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瑕疵,鄧鴻趙凱爲什麼沒有參加雲南城投媒體說明會?

12月13日,雲南城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成都會展所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通過直播,整場說明會所呈現的狀態,令人為雲南省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風範很著急。在法律程序上,我相信肯定嚴格按照有關指引,有序完成,但在表現上差強人意。

有瑕疵,鄧鴻趙凱為什麼沒有參加雲南城投媒體說明會?

說明會現場

首先在參加人員上,鄧鴻、趙凱量為關鍵人物的缺席。按照公告,參加說明會的人員為上市公司雲南城投相關人員,包括實際控制人、公司主要董事、獨立董事、監事、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及財務負責人等;還有標的資產相關人員,包括實際控制人、主要董事、總經理及財務負責人等;以及中介機構相關人員,包括財務顧問、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評估機構等的主辦人員和簽字人員等。

許雷,作為上市公司董事長、控股股東雲南城投集團董事長、成都會展董事長,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所涉及的三方關鍵人物,到會出席了說明會;

有瑕疵,鄧鴻趙凱為什麼沒有參加雲南城投媒體說明會?

雲南城投集團、雲南城投、成都會展董事長許雷

杜勝作為上市公司總經理,應該說除許雷這位三方特殊身份的人之外,上市公司相對獨立的高管,出席說明會,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關鍵在於標的公司成都會展。因為成都會展已經被雲南城投集團兩年前收入囊中,因此,作為標的公司代表的法人兼總經理徐玲,也是出身雲南城投集團。徐玲於2007年 7月加入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曾擔任集團招標採購部總經理,後擔任集團總裁助理。

另一位成都環球世紀會展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莫曉丹,雲南城投集團官網2017年8月一篇通訊稿現實,莫曉丹時任雲南城投集團總裁助理、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

在雲南城投12月1日發佈的《雲南城投關於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的公告》中也明確標的公司參與人員為實際控制人、主要董事、總經理及財務負責人等。鄧鴻、趙凱雖然在雲南城投集團上一次收購成都會展51%股權後退出實際控制人位置,但仍然為成都會展董事。他們對於成都會展的發展歷程、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的和雲南城投實施資源整合後的發展,更加了解,他們的出席不僅僅有利於更加透徹的答疑解惑,對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信心的體現。

由於鄧鴻、趙凱的缺席,媒體說明會變成了“城投系”的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式的表演,且表演差強人意,這就有瑕疵了。

其次,說明會不能只是奔著完成上證所規定程序的目標去,應該是本次重組交易三方和市場一次很好溝通的機會,那麼準備上應該更加充足。重組預案公佈後,一些媒體的質疑和上證所的問詢函,已經顯示了市場對本次重組存在的誤解、信息不完整以及承諾質疑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準備,文字上是充分的,但是在相關人員的現場表述和念稿上,讓人替“城投系”著急。堂堂雲南省資產2000億的重點國企城投集團,收購完成後資產超1000億的上市國企雲南城投,部分人員口頭表述和念稿完全沒有風範,試問作為投資者對這樣的團隊能不產生不信任感嗎?職業經理人化對雲南城投來說,恐怕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有瑕疵,鄧鴻趙凱為什麼沒有參加雲南城投媒體說明會?

城投集團出身的成都會展總經理徐玲

不過,作為三方董事長的許雷,相對來說表現還不錯。

第三,在答疑解惑方面,集中的問題其實有兩個,一個是估值,一個是利潤對賭。關於估值,當初城投集團到底以多少對價收購成都會展51%股權所推導本次上市公司雲南城投收購成都會展的估值問題,其實在重組預案92頁已經做了明確表述。但是預案公佈後,一些媒體沒有仔細看預案,依舊根據當初企業公示系統顯示3.08億出資額和銀團70.08億資金支持來推算稱,當初雲南城投集團是以73.8獲得成都會展51%股權。由此認為成都會展當初的作價是137.56億元,與淨資產139.6億元相差不大,但本次作價240億元,溢價100億元,是在通過交易進行套利。

但實際上重組預案92頁關於當初雲南城投集團收購成都會展51%所實際支付對價的披露很明確,一共支付118億元,推算的成都會展當時的估值為231億元,與本次上市公司全資收購所做估值240億元,僅僅增值4%左右。

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招商證券代表,本應該強勢解讀,指出媒體報道的錯誤,以證視聽。但實際情況是,招商證券代表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只是平鋪直敘念稿,沒有重點突出。

第四個問題其實和“城投系”沒有關係,而是和媒體有關。前期個別媒體對預案所做功課不夠,導致對估值有疑問,媒體從業者的專業度也令人捉急。昨天說明會現場,依然有個別證券媒體記者的提問表述和提問重點,有失執業水準。

收購銀泰系,收購成都會展,雲南城投試圖彎道超車的野心引起了很多的關注。尤其收購會展大王鄧鴻一手操辦起來的成都會展,更是令人側目。雲南城投作為雲南省的平臺公司,這樣一些大的收購動作,都在說明雲南城投有一顆振翅之心。可是匹配振翅之心的企業素養,我覺得遠遠沒有跟上。吃下這麼多產業,怎麼好好消化變成新增長動力,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