些要素,那麼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你老東家聲望不高的弱勢。

因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職場策略,這個道理招聘官們都懂,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體現和證明自己在雞窩裡做雞頭這件事。

反之,就算頂著名校的光環,除此之外,你根本展示不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績效,你也會被認為一直在吃名校這個老本,甘願平庸。

這樣的話,你被關鍵崗位或核心崗位錄用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但你還是有可能被錄用,但卻絕不會被晉升或給高薪。

你不過是像螺絲釘一樣被放在一個不起眼的崗位上,因為就算螺絲釘,他們也想要一個原材料底子不錯的釘子。

第4級:國內名校,知名公司/大公司

恭喜你,到了第4級,你的簡歷終於可以被招聘官好好瀏覽,並被轉給直接上司。也就是說,你這才有機會在未來的領導面前露臉,ta對你的瞭解,就是從這樣一份簡歷開始。

如果一切順利,你會被電話通知參加幾輪面試,而能夠拿到面試機會,你就成功了一半!

道理很簡單,名校和知名公司都為你做了無聲的信用背書,有了這些加持,你自然被貼上了“優秀”的標籤,就是很有潛力的候選人。

如果此時你還有名校研究生學歷(包括名校MBA),那你的可辨識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個檔次,就算你之前的title只是主管,而這次申請更高一級的經理職位,都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

當招聘單位出於成本考慮,不想招一個各方面完美的名校+名企+經理的候選人,因為他們要求的offer必然很高,此時你就會被當作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即名校+名企+主管,但“非常有培養價值和發展前途”。

招聘單位節省了成本,你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晉升機會,這種雙贏的局面,雙方都很開心。

有一點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畢業於二三本,那就務必努力在第二學歷上傍上名校抱大腿,也就是研究生一定要考985/211,這是你翻身的一次機會,說不定是唯一一次。

第5級:海外名校,海外/國際名企背景

鄙視鏈的頂端,也就是最高一級當然就是你手握海外名校碩士/博士學歷,曾供職於海外名企並擔任重要崗位,絕對是用人單位眼裡的香餑餑。

強大的信用背書無不在清晰地昭告世人,你有多優秀,你有多牛逼,你有多貴。

等著你的都是好職位,好公司,好offer,你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名副其實,讓自己對得起那沉重的信用背書。

注意,這裡說的是海外名校,自然說的藤校一級的top學校,絕不是滿大街都是的國外野雞大學。

野雞大學花點錢就能上,隨便寫個paper就能畢業,在簡歷中濫竽充數,混淆視聽,其實一點都不奏效,招聘官見多識廣,火眼金睛,看到這些完全無感,早就免疫了。

寫在最後:

當然對於地域的招聘歧視,還有性別的歧視,的確如盒馬鮮生說的,太過低級和愚蠢,根本拿不到檯面上來說。

招聘鄙視鏈悄悄地湧動和翻滾,它在招聘單位的眼中和心中早已形成無字天書,每個候選人簡歷砸過來時,不用見面,不用對話,就已經知道你是幾斤幾兩。

往鄙視鏈上端移動,脫離下層的低級趣味,是人在職場一生都要做的功課。

因為你不想方設法往上走,別人也會前仆後繼踩在你的頭上拼命向上擠,不僅讓你的現有位置不保,他們還會使勁把你踹到下一級,讓你永無翻身的可能。

到時,真的是連哭都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