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文|豆豆

01

如果有人跟你說:唉,你變現實了!你會怎麼想?

反正善良的我是不會感謝他的。

畢竟,”現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貶義詞。說你現實就是在變著法地罵你。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我的前半生》,那你肯定知道羅子君的母親薛甄珠到底有多討人厭。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她是一個十足的勢利眼,嫌貧愛富,對窮女婿白光從來沒有一句好話,但一轉眼,對高富帥賀涵卻表現出近乎諂媚的油膩。

就是這樣的媽,天天教唆女兒,要嫁給有錢人。只有嫁給有錢人,才能衣食無憂。

不僅如此,這個整天塗著大紅嘴唇、踩著高跟鞋的虛榮老太婆,在女兒工作的超市裡,當著女兒的面,掐菜偷菜,讓女兒尷尬無比。

最狗血的是,前腳去女婿公司罵完小三,後腳對愛上閨蜜高富帥男友的女兒實行雙標。

簡直不能太氣人,既勢利又自私!

沒錯,這就是我們口中現實的人,所以,我們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但後來,我們還是被這個超煩人的老太婆感動了。

一個如此貪財又勢利的老太太,在沒有多少工資的情況下,省吃儉用,竟然給兩個女兒留下了30多萬的存款,看得我眼淚汪汪。

中年守寡,一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她知道生活有多不容易,她知道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要經歷怎樣地苦,她把現實看得太過清楚。

她知道要想生活得好,就需要大把大把的錢,所以,她貪財,撿小便宜,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為了給孩子留下了一筆錢。

而這筆錢,給羅子群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幫助,是可想而知的。

02

生活中,很多人一提起”現實“就生厭,原因在於把現實跟勢利劃上了等號,但人變現實,跟人變勢利根本就是兩碼事。

變勢利,是在認清現實後選擇的生存方式。

而變現實,意味著對生活有了更加冷靜的認識和判斷,這種認知可以幫助我們戰勝一些不靠譜的感性,避免因一時衝動後悔一生。

而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現實的人,在她理智而又多彩的一生中,最讓我敬佩的就是她對徐志摩的拒絕。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其實,一直以來,我始終不明白,當年在異國他鄉,無聊落寞的林徽因為何會拒絕才華橫溢的多情詩人?

畢竟,女人在自己孤獨無助之時,更容易愛上一個人,而這個人還很浪漫多才,溫柔體貼,那簡直是致命春藥。

但她拒絕了,我覺得不合常理。

除了徐志摩早已結婚的事實,多年後看到的這句話給了我答案。

她對兒子梁從誡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這是一個何等通透的奇女子,她看清了徐志摩對她的感情,毅然選擇抽身。

很多人說,林徽因對徐志摩沒有感情。但若沒有感情,在徐志摩死後,央求丈夫梁思成帶回一塊飛機遺骸放在屋內作緬懷,又如何解釋?

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現實的人,不管是生活還是感情,她總是能夠保持理智,作出最理性的選擇,而這一個又一個理性的選擇,成就了她一生的幸福。

有句話說,女人越理性,活得越高級。大概說的就是林徽因這樣的女子,她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女人想要的,畢竟是一份現世的安穩。所以,她選擇了踏實可靠的梁思成,拒絕了浪漫多情的徐志摩。

年少時,我曾把林徽因和張愛玲放在一起對比,這樣兩個才女,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成為誰?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年少時的答案,不容置喙,非張愛玲不可。那時候覺得張愛玲活得最是瀟灑,為了愛情可以任性地不顧一切,哪怕低到塵埃裡去。那種飛蛾撲火式的愛情,讓年少時的我們備受感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發現,為了愛情低到塵埃裡的姿態並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份致橡樹般平等的愛。那種把愛情看得高於一切的想法,看似浪漫實則愚蠢。

林徽因寫過一篇小說《九十九度中》,而她自己就是九十九度的女子,

離沸點永遠差一度,而這一度留給了理性,讓自己保持感性的同時,也不至於喪失理智。

林徽因是如此拎得清的人,她看得清現實,看得清自己,才能在人生這條路上走得如此從容。

03

看完電影《無問西東》後,只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跟學生吳嶺瀾的對話。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梅貽琦問:你為什麼選擇實科?

他說,因為優秀的學生都學了實科,他就選擇了實科。

但其實,吳嶺瀾的國文和外語滿分,但物理成績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實足的文科苗子。

校長梅貽琦並沒有一上來就進行說教,反而問他你求學的目的是什麼,問他對自己是否真實。

吳嶺瀾的回答簡直就是我們的心聲:我不關心是否對自己真實,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我心裡就很踏實。

但梅校長的話更是一針見血:你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

而什麼是真實?

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是否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吳嶺瀾是千千萬萬個你我的代表,想要成為世俗眼中的佼佼者,但卻在剛出發的瞬間陷入迷茫。

變現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我們看不清現實,也看不清自己,我們眼裡都有星空,腳卻沒有踏在實地上。

於是,我們盲目地去追逐大部分人都追逐地東西,卻忽略了自己是否有能力得到。

而選擇,對於人來說,都是殘忍的。尤其是在擅長卻冷門和不擅長但熱門的選擇中,最讓人抓狂。

但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組成的,選擇沒有對錯,但盲目的選擇,可能需要用一輩子來買單。

但如果我們能看清現實,又看清自己,熟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選擇中,不再好高騖遠,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反而會離星空更近。

有人說,變現實,就是變得老於世故,是虛與委蛇,其實不然,那隻不過是懶人對現實妥協的藉口罷了。

真正現實的人,他是理性的,是通透的,他對現實和自己有著清晰認知和把握,他眼中有星空,胸中有丘壑。

每個人都有獨立選擇的權利,選擇以某種方式活著,你可以選擇張愛玲的感性,也可以選擇林徽因的現實,但如果現實的生活可以讓人生更幸福,你會拒絕嗎?

我是豆豆

寫作、閱讀、思考

是最美的成長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