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足球超級聯賽在亞洲水平怎樣,比中超厲害嗎?

青青2137177


澳超聯賽創立於2005年,共計10支球隊經過常規賽和季後賽的爭奪之後決出最後的總冠軍。要說澳超在亞洲的水平,其實並不是很好,從亞足聯積分和澳超球隊在亞冠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近兩屆的亞冠聯賽,澳大利亞球隊全部在小組賽就全軍覆沒,甚至不如泰超的一些球隊。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澳超聯賽不設置升降級,鹹魚球隊非常多。澳超是聯盟制的聯賽,所以只要是會員俱樂部就不會降級,這讓很多球隊沒有進取心,把球隊的成績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包括很多曾經的強隊,一旦某年成績不佳,就隨波逐流,自暴自棄。比方說,曾經的王者中央海岸水手近兩年戰績極差,前幾天甚至2:8輸給了實力並不強的紐卡斯爾噴氣機,絲毫沒有什麼“底蘊”包袱。他們之所以對球隊實力毫無顧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降級的壓力。

二、澳超聯賽設立工資帽,很難吸引高水平球員。聯盟制的聯賽對工資都是有上限要求的,即使富裕的城市集團在接手墨爾本城之後,也很難立即給球隊帶來什麼起色。到目前,澳超已經很難再出現一些高水平歐美球員的身影,澳洲球迷對於球星的記憶幾乎停留在五年前的皮耶羅身上。另外,在亞洲球員方面,澳超球隊也很難引進到合適的亞外,上賽季只有兩名東亞球員在澳超效力——中國的馬磊磊和日本的楠神順平,所以他們在亞洲賽場的競爭力也不佳。

三、優秀的澳洲球員其實還是在海外。和J聯賽一樣,澳超聯賽主要還是澳洲本土年輕球員的舞臺,他們一旦有所成績,就會被海外聯賽挖掘。例如上賽季進攻火力兇猛的布里斯班獅吼,他們的鋒線三叉戟,也是國字號常客的麥克拉倫、博列洛和奧爾在賽季結束後就分別加盟德乙球隊和希臘球隊。所以澳超球員以年輕球員為主,更新換代很快,沒有哪支球隊可以一直保持高水準,創立十幾年來只有一支能蟬聯冠軍。

說澳超和中超對比,其實從近年來在亞冠的對決來說,也沒有哪一方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中超的頂尖球隊似乎稍強於澳超的勁旅,但這也和澳超球隊以前對亞冠不夠重視有關。中超聯賽勝在有強力的外援和大牌的教練,而澳超球隊富有衝擊力,可謂各有特點。但是囿於一些澳超固有的政策,澳超球隊想要複製西悉尼流浪者的黑馬神話,將會非常困難。


搜達足球



澳大利亞足球超級聯賽總體來說,有些落後,我是指跟東亞區的中國足球超級聯賽,J聯賽,K聯賽相比較。

澳超正式改版,是2004年的事,以前叫澳大利亞足球全國聯賽。改版後的澳超只有10支球隊參賽,而且還沒有升降級,所以競爭性可想而知。

當然我們現在只是討論聯賽,不要用國家隊之間的勝負關係來抬槓。澳大利亞國民對於足球的熱情遠不及對橄欖球的。

澳大利亞好的足球運動員很小的時候就會去國外聯賽,好的苗子很小就被國外聯賽挖走,留在國內的球員並不是最優秀的。





風語足球


澳超的整體水平應該說是低於中超的,光看本土球員來說其實差不不大,但中超外援質量更高,大牌外援多,澳超只是一些普通外援和歐洲老邁球星效力,技術風格類似蘇超,身體對抗較多,球員力量速度都不錯,踢法簡練和高舉高打,少數兩支球隊玩技術流,在亞冠的競爭力也不夠,只有西悉尼流浪者靠著裁判幾個能力突出的球員拿過一次亞冠,其後沒落。


EM-迷失


其實覺得光是從亞冠比賽結果來看 澳超的球隊 和中日韓三個聯賽的球隊水平更次一些 但是澳超水平如果能引進像中超那種大牌外援 戰績肯定會好 畢竟人家有工資帽 很難引進天價外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