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務難改業績頹勢 科林環保要再收購14家公司搏一把?

新业务难改业绩颓势 科林环保要再收购14家公司搏一把?

在去年9月份完成對發展受限和經營業績較差的袋式除塵業務的剝離後,科林環保逐漸走上轉型之路:一方面,公司佈局進入光伏發電新能源領域;另一方面,科林環保選擇進軍大氣汙染治理、工業VOCs治理等異味治理新市場,擬增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7月9日晚間,科林環保公告稱,公司與新中水(南京)再生資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中水再生資源)於2018年7月9日簽署了《意向收購協議》,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新中水再生資源所持有的14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具體標的公司待公司完成盡職調查後予以確定。

上述標的公司主要為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項目。科林環保認為,此次收購將有助於延伸公司環保業務產業鏈,為公司在大環保業務領域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01

最終收購標的未確定

記者瞭解到,此次交易方新中水再生資源的控股股東為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水業集團。7月9日晚間,中國水業集團亦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賣方)與買方(科林環保)簽訂了框架協議,有意賣方有意出售目標公司之全部股權予有意買方以換取現金代價。

此次14家標的公司並非不可分拆的統一整體。科林環保表示,可根據《意向收購協議》的規定對上述標的公司分別進行審慎調查後,選擇其中符合公司要求的進行收購。換句話說,這14家標的公司並非最後的交易清單,具體的標的公司待科林環保對標的公司盡職調查完成後予以確定。因此,此次科林環保擬收購標的的價格尚未確定。

標的公司的主要為垃圾填埋氣綜合利用項目,從當前科林環保的主營業務來看,此次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可以看做是其在環保業務領域的加碼。

記者瞭解到,科林環保原是一家集大氣汙染控制領域的環境工程系統設計、袋式除塵及脫硫脫硝產品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煙氣淨化治理解決方案供應商,不過此後由於市場環境變化以及行業競爭加劇,其主營業務發展受限,業績逐年滑坡。為此,公司此後掛牌出售了袋式除塵業務。

隨著原有業務的剝離,科林環保開始業務轉型,不過公司仍堅持原有的大環保發展戰略。對於此次擬收購14家標的公司的行為,科林環保稱,通過本次收購有利於延伸公司環保業務產業鏈,為公司在大環保業務領域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02

應收賬款偏高遭問詢

在科林環保大環保戰略的背景下,公司早在2016年底就將目光延伸至了新能源光伏領域,且光伏業務的收入目前已經成為了科林環保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7年,科林環保實現營收8.85億元,較2016年增長171.55%;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61萬元,較2016年增長115.62%。而在報告期內,公司光伏業務實現營收6.46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比重達到了72.97%。

乍一看,在科林環保進行了業務轉型後,其業績確實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在反映上市公司主業所取得經營成果的“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中,科林環保2017年扣非後的淨利潤則是虧損359萬元,同比下降132.53%。此外,2015年至2017年,科林環保扣非後的淨利潤也呈現持續下滑態勢。

而在7月9日晚間,科林環保在對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對上述現象做出瞭解釋,記者注意到,一方面公司認為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傳統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行業競爭加劇的壓力下,其原主營除塵業務盈利空間逐步壓縮,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科林環保通過收購全資子公司新開展光伏電站EPC總承包業務,但議價能力不足,毛利率偏低,且運營費用較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對於深交所關注到的公司應收賬款偏高的問題,科林環保亦給予了回應。

2017年報告期末,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為6.44億元,較上年同期2.24億元增長187.50%。對於前述應收賬款額同比增高的原因,科林環保稱,2016年其還主要從事除塵業務,而2017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變為了光伏電站EPC總承包業務,2017年較2016年公司主營業務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科林環保還表示,因光伏電站具有單項投資大,主體工程建設週期短的特點,應收賬款的收回需要一定週期,因此公司期末應收賬款餘額較大,較2016年大幅上升。

此外,為了確保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科林環保採取了包括與業主方簽訂股權質押協議、積極促成項目公司與第三方關於光伏電站的融資租賃等方式來保證、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科林環保表示,其承建光伏電站項目所確認的應收賬款有相應的回款保障,同時也會根據制定的壞賬政策計提壞賬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