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吹面不寒楊柳風,3月25日-28日,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在京舉行。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也恰逢中國電視劇春華秋實六十載。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國家經濟騰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同時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科技教育飛速進步,人民生活全面奔小康。這四十年間,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不同時代創作的電視劇忠實記錄著中國社會變化的點點滴滴,生動展現著社會的飛速變遷。

01 時光回溯:中國電視劇的“第一次”,鏡頭傳遞時代聲響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上世紀八十年代,小小的屏幕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一些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帶著濃烈的時代印記承載著無數觀眾對於過去生活的美好回憶。當年一部《大俠霍元甲》火遍大江南北,堪稱萬人空巷,霍元甲、陳真的名字隨著激昂壯闊的旋律迅速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的進步,彩色電視機逐漸走入家家戶戶,而在這一時期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諸多電視劇佳作陸續湧現。87版《紅樓夢》以其精美的服裝與場景與鮮活的人物形象一舉成就經典,而一曲《枉凝眉》更是流傳至今,讓人過耳不忘。1990年播出的《渴望》更是火遍大江南北,該劇主演張凱麗、李雪健更是憑藉此劇一躍成為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青年演員,該劇在當時引起的話題度與討論度讓同時期其它電視劇難以望其項背。隨著時代的變化,電視劇創作源源不斷的呈現出題材新穎、觀眾喜愛的作品。例如1998年《還珠格格》橫空出世,其簡單明朗的敘事節奏、個性張揚的人物形象、皆大歡喜的劇情走向都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使其一經播出瞬間風靡大江南北。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中國電視劇誕生60週年,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的光榮歷程。本次春交會特別設置時光迴廊,帶領來賓們一同感受電視劇發展長河中璀璨耀眼的優秀作品,銘記一部部飽含幾代電視工作者深沉的思考與博大的情懷的心血之作。此外,本屆春交會還特別設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主題展,將30部改革開放相關題材作品集中展示,如有弘揚塞罕壩精神的青春勵志劇《最美的青春》,全景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故事的《你遲到的許多年》《大江大河》《我們的四十年》等等。

02 見微知著:電視劇裡的“衣食住行用”,鏡頭記錄生活進步

中國電視劇發展六十載,在記錄社會變遷的同時,也是人民生活最忠實的記錄者,於衣食住行等細枝末節之處,展現著人民在物質生活層面的改變。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人靠衣裝馬靠鞍”,上世紀70年代,人們的衣著還是“黑白灰”的海洋,《情滿四合院》中傻柱給秦淮茹買的外套,《我愛我家》中傅明灰色的中山裝,都體現著我國勞動人民的質樸的美德。進入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風賦予了衣著新的剪裁,《平凡歲月》中李大雅“高跟鞋+布拉吉”的搭配成了新風尚,相繼出現的蛤蟆鏡、喇叭褲成為新的潮流。九十年代後,時代為衣裝染上了新的色彩,《我愛我家》中的長風衣、《英雄無悔》中的無袖連衣裙,為熒屏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如今,彰顯個性成為穿著的標準,《大丈夫》中關曉彤隨性的混搭風便是現代時尚的展現。從千篇一律到個性張揚,從質樸簡單的“黑白藍灰”到自由穿搭,時代改變了衣著,衣著為時代添色,電視劇成為人民審美進步的見證者。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民以食為天”,透過電視劇中的食物特寫,看小小餐桌上的飲食變遷,映照出的是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在物質匱乏的50年代,窩窩頭、蘿蔔、大白菜是普羅大眾最珍視的食糧。《老農民》中,一位綽號“吃不飽”的農民曾一口氣連啃六個窩窩頭。時間向後推進十年,《情滿四合院》中何雨柱所在的國營工廠的“大鍋飯”,承載著集體的回憶和同吃同住的美好情感。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日子從溫飽快速奔小康,物質開始極大豐富,《生逢燦爛的日子》郭小洋與葉琪“紅酒配刀叉”的西餐,成為年輕人追隨的飲食潮流。步入現代,追求健康的現代生活理念迴歸,《盲約》裡夏天的飲食講究“輕食主義”,反映出現代人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時代在變遷,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在於吃穿住行的變化,還在於家居用品的升級。《紅樓夢》中豪華氣派的賈府內隨處可見的龍鳳雕紋的紅木傢俱,展現了明末大戶人家生活的講究;到《剃刀邊緣》裡的20世紀30年代,熱炕頭、素紗幔的出現已逐漸有了近代都市生活的縮影。80年代,錄音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開始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平凡歲月》裡全家收看電視的場景充滿著中國式懷舊風。之後,“大頭機”電腦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春風十里不如你》裡新一代的年輕人開始通過電腦發郵件、聊QQ,網上衝浪成了90年代新中國飛速發展的標誌。後來輕薄的筆記本電腦取代了笨重的臺式機,能夠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開始成為時尚。而現在,智能化的家電進一步便捷了人們的生活,《歡樂頌》裡的平板電腦,《戀愛先生》裡的大屏電視和掃地機器人都見證著新科技新家電的誕生和普及,反映了現代人快節奏生活下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除了“衣食住行”,通訊的變革也讓生活變得更智能、便捷。從書信、電報、電話到智能手機,電視劇忠實地記錄了通訊方式發展的里程。在《渴望》《生逢燦爛的日子》等劇中,都有以書信傳遞情感的段落。到了20世紀80年代,電話逐漸普及的普及,《父母愛情》中安傑與江德福電話聯絡尚需接線員轉接;而在《過把癮》中,方言聯繫賈玲已可直接電話溝通。90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傳呼機,《我愛我家》賈志新腰裡別上尋呼機,一定程度上已成為身份的象徵。之後興起的“大哥大”,成為少數人擁有的稀罕物件,《你是我兄弟》中馬學軍發跡後,便以“大哥大”傍身代表成功和地位。很快,便攜式手機的普及讓這些通訊方式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進入智能機時代,多屏生活成為常態:《美好生活》隔著電話屏幕直接相親,《外科風雲》裡急大夫陳紹聰通過手機進行遠程醫療,手機成了生活必備,成了最便捷的聯絡者。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沒錢有票能活,有錢沒票卻不好活”,《我愛我家》中每家每戶仍憑藉糧票購買糧食,改革開放後,糧票完成自身的歷史使命,家庭支付方式完成質的變化。《情滿四合院》中何冰飾演的“傻柱”用攢的現金買了新皮鞋和化妝品來討好對象,現金成為主要支付手段,沒有現金就缺少安全感。自九十年代開始,電子商務逐漸取代上街購物,傳統的銀行支付變成在線支付,《歡樂頌》中楊紫飾演邱瑩瑩經營網店,所需物品均可直接從網上訂購併完成支付。《親愛的她們》中隨處可見的掃描二維碼租借共享單車,動動手就可以完成消費的背後,是技術的革新與新經濟的飛躍。

03 厲害了我的國:電視劇裡的“家國天下”,鏡頭見證國力發展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治國先齊家”,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將家庭美德與家風傳承融入血脈,而家庭的文明作用與社會功能更是無從替代。《大宅門》中陳寶國飾演的白家大家長“白景琦”身負一門榮辱,在家道中落之際秉持祖訓堅守底線;《四世同堂》中面對日寇侵華國土淪喪時不屈不撓的“錢家”、忠孝仁義的“齊家”,他們都只是北平城中為一家一戶、一衣一飯忙碌的平民,卻飽含古樸厚道的家園之愛與家國情懷;《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中雖無外患環伺,卻通過展現時代變遷下四合院內的家長裡短廣受好評,有溫度的人情味兒與主人公善良正直的性情成為家庭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以《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我愛我家》等劇為代表的另一種家庭題材劇,則用輕鬆幽默的方式盡顯百姓生活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告別以家庭敘事為主的家庭劇,職場女性的崛起為國產劇市場注入新的活力。2007年,一部《奮鬥》火遍全國,劇中倔強驕傲,成熟獨立的夏琳一角成為新一代女性的代表。之後,越來越多的熒屏女性告別了“男權附屬”、“家庭主婦”的傳統身份定位,成為新時代中職場、家庭的主力。尤其近兩年,《歡樂頌》中性格迥異卻都獨立自強的“歡樂五美”,《我的前半生》中瀟灑帥氣、幹練果決的唐晶,無論在職場還是在家庭,都更具個體獨立性。同時,伴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愛情婚姻觀念也隨之變化,從《天倫》中的包辦婚姻到《渴望》中的自由戀愛,再到《我的前半生》等劇中的不婚主義,紛紛映射出時代變遷中,我國女性對婚姻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此外,展現中國綜合國力的戰爭題材劇目的大熱,也印證著時代變革中,人民在精神文藝層面的多元需求。《深海利劍》中,導演趙寶剛借一批響應國家防禦計劃應召入伍的年輕人經歷,講述了中國潛艇兵驅趕敵國潛艇騷擾,捍衛國家主權的英勇事蹟。《士兵突擊》中不拋棄、不放棄的許三多,憑藉堅不可摧的信念感打動了幾代觀眾,成為最深入人心的電視形象之一。而圍繞中國人民共和國陸軍特種部隊王牌“孤狼六人組”展開一系列故事的《我是特種兵》,則真實地還原了特種部隊的鐵血生活,全景式展現了我國軍事力量的騰飛和發展。電視劇成為向觀眾展示國家軍事力量的窗口,給予著現代年輕人新的思考和價值認知。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同時,綜合國力提升離不開改革開放經濟領域的轉型飛躍。四十年來,無數有志之士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一步一步沐浴著改革春風成長為時代弄潮兒。《生逢燦爛的日子》裡,張嘉譯飾演的郭家老二,70年代生人的郭小海在最有衝勁兒的年紀投身新生的股市,憑著年輕人的膽識和氣魄將第一桶金攬入囊中。《雞毛飛上天》張譯飾演的浙商陳江河,從走街串巷的“雞毛換糖”、“擺地攤”等傳統商貿方式,到受政策扶持獲准設立“小商品市場”,再到“承包工廠”以及最後走出國門建立海外倉庫。《大時代》中段奕宏飾演的IT天才陳頂天在互聯網浪潮席捲而來時,從“開發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軟件”到“打造全球知名的電子商務平臺”,反映了新時代下無數創業者的奮鬥追求。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設計】春華秋實六十載,用心做好電視劇!

中國電視劇六十載,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光輝歷程,見證了人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也見證了國家的復興和昌盛。在新的歷史節點,中國電視劇將以人民為中心,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做新時代的記錄者、謳歌者、建設者,以更多的高峰之作擁抱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