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知識金字塔有多難

1988年組織理論家Ackoff首先提出知識金字塔DIKW之後。30年後的今天,這個金字塔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人在世界各地畫著這樣的圖形。它代表了一個知識蒸餾提煉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收縮、迅速衰減的過程。相比於大而不當的數據,承上啟下的信息,知識總是吝嗇而小氣,而智慧則乾脆就不像是按部就班的金字塔式的提煉,它更像是天賜之物。“說不清楚哪裡來”才是智慧最好的標籤。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1 知識金字塔

知識金字塔DIKW模型非常形象地說明了,知識的走向和提煉的問題。有了概念的普及,隨後登場的就是商業頭腦。

90年代中期前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管理開始流行起來。它像一個偉大先知,向前來膜拜的企業家們,兜售著隨時可以兌現的知識黃金。在這裡,知識被稱為“可執行的信息(actionable information)”。知識管理承諾,它可以把企業繁複的像沙子一樣多的數據庫、文檔,通過IT技術,篩選出來黃金。

知識管理最重要的基礎,就是這個像萃取石油一般層層過濾的“知識金字塔”。然而經過20年的掙扎,知識管理很少有非常成功的案例。那些意在用外部軟件公司,通過軟件化、工程化的方式,基本都未能取得既定的成功。國內也出現了大量的知識管理、知識工程的項目,最後都基本上歸於文檔管理的尷尬之列。這也說明,知識金字塔只是一個單向進程,即使是知識提煉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更不要說知識的複用。

美國最為著名核工程研究機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多年試圖通過知識管理軟件來進行知識的管理,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

知識運動理論,探討知識運動

知識運動之父野中鬱次郎,在1995年以一本《創造知識的企業》,將知識管理推向一個令人關注的頂峰。他將知識定義為兩種暗默(隱性)知識和形式(顯性)知識,然後通過討論二者之間的四種轉化方式,探討了知識創造的過程。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2 知識變化的四種模式

在這個經典的四區域相互轉化中,暗默知識的傳遞,需要靠共同化,也就是感同身受,這裡面的關鍵就是體驗。學徒是一個典型例子;表出化就是一個“說出來”,用概念進行表達,主要是通過語言;而從形式知識向形式知識的轉化,主要靠知識體系的建立,靠綜合性來實現,也就是聯結化。例如正規教育或者培訓,通過結構化的體系;形式知識向暗默知識的轉化,則主要靠藉助於文字、圖表等。這就是內在化。內在化是比較難的一步,必須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才能駕馭。

知識運動理論符合日本學術界一貫的特點,邏輯清晰、嚴絲合縫,推導性很強。這本書一經問世,就成為知識管理文獻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本書,連德魯克大師,都稱此著作為“經典之作”。

然而知識運動理論,過於強調知識本身存在的形式。它著重以“知識轉化”為主線,造成了它的一個重要缺陷;過於關注形式轉換(運動),而忽略了知識對象:“人”才是整個知識至關重要的環節。

想一想知識管理二十年,效果並不明顯。企業的CEO、CIO們,對此的期望值都是越來越低。也許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需要回答:重要的知識,真的能被管理嗎?

同樣的一個問題是,創新能夠被規劃嗎?

超越第六感,企業第七感

從知識到知識,永遠都是編碼和解碼的過程,它有一種天生的失真基因。人類知識一開始的傳遞,就具有很強的失真傳播特徵。口口相傳,知識會遺失在風中;然後是畫圖,則歧義很多,限制清晰;然後是文字。這成為大眾最為主流的知識載體。再後來出現軟件,人類知識的重複,得到最為精確的複製,而且這種知識能力的傳遞,從物理成本上看幾乎為零。然而這也是一種門檻極其高昂的媒介方式。中國2017年全軟件和信息技術行業從業人數接近600萬人,不到總人口的4%。而且這個行業人員增長緩慢,去年比上年僅僅增長了 3.4%。如果是純軟件開發人員比例更少,這意味著,很多人都不擁有這種技能。

無論是金字塔,還是知識運動理論,都把精力消耗在知識的提煉、形式轉換上。而知識傳遞對象,終究是以人為最終載體。因此,撇開知識-知識的形式主義,直奔主題:人到人,或許是一種全新的解決知識複用的路徑。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物理學家伊達爾戈以其天才般的設想,構造了一個“人比特(personByte)”概念(簡稱“人比”)。它將一個人的神經系統所能接收的最大信息量,定義為一個度量單位,也就是“人比”。有了這個概念工具,我們立刻就會意識到,人比是一個社會屬性和技術屬性的結合。當一個人想獲得多於一個人比的信息的時候,就需要其他人的幫助,社會與網絡隨之而來。

至此,我們可以用一種全新的理論來定義知識重用,那就是知識容器。通過將知識進行多種方式的比特化、數字化,變成軟件、視頻、賽博互動、虛擬現實等方式,實現知識的量化儲存。知識就像是被“冷凍一樣”暫時存在知識容器中,在合適的時候,重新“化凍”,實現一種高保真的知識再現。

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而“第六感”也就是所謂的“本能”,標準名是“超感官知覺”,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而知識容器,則意味著人體的全面綜合性感知,與個人經驗積累也不是成正比關係。這是一種人類掌握知識的“第七感”,它是人類知識的疊加值。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3 知識容器的倒三角模型

人比,將人描繪成了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大知識容器。那麼這意味著,它可以像“U盤”接口一樣,去完美而輕鬆地“複製和再現”知識。

知識容器的場景應用

1.知識體系軟件化

這其實是知識編碼的一種,其實也是比較難的一種。

工業大數據,為什麼在工業領域所獲得的突破,遠遠小於它在社會大數據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就是因為工業大數據的屬性、機理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沒有一定的知識背景,是無法實現工業的建模和編碼。“無知識不數據”,沒有知識的引導,數據是很難有什麼樣的價值。

因此,一個工業企業真正強大的資產,不是銷售了多少噸的機器,而是企業擁有多少行代碼。美國頭號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就代碼行數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企業,微軟也只能甘拜下風。

儘管工業技術軟件化,是最難的一條路,卻是企業發展最為持久的一條路。因為藉助IT手段,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是知識管理工作者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實際上,如前所述,這條路失敗了。這充分證明一點,知識體系編碼,不是知識管理部門要做的事情,不是企業信息中心要做的事情,它必然來自最一線的業務工程師。

如果用知識容器的觀點,而不是知識管理部門來看這個問題,許多IT部門就可以不必再牽頭此事了。

2.計量信息流動,感知知識交流效率

企業中最喜歡的知識採蜜方式,就是“頭腦風暴”,這被視為最高境界的知識撞擊。當然,還有那些臭名昭著的、沒有盡頭的冗長討論會。

那麼,這樣的會議,到底知識強度有多大?無人可以回答。

而現在,知識容器登場了。

多年前尚沒有無線網絡、移動手持設備,麻省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Alex Pentland就啟動了“可穿戴計算”的項目。谷歌眼鏡的開發者都曾是Pentland的學生。這位“可穿戴設備之父”,同時啟動了“社會計量標牌”的可穿戴設備項目,通過測量佩戴者的運動、聲音強度和發言頻度,就可以自動識別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強度。它可以判斷打撲克的時候,是否有人在作弊。甚至,它可以預測一次約會是否成功。當然更“正式”的角色是會議協調儀,它可以對與會者的信息強度進行跟蹤,從而引導正常的知識信號的流動。互動強度球,在中心的時候,就是一種最健康的信息流動模式。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4-1 MIT媒體實驗室的會議協調儀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4-2 MIT媒體實驗室的會議協調儀

有了這樣的會議協調儀,集思廣益的知識發現和傳遞,將變得輕鬆普遍。這也是許多500強機構,願意使用這樣設備的根本原因。當然,對懷春不遇的男女而言,要提高約會成功率,這也絕對是一把利器。

這種協調儀,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容器。它直接瞄準了人,而非知識本身。這也是“知識容器”理論的根本所在。

3.跟蹤知識的軌跡,瑞豐協同

知識管理,最大的問題是,只能去管理靜態知識,然而人們在通過知識進行創造的過程中,都是在動態知識的環境下進行的。設計師大多都是在軟件上工作。例如工業上用CAD軟件做設計,用CAE軟件作分析。

看到一個結果,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出來這樣一個結果?

國內工業軟件開發商瑞風協同,在仿真軟件平臺上增加了CAE插件,可以跟蹤設計工程的行為路徑,最後形成“設計行為數據庫”沉澱下來。這種路徑可以進行浮窗管理,通過快放重現整個設計過程。

這樣,一個設計師進行開發之前,可以通過查看“知識路徑”,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啟發。

可以看到,這種知識容器化的方式,並沒有對知識的結晶進行管理,而是對接近程度的知識創造過程進行跟蹤記錄,因此它是一個雙向箭頭,既貫徹知識,也收集知識的過程。

4.人工智能的四換新星

人工智能當然被寄予厚望,但當前它在製造業中的應用,並不順利。AI在製造業,可以從四個角度入手:換眼換手換腳換腦,但各自的進展卻是相差較大。在換手方面,除了一些剛性工件的重複性工作早已經被機器人佔領,AI在對付柔軟材料方面,一直是力不從心。

而在用於質量檢測的換眼方面,AI有可能率先破局。源自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阿丘科技,成功地將視覺檢測系統與缺陷檢測相結合,實現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驗問題,尤其是在3C電子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功。在獲得天使投資500萬後,成功PreA融資 5000萬元。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5 圖像檢測的知識容器

以前的檢測,都需要靠大量的人工,用肉眼去識別瑕疵,需要非常成熟的技術工人去判斷。師傅帶徒弟,徒弟要學習各種要領。而現在,滿載著人工智能的知識容器登場,這使得質量檢測的工作門檻和勞動強度都大大降低。

5.VR/AR再現場景

虛擬增強現實VR/AR是知識容器最完美的闡述者。它所蘊藏的數據和知識,用肉眼並不可見。但通過合適的知識容器,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產生了奇妙的連接。前人的知識,得到了實時、情境式的傳遞。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6 法國可視化軟件實現協同作業

更為奇妙的是,VR/AR可以“一人所見、多人所見”,通過將一個人在現場的感受,完整地複製到另外的知識容器上(一個或多個),那麼所有的人都會“感同身受”,知識的傳遞,變得無縫而且簡單。

6.向指尖觸感要知識

操作員大量與設備、原材料接觸,會形成如何的感知和判斷?知識的價值,如何從指尖流向物體,或者反向回來?

博世智能手套提供了一個經典的知識容器。這個手套內置了多個微機電傳感器(MEMS),基於算法進行精準的手勢識別和追蹤,在不需要進行任何物理接觸的情況下將數據傳輸到軟件平臺,實現意圖分析。

這種智能手套用於新員工崗前培訓、關鍵工序確認,以及節拍分析。公司可以根據生產線上的具體工位,設計操作步驟,比如抓取物件,配合基礎迎接物件,擰螺絲等動作。員工戴上手套後,動作是否到位、節拍是否緊湊,數據都會傳到後臺。員工可以看到每一次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顯示界面上有操作步驟提示和動作節拍顯示。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7 智能手套是節拍作業的知識容器

知識容器放大了人類的各種感官的綜合使用能力。這一次是指尖觸感,人類獲得知識的能力,有了空前放大的可能性。

7.歷史經驗數字化

來自國內照明行業的龍頭企業歐普,模具事業部的招人一直是老大難的事情。因為模具行業屬於精密機械製造業,集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與重資產為一身,高度依賴熟練技師對精密設備的操作,技術工人經常非常缺乏,因為缺乏經驗而造成模具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

歐普照明開始著手,將模具設備的操作經驗一點一點數字化,形成各種量化的知識容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物聯網實測的操作數據,可以與知識容器完成即時比對。最後的結果是,一個原來需要5年時間培養的工程師,在2年內就能完成。董事長王鴻海聲稱,“以往歐普照明開模具要做對很難,而現在是做錯都很難”。

知識容器,在場景應用中,實時觸發,即時傳遞。而這種強大的知識容器,又使得歐普的製造能力開始外溢,目前給外部加工的模具,已經佔到80%。

8.視頻動作捕捉與分析

日本日立Hitachi公司的電子製造廠,通過對老員工的形體動作進行捕捉,尋找形體動作的關鍵位置和人體重心,從而可以找到人體的最佳動作。一方面,新員工可以最快地通過知識容器,快速提高自己的熟練程度。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8 日立的行為分析以提高生產質量

另一方面,在實際車間運行過程中,知識容器可以基於標準動作,判別實際人員的操作是否脫離標準流程,並進行必要的提示和報警。

林雪萍|第七感:知識容器 倒置知識金字塔

圖9 人體運動捕捉,形成知識容器

以上描述了各種知識容器,都是圍繞綜合人類各種感官而打造的“第七感”,實現知識的傳遞和複用。當然,最值得期待的是,應該是腦機接口和腦芯片移植。一旦實現,那將是知識容器的巔峰。

知識自動化登場

知識傳遞之難,在於它的形式並不確定,它是一種“心智模式和技術訣竅”複合體的傳遞。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式的體驗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可重複,因人而異。而知識容器,意味著將知識藉助於各種各樣數字技術,形成多樣化的知識容器,進行存儲、無失真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容器的多樣性,勝過知識擁有者的能力。藉助於知識容器,知識自動化將變得廣泛而可信。一個數字化、可量化的知識重現的新時代正在到來。它為企業實現知識管理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天地。它通過感同身受的精準性和可複製性,打開了人類綜合使用感官的知識能力。如果第六感是一種個人的本能,而第七感往往可以被當成一種組織能力進行建設。因為,第七感是屬於組織的。這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知識管理的範式,藉助於還原知識的全感官特性,使得知識可以在無編碼的狀態,重複與再現。這對於企業培養人力資源、核心Know-how知識保留在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OK,企業家們,準備好了嗎?開闢企業的“知識容器”時代,打造組織的“第七感”。

林雪萍: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北京聯訊動力諮詢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