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爲比誰更「苟」的戰鬥

2018年世界盃,攻勢足球並非主旋律,防守反擊、功利足球大行其道。巨星雲集的法國隊,儘管擁有姆巴佩、格里茲曼、登貝萊、博格巴等一批才華出眾的攻擊手,可德尚依舊擺出弱者姿態,尤其是在領先之後,收起進攻之矛,擺出防守之盾。如此務實、功利的打法,助法國隊一路捧杯。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雙王4個2卻拆開打,法國足球只為勝利服務

世界盃決賽,法國隊4-2取勝,看上去這是一場瘋狂的對攻戰,博格巴、姆巴佩、格里茲曼3大當家球星進球,高盧雄雞打出勇敢和霸氣。不過,別被比分騙了。法國隊還是異常堅定的踢著防守反擊足球:

法國隊全場7次射門6次射正,克羅地亞是14次射門4次射正;法國隊總共只有285次傳球,克羅地亞是529次傳球;控球率對比,法國佔34%,克羅地亞66%;直塞球對比,法國為0,克羅地亞為4。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決賽數據統計,法國控球率僅有39%

作為中鋒的吉魯,本屆世界盃0射正,在前場的角色就是攪和、第一道防線;決賽對陣克羅地亞,法國隊上半場2-1領先,但僅有1次射正(格里茲曼的點球,存在很大的爭議);領先之後,法國紮好防守籬笆,讓出控球權,烏姆蒂蒂和瓦拉內負責切斷克羅地亞的進攻,博格巴、格里茲曼不知疲倦的奔跑,前場用速度奇快的姆巴佩打反擊。

20年前,法國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得世界盃冠軍,決賽更是3-0完勝頭號熱門、羅納爾多坐鎮的巴西,齊達內頭球梅開二度,佩蒂特攻入1球,成就法國足球史上最高榮譽。能在世界盃決賽淨勝3球,這並不多見:世界盃歷史上的20次冠亞軍爭奪戰,僅有3場出現3球(或以上)的分差。1958年世界盃巴西5-2擊敗瑞典,1970年世界盃巴西4-1大勝意大利,1998年世界盃法國3-0擊敗巴西。

誠然,20年前的法國,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攻勢足球,圖拉姆、德塞利、布蘭克(決賽是勒伯夫首發)、利扎拉祖這4人,組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後防線,在大後方穩固的背景下,法國隊有資本、有膽量與對手拉開架勢打進攻。這也充分論證一個觀點:攻勢足球與功利足球,與球員配置沒有絕對的關係,關鍵在於主教練的選擇。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後腰出身的德尚用相同的方式兩次奪得世界盃

1998年的法國,與2018年的法國,是非常有趣的對比。20年前的高盧雄雞,主帥雅凱手中的前鋒吉瓦什、杜加里,完全不是世界冠軍的配置,但中後場的穩定,整體的攻守均衡,就算前鋒不進球也沒關係;20年後德尚的法國,握有姆巴佩、格里茲曼、登貝萊等一波天才攻擊手,卻將理論上的442演繹成532,甚至是541,盡顯功利色彩。

不得不感嘆,法國隊整體踢得太穩了,從世界盃第1場到決賽,沒有哪怕1分鐘的衝動。唯一算得上意外的,是小組賽2-1勝澳大利亞時烏姆蒂蒂的手球。小組賽1-0領先秘魯之後立刻穩守,坎特一個人瘋搶;淘汰烏拉圭、比利時,法國隊在領先之後立刻擺起大巴,專注打反擊。

當然,法國球迷樂意接受這樣的踢法。出征世界盃前的“壯行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探訪訓練基地,指出:“只有勝利的比賽才是成功的。”主帥德尚極為認同總統的觀點:“踢比賽的目的就是獲勝,而不只是參與。”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這就是現實:沒有風格,是法國足球最大的風格。不追求西班牙、德國式的傳統,沒有南美足球的狂野不羈,一切都是為了勝利服務。總身價超過10億歐元,手握雙王、4個2的法國,照樣拆開打,穩定得讓對手找不到任何機會。

向理想致敬,向現實低頭,再也回不到美麗的1998

法國、克羅地亞是世界盃贏家,這不得不讓人想起1998年夏天的法蘭西。20年前,法國隊歷史性奪得世界盃冠軍;克羅地亞上演黑馬奇蹟,一舉殺進4強;20年前的世界盃,是80後球迷最美好的記憶,不僅僅是因為有貝克漢姆、羅納爾多、歐文、蘇克、巴蒂、齊達內、博格坎普等球星,還有賞心悅目的足球,充滿創意的思想。

1998年世界盃,荷蘭隊是最令人難忘的球隊,“冰王子”博格坎普在1/4決賽對陣阿根廷一役中,用完美的停球+過人+彈射,獻上世界盃歷史上難以複製的藝術傑作。克魯伊維特、博格坎普、弗蘭克-德波爾、奧維馬斯、西多夫、科庫、斯塔姆、范德薩……1998年世界盃的荷蘭,給80後球迷留下無數難忘的鏡頭:博格坎普神級停球、扣球、勁射絕殺阿根廷,踢中衛的弗蘭克-德波爾像中場大師一樣的組織、調度,克魯伊維特騰空而起的高空轟炸,5-0橫掃韓國時酣暢淋漓的攻勢足球;荷蘭人踢的是262全攻全守陣型,代表著攻勢足球的最高境界。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98年荷蘭陣容

對克羅地亞這個新生的國家而言,1998年世界盃猶如一部宣傳片,克羅地亞向世界展示了她的魅力與激情。達沃-蘇克、博班、賈爾尼、普羅辛內茨基、阿薩諾維奇、比利奇等球星,有著巴爾幹民族無比強大的運動基因,身材修長,兼具靈活和速度、爆發力,頭腦聰明,樂於團結合作。1/4決賽3-0橫掃老邁的德國戰車,三四名決賽2-1戰勝荷蘭,“左腳能拉小提琴”的蘇克拿到金靴,速度奇快無比的賈爾尼如旋風般奔跑,這個400萬人口小國,配得上“史上最強黑馬”的評價。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蘇克

並非傳統豪強的尼日利亞,也在1998年世界盃令全世界驚豔。奧科查是足壇大名鼎鼎的盤帶高手,奧利塞赫是強悍的中場絞肉機,巴班吉達和伊克佩巴的速度如閃電,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彙集在一起,野獸足球也迎來了最巔峰的時刻。3-2爆冷戰勝西班牙,1-0小勝斯托伊奇科夫領銜的保加利亞,尼日利亞雖然遠遠稱不上優秀,可他們骨子裡崇尚自由奔放,在進攻中自由揮灑,展現天賦,也贏得全世界球迷的掌聲。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尼日利亞

1998年的世界盃,踢到淘汰賽也有曠世經典。1/8決賽英格蘭VS阿根廷,這是一場充滿一切經典元素的強強對話,多少懵懂少年,正是因為這場比賽而愛上足球!英阿的國家恩怨,歐文製造的爭議點球,歐文的奔襲闖關、橫空出世,西蒙尼的狡詐,貝克漢姆的“罪人留千古恨”,巴蒂和薩內蒂的絕妙任意球配合,緊張到窒息的點球大戰,你所能想到的經典元素,全都有,120分鐘+點球大,全程無“尿點”。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歐文的橫空出世

當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說“俄羅斯世界盃是史上最佳”時,想必很多球迷都要點“舉報”了。2018年世界盃大多數球隊的戰術打法偏保守,觀賞性有所欠缺,誕生的名局更是少之又少。

進入4強的英格蘭,7場比賽下來,被比利時雙殺,半決賽輸給克羅地亞,唯一稱得上亮點的戰術,是主帥索斯蓋特在角球進攻中的巧妙部署——五到六名高個子,垂直於球門線站立,當角球罰出時,這些大個子分別向前點、後點分散,讓對手防不勝防。除此之外,英格蘭在進攻中乏善可陳。頭號射手哈里-凱恩打進6球,但3個是點球,1個運氣折射。英格蘭VS克羅地亞的半決賽,哈里-凱恩近距離的射門被門將蘇巴西奇用腳底板擋出,錯失絕佳機會。這樣的“超巨”,顯然是無法讓人滿意的。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含金量最低的世界盃金靴?

8強之一的瑞典,同樣是毫無激情可言。1/8決賽瑞士VS瑞典,沒有巨星球員,也沒有華麗的進攻,沉悶至極的場面下,甚至有球迷在比賽過程中睡著了。央視解說賀煒調侃:“開個玩笑,這比賽在現場解說都快睡著了,相信在家裡坐在沙發上看球的球迷,很多都睡著了……”

世界盃之前的奪冠熱門西班牙,更是將催眠足球發揮到極致。1/8決賽西班牙VS俄羅斯,120分鐘內,西班牙總共1114次傳球,成功傳球1006次,成功率高達90%,佔據79%的控球權;然而結果呢?西班牙踢的是催眠足球、無聊足球,消磨時間的傳球,球權在腳下,卻只是防守足球的另一種呈現。西班牙出局,偽傳控足球在本屆世界盃死得徹徹底底。德國也是同理,空有控球,卻毫無威脅。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西班牙對俄羅斯的傳球路線圖:我就蹭蹭不進去

本屆世界盃淘汰賽階段,能稱得上“名局”的比賽,恐怕只有比利時3-2逆轉日本一役。日本足球將戰術紀律、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致:上半場穩住局面,下半場突然發起進攻,打得歐洲豪強措手不及;絕境之中的比利時瘋狂反撲,用最簡單粗暴的頭球猛砸,連扳兩球追平比分。最後1分鐘,日本隊獲得角球,孤注一擲的本田圭佑選擇起高球傳中,被比利時打出快速反擊,天堂和地獄,就在一念之間。

苟且可生,對攻則死

誰都想贏球又贏口碑。可絕大多數時候,做不到兩全其美。在世界盃這樣四年一遇的舞臺上,很多教練寧可猥瑣的贏球,也不願光榮的出局。

2014年世界盃半決賽巴西VS德國,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斯科拉里的巴西,少了內馬爾和蒂亞戈-席爾瓦這一前一後兩大支柱,整體實力下降不少。在主場球迷和輿論的壓力下,巴西必須踢得漂亮、華麗,然而事與願違,巴西拉開架勢與歷史上最強大的德國隊打對攻,正中德國隊下懷。在體能、速度、整體實力弱於對手的前提下,豁出去打對攻無異於自殺。

結果,一場1-7,給巴西足球留下無盡傷痛和陰影。但凡談到足球慘案,都會拿這場1-7作為案例。衝昏頭腦的對攻,換來最屈辱的歷史時刻之一。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對攻的代價實在太大

近些年的世界盃冠軍球隊,戰術成熟,但絕不會選擇主動出擊。2006年世界盃冠軍意大利,一共只丟了兩個球,一個自擺烏龍,一個是齊達內的點球。巔峰的布馮、卡納瓦羅、贊布羅塔、加圖索、馬特拉齊,還有奇兵格羅索,防守如同鋼筋混凝土。1-0驚險淘汰澳大利亞,3-0完勝烏克蘭,加時賽兩個進球2-0淘汰德國,點球大戰擊敗法國,一路登頂王座。2006年金球獎得主卡納瓦羅,第2名布馮,正是意式防守足球成功的代言人。

2010年世界盃的西班牙,開創“以控代守”流派的足球,控球率佔據壓倒性優勢,但這是另一種防守方式。淘汰賽4場比賽,西班牙用4個1-0,擊敗葡萄牙、巴拉圭、德國和荷蘭。這種勝利模式,與2004年歐洲盃的希臘神話殊途同歸。那年歐洲盃希臘淘汰賽1-0戰勝法國,1-0擊敗捷克,1-0險勝葡萄牙,依舊是憑藉穩健防守奪冠。希臘那種堵搶眼式的銅牆鐵壁防守,西班牙的以控代守,總而言之達到穩固防守的目的。

縱是漫天噓, 也要默契到底

這屆世界盃,出現了默契球現象,這又讓中立球迷,尤其是現場觀眾深惡痛疾。

法國VS丹麥的小組賽,比賽最後半小時,完全進入垃圾時間。丹麥隊在後場控球,法國隊並不上搶,任由對手慢悠悠的傳球。球迷的噓聲極為響亮。轉播鏡頭給到看臺上的觀眾,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球迷不斷吐槽:這是本屆世界盃最無聊的一場比賽,不僅僅是0-0的比分,還有雙方球員的比賽態度和策略。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丹麥也成為了本屆盃賽對法國不敗的球隊

日本VS波蘭的小組賽最後10分鐘,也是默契球。日本隊賭一把,即便0-1輸給波蘭,只要哥倫比亞保持1-0塞內加爾的優勢,他們將和哥倫比亞攜手晉級世界盃16強。於是在最後10分鐘,0-1落後的日本在後場散步,倒腳,再倒腳,連訓練的強度都沒有,波蘭隊心照不宣,也不上搶。現場的球迷忍無可忍,爆發出響亮的噓聲。

比利時VS英格蘭的小組賽,兩大豪強更是謙讓,第2名可以進入實力相對較弱的下半區,小組頭名就得去上半區與法國等豪強廝殺。對決之前,比利時和英格蘭均是2勝1平積7分,小組賽總淨勝球為6,一旦比利時和英格蘭打成平局,並且比利時的黃牌數量,恰好比英格蘭少1張,那麼兩隊就得用抽籤決定小組第1名。

比利時開場前33分鐘連得兩張黃牌,佔據小組第2名的“有利位置”,然而,“不懂事”的賈努扎伊來了一腳世界波,比利時1-0拿下英格蘭。不過,比利時主帥馬丁內斯似乎並不開心,直襬左手,表情略顯怪異。比利時獲得小組頭名,英格蘭如願獲得第2名進入下半區。接下來的4場淘汰賽,打進世界波的賈努扎伊,再也沒有獲得出場機會,哪怕是雞肋的三四名決賽,主帥都沒有派上賈努扎伊……

雙王4個2拆開打,龜縮大法換來冠軍!世界盃淪為比誰更“苟”的戰鬥

賈努扎伊一腳把比利時送到了更危險的上半區

默契球也好,打小算盤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球隊走得更遠。哪怕是頂著漫天噓聲,哪怕是遭致口誅筆伐,也在所不惜。因為到最後,外界評判的標準,不是某一瞬間的精彩,而是最終的排名。

結語

沒有人喜歡功利足球,但法國人義無反顧的選擇走這條路,畢竟過去的教訓太深刻。兩年前的歐洲盃,法國隊殺入決賽,面對葡萄牙的全民防守,高盧雄雞傾巢而出,結果被埃德爾一腳神仙球擊敗,0-1失利,無緣冠軍。所以,德尚會堅決防反的戰術理念,哪怕被對手諷刺為“反足球”。

成者王侯敗者寇,法國的球衣胸口上,繡的是金燦燦的兩顆星,這是歷史榮耀,誰也不會計較過程,只是盡情享受冠軍的快樂。功利足球又如何?正如法國總統在世界盃之前的講話:只有勝利的比賽才是成功的。

然而對球迷來說,再也回不到1998年世界盃那個百家爭鳴、萬花齊放的年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