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2018年7月10日上午,大慈善家、大企業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安詳辭世,享年99歲。

田家炳先生一生愛國、愛港、愛鄉,早年於南洋創業,1958年舉家移居香港,憑著堅毅精神及辛勤耕耘,創辦化工實業,為業界翹楚。

1982年創辦田家炳基金會,以“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捐辦社會公益事業,尤重教育,惠澤全國。

田先生高風亮節,以“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為信念,傾注心力支持國家教育發展,贏得社會各方的稱頌。

阿彌陀佛,田老先生一生所做的善事足夠鋪路到天堂了!

想必他會含笑九泉,因為他的一生,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慈善。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1、做慈善,我快樂

田老先生去世,有網友留言: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還有網友說: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從小到大走您老鋪的路、過您老設的橋、讀您老建的學校,您為家鄉的貢獻無時無處不在……沉痛哀悼……

受過老先生恩澤的人真不少。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的確,在內地到處都能見到“田家炳”這三個字。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據介紹,田家炳基金會在中國大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項目數百宗。

尤其在教育領域,“田家炳”這個名字耳熟能詳。

他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但絕對是最無私的慈善家,沒有之一。

幾十年來,他在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捐資興建了1000多個項目,金額高達10多億元,他捐出了自己80%以上的財產。

在一次記者採訪時田家炳說:

“我雖然不是最有錢,但我一直在想盡自己的綿力。錢財都是身外物,特別是,看到一棟棟教學大樓拔地而起,聽到萬千學子的讀書聲,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質上的享受好得多。

而且,捐資又不是浪費,它帶來的收穫和產生的效果,絕對大過放在自己的口袋裡。什麼是富?擁有什麼才叫滿足?身家1億和10億在生活享受上沒什麼區別。

最重要的是把錢用出意義來。我的生活過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這才讓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將慈善進行到底,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2、捐助教育,我喜歡

田家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為什麼田家炳如此鍾情於內地的教育事業?

這源於他悲慘的經歷。

田家炳16歲時父親就去世,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他剛讀到初二就忍痛輟學,接手父親的磚瓦窯生意。小時候沒讀多少書,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後來他在印尼生活了20多年,也走過歐洲一些國家,發現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的素質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發達。

正是有了這些經歷,他才深深體會到“中國的希望在教育”,所以他把畢生財富,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要教育辦好,首先是基礎教育要辦好。基礎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搞不好,北大、清華這些好的高校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源。

而且,大學並不是誰都能夠唸的,但有了中小學,每一個學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

受基礎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換句話說,投入的捐贈所產生的效應可能更大,“回報率”更高。

內地基礎教育更需發展,他最樂意到內地經濟較差、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區去捐款。

每新建一所學校,他都要親自去給學生“打氣”。給小朋友說些“腳踏實地”的故事,因為,捐贈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關鍵是“育品德”。

他對老師說,“我捐錢蓋了樓,不用你們感謝我,你們能把我捐資的學校辦好,我還要感謝你們”。他最怕的不是錢捐得多,而是學校辦不好!

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中學,看到那麼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書可讀,是他最驕傲的事。

3、越捐越窮,我甘心

“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為了教育事業,他甚至“賣屋助學”“貸款捐校”。

1997年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田家炳基金會出現捐款承諾難以兌現的問題。

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低價賣掉。

然後把全部的款項投向內地的幾十所學校。而自己與夫人一起搬去住公寓樓。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人家做了計劃。所以決定賣掉房屋。一方面,覺得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另外賣掉的錢,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覺得這樣更有價值和意義。”田家炳在接受訪問時回憶說。

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出臺一項政策,凡是得到民間資助的大學,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額資金支持。

於是田家炳在捐出自己承諾的款項,又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現金的情況下,,向銀行貸款了六百萬元港幣,以資助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

別人眼裡的崇高,只是他眼中的平常。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越捐越窮,我甘心。

4、生活清貧,我樂意

不可想象,擁有億萬家財的田家炳過得如此清貧和簡樸。

他的飲食既定時且節制,不刁嘴挑吃,對食物唯一的要求便是營養。四十多年不變的早餐就是四片面包塗果醬。

在他看來兩碟青菜豆腐就已經很滿足了,比滿桌子的山珍海味要好。

他沒有私家車,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

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

一直戴的電子錶,因款式已舊得不便示人,只好裝在口袋裡;

每月生活開支僅3000元;

連過80歲大壽也不擺酒席;

出門住酒店,他都要自帶肥皂,因為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

他知道內地有一些風俗習慣,因此每次捐款前,都會打招呼,一切從簡。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在外人看來,他不懂得享受,生活刻板,所謂三分迂腐,七分過時。

而他自己認為,“夠用”就好,因為他是農村出來的,經歷過創業的艱辛,懂得每一樣東西都來之不易,所以不捨得去浪費。

省下一些“小錢”,可以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比如慈善捐款。

看到一個個以“田家炳”冠名的中學、教育書院,他就覺得很光榮,很高興,會激勵自己,盡力去做得更多,會鞭策自己,一定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田家炳,這個越捐越窮的高尚者去了,可每一個屹立的田家炳學校,就是他的豐碑;每一個受惠的學生,就是他的口碑。

一代華商典範,萬世慈善楷模。

老先生,願您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