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接上篇)冬窩子裡的一天很短暫,當太陽從山頂冒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時了,到了下午六時太陽就西沉了,晚歸的羊群集中在乾燥的地方,在暮色黃昏的籠罩下,緊緊地依偎在一起,開始做著一個又一個綠色的夢。

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我們越往裡走越覺得暖和,外面的棉衣有些穿不住了。空中的老鷹在盤旋尋找著獵物,一群麻雀緊貼著山坡飛行,路上的積雪被中午的太陽曬融化了。車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在山凹裡轉來轉去,山道邊的樹林裡不時能看到牧民的氈房,冬天他們很少遇到山外來的人,看到汽車,就驚歎地問我們:來這裡幹什麼?當我們說明來意時,他們更是不可思議,因為這裡的景色他們天天看已經習以為常了,可對於我們這些山外人來說,這種林海雪原的美景是不多見的。車順著路一直走到一個很大的山樑上,有一道門上寫著:“索爾巴斯陶度假村”。裡面有一些平房,是夏天旅遊用的,現已人去房空。可以想象到夏天這裡滿山鮮花,大地一片蔥綠,舉目遠望,山巒疊嶂,一定是一幅很精緻的山水畫。可誰又會在冬天來這裡,欣賞這般冬天的美景呢?人們常想去觸摸真實雄偉的雪山,而我們現在就站在雪山之顛,大地被白雪覆蓋,只有松柏和藍天,這裡如此寧靜、空氣透明、視野開闊,而且比山下暖和,難怪聰明的牧民把這裡選為理想的越冬之地。

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第二年的6月,我又一次來到這裡。進山的時候天上下著雨,同來的人問要不要繼續前行?我有點猶豫,但沒有說出來,硬著頭皮往前走。盤山路上雨下的越來越大,車在泥濘的山路上幾次打滑,無法前行,我們不得不一次次下來推車。天黑前終於到達目的地——條件簡陋的索爾巴斯陶度假村。還好,度假村的老闆幫著生著了屋裡的火爐,同來的幾位女士圍著火爐還瑟瑟發抖。沒帶戶外裝備的擠住在屋裡,我們幾個帶帳篷的冒著雨支起帳篷,一夜聽著雨聲進入夢鄉。第二天早晨,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天晴啦!”。我急忙拉開帳篷朝外看,果真雨過天晴,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昨日還愁眉苦臉的同事頓時來了精神,大家顧不上洗漱,紛紛拿起相機就往山頭上跑。

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在山頂環顧四周,難得一見的雲海將整個山澗覆蓋,雲層有的像奔騰的野馬從一座山翻過另一座山,有的像海浪一樣貼著山在山谷裡飛舞,還有的像著了魔法似的一點點地蒸騰起來化為烏有。隨著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整個山野變的亮堂起來,好似又拉開了一個帷幕,眼前山坡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牧民的土屋上升起淼淼炊煙,出圈的羊兒在溼漉漉的草地上撒著歡。難得一見的美景,讓大家捨不得離去。

新疆烏魯木齊最後的淨土——索爾巴斯陶(二)

跟大自然接觸後,我的心靈變得足夠大,足夠開闊,也足夠純淨。人生活在社會上,會沾染上很多雜質,大自然可以洗滌心靈,在這裡,你沒有了名字,沒有了背景,你只是自然中的一棵樹、一棵草。

攝影:王哲 程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