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近日新發現了一個挺好的露天游泳場,就在江北觀光塔的正前方。每次去都會從船廠小區裡經過,也就有了很多的見聞。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車就會停到新建鐵路橋江北段的下面,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文化”的橋墩。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工工整整的寫著保健的小秘方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怎麼樣?這個橋墩是不是很有“文化”?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與橋墩平行的就是航務四道街,前文寫過這條街。這裡有兩棟這樣的小二樓,室外木樓梯,聽說建於1958年,距今60個年頭了,真正的“花甲樓”。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樓梯踩上去吱吱呀呀的,很多臺階上木板已破損。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室外的走廊是不是很熟悉?雖然堆滿雜物,但井然有序。看得出來,大家還是很愛護自己的環境的。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真是過去的老樣子,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裡,家就是這個樣子,像極了現在的老道外的大雜院。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一個小小的偏廈子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這棟紅色的小二樓的四周,有很多的這樣的小偏廈子,就緊貼著主樓蓋的,看來年頭不短了。這間小屋裡住著兩位過六旬的老人,我上前攀談起來,老兩口特別健談。他們介紹,這就是船廠1958年蓋的房子,當時僧多粥少,很多人向廠裡提出住房困難的申請。廠裡就給了職工緊挨著建成的樓房批了一些地塊,大家都蓋起了偏廈子。小小的偏廈子,當然不如樓房了,沒有供暖和下水,生活確實不方便。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老兩口在松花江南岸的市區裡有房子,但老爺子住在那裡不願意運動,血脂高。每年的5月份,老兩口早早就回到航務四道街的小偏廈子,把房前屋後的小塊土地利用起來,種上蔬菜,每個夏天都忙的不亦樂乎,收穫滿滿的同時,老爺子的各項指標也神奇般地恢復正常了。老兩口特別提到,這裡晚上睡覺太舒服了,很靜很靜。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這是南瓜棚。幾平方米的地方圍起了鐵網搭起了木架子,種上了南瓜,簡直就是個世外小桃源。看見我想拍照,老兩口熱情地打開了小門,讓我進到了這個小園子裡,拍個夠。

哈爾濱老船廠小區“花甲樓”下的偏廈子,老兩口其樂融融

這是一個陰雨天在觀光塔上拍攝的船廠社區的照片

前文已經介紹了船廠社區的近況,網友們紛紛留言,呼籲儘快改造。有網友回覆,自己80多的老母親在有電梯的群力新小區裡住,就是不習慣,最後還是回到了船廠小區的老房子裡,這裡有她的老姐妹,回到老宅才舒服。這是不是給我們最想要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呢?

下文,我會將前幾篇文章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回覆,統一發出來,給大家一點參考。

那麼,大家最想要的改造是什麼方案呢?是一拆了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