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敢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爲何不敢對阿薩德實施斬首行動?

Oo葡萄酒oO


謝邀。糾正一下,美國並沒有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而是經過法律審判以後,用絞刑處決了薩達姆。那麼美國為何不對阿薩德進行斬首行動呢?主要有四:第一,美國畢竟是三權分立的國家,對一個主權國家領導人實施斬首行動,誰來負法律責任;第二,敘利亞掌權的是整個阿拉維派,即使對阿薩德進行斬首,阿拉維派也會推舉另一位阿薩德家族成員繼任敘利亞領導人;第三,阿薩德家族掌權40多年,又有俄羅斯與伊朗的支持,即使美國實施斬首行動,也未必能夠成功;第四,美國在敘利亞進行的是代理人戰爭,如果直接斬首了阿薩德,意味美國直接介入了敘利亞內戰,美國不會再做這樣的虧本買賣。

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

1.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對阿薩德進行斬首有損美國形象,也沒有人願意為此負責。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即使總統有明顯的錯誤,也可能會遭到彈劾。為什麼美國人抓到薩達姆之後還要進行長達數月時間的審判?關鍵就在於將法律形式走完。如果美國總統小布什直接下令處決薩達姆,即使軍隊服從命令,也會給民主黨攻擊小布什找到藉口。同理,對主權國家敘利亞領導阿薩德進行斬首行動,在美國沒有對敘利亞宣戰的情況下,是不是嚴重違反了美國法律,有損美國形象?

2.即使斬首阿薩德也未必能夠幫助敘利亞反對派贏得內戰。1970年,阿薩德的父親哈菲茲·阿薩德發動了軍事政變,開始掌控敘利亞。哈菲茲本人屬於阿拉維派,阿拉維派佔敘利亞人口10%左右。哈菲茲掌控敘利亞以後,大量啟用阿拉維派,逐步控制了敘利亞政治、經濟、軍事各個領域。2000年,阿薩德掌權以後,試圖在政治領域進行改革,結果遭到了阿拉維派保守勢力的反對,最終失敗。由此可見,阿拉維派勢力龐大。即使美國用斬首行動消滅了阿薩德,阿拉維派也一定會推舉另一位阿薩德家族繼續掌權,美國等於做了無用功。

3.對阿薩德進行斬首的難度非常大。上文提到,阿薩德家族從1970年開始掌控敘利亞,至今已經48年。再加上,俄羅斯和伊朗對敘利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對阿薩德非常重視。內有實力強勁的阿拉維派保護,外有俄羅斯人和伊朗人的極力維護,美國也未必有能力對阿薩德進行斬首。除非美國動用戰鬥機、導彈等大殺器,但美國畢竟不是以色列,不可能做出如此毫無顧忌的行徑。

4.如果美國發動對阿薩德的斬首行動,意味著美國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美國不會如此不智

。第一條提過,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不可能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對阿薩德進行斬首,這樣的法律責任誰也負不起。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耗費了8000多億美元的軍費,500億美元的重建費用。此後到如今15年,美國再也沒有發動一場戰爭。斬首阿薩德,是不是意味著美國介入敘利亞內戰?是不是要為敘利亞重建買單?美國人還會做虧本買賣嗎?所以,美國在敘利亞進行的是代理人戰爭,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

歡迎大家討論,美國還沒有有其他原因不對阿薩德進行斬首?


美國觀察室


對於巴沙爾·阿薩德進行斬首行動不是美軍敢不敢的問題,也不是美軍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美國是否有必要去做的問題。


1991年,由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及其盟國受到安理會的合法授權,發動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美軍主導的盟軍在僅僅一個半月時間就擊敗伊拉克軍隊,迫使伊拉克接受停火條件,撤出科威特並同意進行賠償,但是1992年老布什卻在總統連任的競選中敗給了克林頓,結果海灣戰爭成為了老布什的絕唱,而且讓人唏噓的是,一直到了2003年,老布什已經卸任總統近12年,而薩達姆依然是伊拉克的總統。

美國發動海灣戰爭時美國空軍

2000年,小布什成為了美國總統,結果上任伊始的小布什對外咄咄逼人,2001年9月11日,美國就遭遇了二戰後美國本土最大的襲擊“911事件”,紐約世貿大樓和華盛頓五角大樓都遭到襲擊,數千人死亡和數千億美元的損失,這讓對外強硬的小布什顏面盡失,於是惱羞成怒的小布什迅速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併成功在阿富汗重創並驅逐了塔利班,並扶植了卡爾扎伊的阿富汗政府。可是在中東,儘管美英合起來對伊拉克進行長期的經濟制裁和劃定禁飛區的措施,但是薩達姆仍然穩居總統寶座,而他的對手已經變成了老布什兒子小布什。

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導火索“911事件”

也許是為了給老爹出氣,小布什以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未經聯合國允許授權,不管中俄法德等國的反對,在2003年發動旨在推翻薩達姆政權的伊拉克戰爭,而戰爭的開端就是美國突然在印度洋上的軍艦發射戰斧導彈斬首薩達姆的軍事行動開始的,當然早有準備的薩達姆早就撤離了危險的建築物,藏了起來,美國的戰斧導彈摧毀了屬於薩達姆的多處行宮,但是薩達姆卻成功逃脫,隨後美英開展對伊拉克的大規模空襲,並派遣地面部隊開展進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著名的軍事專家的張局座的出名了,因為張局座的預測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化整為零將在巴士拉和巴格達展開對美軍的巷戰,將會給予美軍重創云云,當然最後的結果讓我們都是大跌眼鏡,美英的裝甲部隊開進巴格達如入無人之境,真正給予美軍重創的不是伊拉克的共和國衛隊,而是那些由於伊拉克政府崩潰,而組織起來的反美伊拉克民兵。

伊拉克戰爭紅被美軍俘虜的薩達姆

小布什的第一個任期就打贏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兩場戰爭,並以此赫赫戰功成功連任總統,但是美國不知道的是,這兩場戰爭遠未結束,阿富汗的塔利班的自殺式襲擊和伊拉克的汽車炸彈和路邊炸彈讓美軍窮於奔命,本來的在戰爭之處的微小傷亡變成了大規模的人員傷亡,結果一直到小布什的第二個任期結束,這兩場戰爭仍未結束,並已經給美國造成了上萬士兵死亡,軍費開支一萬五千億美元,龐大的軍費開支和慘重人員損失,讓美國對這兩場戰爭心痛不已,導致奧巴馬在競選總統時的一個重要的競選綱領就是結束這兩場戰爭。最終奧巴馬當選總統後,在第一個任期內的2011年結束了伊拉克戰爭,在第二個任期內的2016年結束了阿富汗戰爭,勉強了兌現2008年的競選承諾,但是美軍撤出後留下的是混亂的伊拉克和阿富汗。

奧巴馬任內最大的功績就是結束了小布什的兩場戰爭

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後,到1992年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的兩個任期到2000年,美國經歷了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獨自享受世界老大的超強霸權地位的美好生活,於是小布什在2000年當選總統後,面對自己的超強優勢,就肆意妄為向阿富汗和伊拉克連續發動戰爭,結果在從2000年一直到2016年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老大地位,但是由於深陷戰爭旋渦,損失巨大,一極超強的地位在優勢在迅速下降,乃至於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成天哭窮,四處搶錢,玩弄貿易戰等手腕圈錢,可以說美國肆意對外發動戰爭的資本大大衰減了。

上任以來一直熱衷圈錢的特朗普

而且這從2011年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中美國的表現,就可以到看出端倪,當利比亞內戰爆發時候,美國的奧巴馬政府並不是想要積極參與,反而是法國的薩科齊政府積極派出戴高樂航空母艦趕赴地中海,率先對利比亞政府軍展開空襲(現在又出現了薩科齊是為了對供養其錢財的卡扎菲滅口的新聞),美國在所謂大義之下才派出飛機參戰,可以說奧巴馬是被薩科齊裹挾這對利比亞的卡扎菲出手的,而美軍的出手很有限。

再看看利比亞戰爭,美國人對敘利亞的介入遠沒有土耳其、沙特以及對方的俄羅斯、伊朗那樣深,因為被伊拉克和阿富汗刺痛的美國真的不想在捲入一場美軍直接參戰的戰爭了,所以美軍更多的是在敘利亞支持反對派和庫爾德人武裝,進行代理人戰爭,偶爾向政府軍基地和設施打個導彈來個空襲,但是介入程度很淺,可以隨時脫身。

美國海軍發射戰斧導彈襲擊敘利亞政府軍目標

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強烈要求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下臺,但是阿薩德政府畢竟是敘利亞的合法政府,美國沒有對敘利亞宣戰,只是介入內戰的形式參與到敘利亞戰爭中,所以隨意直接對阿薩德開展斬首行動是不合時宜的,而且從2011年開始就飽經戰爭的巴沙爾·阿薩德早已熟悉對美軍的斬首戰術,因此肯定是會進行防範,在敘利亞戰爭最白熱化的時候,巴沙爾·阿薩德的藏身之處一直是敘利亞的政府軍的高度機密。

所以美國發動對巴沙爾的斬首行動既不合時宜,也不一定奏效,所以沒有必要進行這樣的嘗試。


我是本文的作者大東北的小豆包,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評論和關注。


大東北的小豆包


木叔對中東問題還是很關注的,類似這樣的問題被問過多次。可以這樣解釋,美國對薩達姆實施的斬首行動,是在沒有太大制約的前提下,並且找到所謂證據(伊拉克曾對庫爾德人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背景下實施的。而在敘利亞戰爭來說,美國遭遇的制約是比較強大的,也沒有公然對巴沙爾實施斬首的藉口。


所以兩者是不同的問題。

不同在哪?首先,推翻薩達姆的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人反恐戰的一部分。因為在美國人看來薩達姆曾對國內的庫爾德人使用了化學武器。儘管不少人對這個有很大疑問,但美國人認定他們有證據,並說服了國會。這在美國人認為屠殺平民,而且是幾十萬,這就是極端主義和反人類罪,薩達姆當然需要被推翻。還有人分析,美國人進入伊拉克的話,是有石油利益的,當然美國人沒有特別明確的承認這點。

其次,敘利亞戰爭是另外的形態。它本質和美國人無關,是敘利亞反對派發動的,算是內戰。美國人支持在其中支持一派反對巴沙爾罷了。


此後ISIS興起,使得這場戰爭帶有反恐戰的意義,美國則出動空中力量打擊敘利亞的極端主義。所以,至今美國沒有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進入敘利亞,更沒有在名義上主動推翻巴沙爾政府,只是呼籲其下臺,並且協助反對派來推翻它。

另外美國推翻薩達姆的時候是通過聯合國的平臺來進行投票的。不過俄羅斯反對也罷,美國還是聯合其他西方國家一起進行了一場戰爭。而敘利亞問題並沒有進行一次美國要武力推翻巴沙爾政權的投票,只是通過聯合國的講臺進行譴責等,但實際上也沒有通過,畢竟俄羅斯也投了反對票。


因而無論從發起、形式、規模和美國參與的程度而言,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兩場戰爭,不能一概而論或盲目比較。


木春山


有沒有俄羅斯的保護是關鍵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是大規模空襲之後配以地面部隊入侵的,是北約對伊拉克的正式戰爭,理由是薩達姆政府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但美國與北約,目前在敘利亞軍事存在的名義,依然還是反恐戰爭,也就是說在國際法上北約與美國與敘利亞並沒有發生戰爭行為。

美國想不想對阿薩德政府實施類似的斬首行動呢?奧巴馬政府時期,土耳其、沙特、以色列等美國盟友,反覆多次呼籲過。而奧巴馬政府害怕再度陷入中東的戰爭泥潭,對此一直保持謹慎。

在2013年的敘利亞的所謂化武攻擊事件爆發後,施壓奧巴馬政府發動敘利亞戰爭的壓力一直是比較大的,當時在俄羅斯的斡旋下,敘利亞銷燬所有儲存的化學武器並加入《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以換取美國不介入戰爭,這就是所謂的“化武換和平”。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受敘利亞政府邀請,也是以反恐名義出兵敘利亞。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試圖發動正式的敘利亞戰爭就比較困難了,因為要考慮到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如果俄羅斯堅持要保護阿薩德政府,美國與北約也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冒著引發美俄軍事衝突的風險,而發動敘利亞戰爭。

今年4月14日美英法聯軍空襲,是比較危險的一次。此前已經有消息傳出,相信也不是空穴來風,美國政府內部的鷹派比如國安顧問博爾頓等,是在力促特朗普政府不顧俄羅斯反對,直接發動入侵敘利亞,針對巴沙爾的斬首行動,以挽回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在東古塔的徹底失敗。藉口當然又是所謂的化武攻擊。

但這一次俄羅斯的反應是比較激烈與堅決的,並且指出俄羅斯可能會不惜對美方的導彈發射設施進行摧毀。

實際的結果是美方最後在美國防部長馬蒂斯的主導下妥協了,所以美英法空襲再度成為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行動。


因此,綜上所述,薩達姆之所以被美國實施斬首行動,是因為沒有其他核大國的保護;而阿薩德沒有被美國實施斬首行動,是因為有俄羅斯的保護。


建章看世界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美國外交戰略的大背景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特朗普對敘利亞化武目標的精準打擊證明,美國其實是有能力對通過精準的空中打擊方式對阿薩德實施斬首行動的。美國為何沒這麼做?


第一,美國有關的國防機構和智庫早已做過了多次沙盤推演。推演的結果是一致的——一旦阿薩德被定點清除了,敘利亞將陷入更加的混亂不可收拾中。這樣的成本是美國無法接受的。美國活捉了薩達姆,並最終絞死了他。失去了薩達姆的伊拉克變成了什麼樣子,大家都看到了。


美國常年陷入伊拉克戰爭的泥潭還不是全部,伊拉克的遜尼派民眾成為過去十多年來最大的輸家,他們的悲慘生活最終孵化出伊斯蘭國這個極端主義的奇葩。敘利亞的情況也有些類似。一旦阿薩德被斬首了,未來的敘利亞恐怕更要四分五裂。



第二,如果說伊拉克陷入混亂後,美國的小布什政府還能有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伊拉克,那現在的特朗普政府,絕無興趣再在敘利亞投入同樣的資源。如今的美國外交戰略是全球性的全面戰略收縮。一旦敘利亞更混亂,這不是全面收縮的美國政府所能承受的。所以,特朗普政府寧可看著敘利亞局勢更加混亂,也不願意增加投入,甚至開始喊出了撤出2000名援助敘利亞庫爾德人的特種部隊。


這也正是我們所看到的——儘管奧巴馬政府明確說,一旦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將突破美國政府的紅線。但即便發生了疑似的化學武器事件,特朗普和奧巴馬兩任美國總統,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特朗普裝模作樣的向敘利亞扔了兩次戰斧導彈,但也只是象徵性得表示了一下姿態,這種一次性的干涉模式,再次證明了筆者此前多次強調的美國政策——他們絕無認真干涉敘利亞局勢的意圖。


李明波論中東


美國之所以敢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而沒有對阿薩德實施斬首行動是其多方權衡利弊的結果,並不是因為美國不敢對阿薩德進行斬首行動。美國不可能看哪個國家的領導人不爽就輕易地動用軍隊把人家給斬首了,雖然美國具有這樣做的實力,但是美國政府還是需要考慮到國內民眾的態度。


(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在林肯號航母上發表演講)

美國如果能夠出動大規模軍隊,那麼推翻巴沙爾政權自然是易如反掌,但是再怎麼簡單終究還是會有軍人要犧牲。看熱鬧的固然是不怕事兒大,不過對於美國民眾來說可就不光是看熱鬧這麼簡單,他可能會因此犧牲自己的親人。如果我們從個人的角度考慮,那麼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親人犧牲在戰場,對於美國這樣發達的民主國家,士兵的每一條生命都非常珍貴,多犧牲一個人就會多一群人反對戰爭,政府也就多面臨一份壓力。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美國政府絕對不會輕易發動一場戰爭,否則美國老百姓也不同意,老百姓不高興總統可能就幹不成了。

美國之所以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一定程度上也是薩達姆自找的。薩達姆統治伊拉克的24年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發動戰爭,當初他出兵吞併科威特就被美國給老老實實打了回去。這還不算,薩達姆還在國內實行高壓獨裁統治,大量逮捕並屠殺國內反對派,他這個人完全視人命如草芥,這就引起了美國的極度不滿。薩達姆自稱伊拉克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蘇聯解體之後伊拉克一直是世界反美急先鋒,薩達姆經常對著美國就是一頓臭罵,完全不把強大的美帝放在眼裡。
(接受審判的薩達姆)


美國政府對薩達姆政權態度最重要的轉折點出現在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襲擊造成3000美國人喪生,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襲擊事件發生之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對美國表示了同情和慰問,包括朝鮮。但是,有一個國家卻在為美國遭受的恐怖襲擊喝彩,那就是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薩達姆表示,這是美國應有的報應。於是美國政府從這一刻開始就已經下定決心剷除薩達姆政權。薩達姆愚蠢的歡呼也讓美國民眾同仇敵愾,美軍獲得了美國民眾的支持,薩達姆也就離見閻王不遠了。


(9·11恐怖襲擊)


對比薩達姆,巴沙爾則對美國要友善地多,而且巴沙爾本身也並沒有太敢惹美國,所以美國也找不到太多理由大規模出兵敘利亞。另外,美國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十來年,這兩場戰爭讓美國的消耗極大,也犧牲了不少士兵的生命。美國民眾目前傾向於反對美國再次介入中東地區的衝突,美國政府也沒有意願再去打一場可能要持續很久的戰爭,代理人戰爭是美國目前最好的選擇。
(巴沙爾)


美國政府想推翻巴沙爾政府,但是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美國並沒有意願隨意地就介入中東地區的亂局,畢竟如果要斬首巴沙爾,美國又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李姓先生


美國敢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是因為美國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藉口發動了針對伊拉克的戰爭,作為戰爭中的一方自然會對薩達姆實施斬首行動。而在敘利亞,美國一直沒有取得能夠自圓其說的參戰藉口。

2003年3月20日,美國宣稱伊拉克掌握並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支持恐怖主義等理由,繞開聯合國與英國發動了旨在推翻薩達姆的伊拉克戰爭。由於伊拉克遠離其他大國勢力範圍,美國還將恐怖主義帽子扣在了薩達姆的頭上,也就沒有國家能干涉美英,也不願意觸碰美國的黴頭。然而時至今日,美國在伊拉克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它所宣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鮑威爾在聯合國大會上出示試管中的粉末也被猜測可能就是普通的洗衣粉,美國當時參戰的藉口已經一一被戳破。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美國試圖故技重施,拿敘利亞政府掌握的化學武器作文章,但在俄羅斯的協調下,敘利亞政府宣佈放棄所有化學武器並在美俄兩國的監督下銷燬所有化學武器及其原料。美國藉口敘利亞沒有安全銷燬化學武器的能力,本國又不願意提供任何支持,俄羅斯再次出手派出專業船隻運輸和銷燬敘利亞的化學武器。在美國找茬似的化學武器核查下,敘利亞政府怎麼可能在冒著給美國話柄參戰的風險再去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

敘利亞危機轉變成內戰後,每當政府軍取得優勢地位,就會冒出疑似化學武器攻擊,美英等國也會立刻不分青紅皂白的將所謂的化學武器攻擊帽子甩給敘利亞政府軍,進而通過空中打擊和停火調查化武攻擊等手段阻礙政府軍進攻並向叛軍提供人員和裝備補充。

2015年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邀請,出兵敘利亞對恐怖組織實施打擊,使美國更加投鼠忌器,沒有充足的藉口也就沒有辦法撕破臉皮直接動手。當然,在此期間美國也多次對敘利亞政府軍基地和戰機發動了攻擊,但這些攻擊都是有限度的。在兩個國家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發動斬首式攻擊,只是視作對這個國家的宣戰,美軍為了使國會通過對敘利亞發動戰爭的決議,必須有一個說的過去的藉口,所以一日不找到能說服自己的理由,美國就不會對巴沙爾阿薩德實施斬首行動,當然如果敘利亞的叛軍有能力對巴沙爾實施斬首行動的話,美國也會非常樂意提供情報和裝備支持的。


汪淳浩瀚


俗話說,時移勢易。

美國敢對薩達姆實施斬首,敢於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徹底推翻薩達姆,是因為美國當時沒有預料到推翻薩達姆可能引發的後果。9.11後,小布什政府打著反恐旗號進兵阿富汗,在北方聯盟協助下迅速打倒塔利班,建立起一個由美國扶持的親美政府。在此背景下,小布什政府狂妄自大,打著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口號發起伊拉克戰爭,同樣迅速取得勝利,幾個月後抓到了薩達姆,然後對其處以死刑。到此時為止,小布什政府可以說一直很順,以至於小布什政府提出先發制人口號,霸權主義氣焰越來越囂張。

然而,出乎美國人預料的是,打仗容易,收拾爛攤子難。奧巴馬上臺後認識到兩場戰爭對美國的拖累和戰略消耗,因此提出了撤軍目標。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2014年底,美國及其北約盟友軍隊結束了在阿富汗的作戰使命。但此後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的發展,特別是 “伊斯蘭國”的崛起和肆虐,迫使美國不得不再次向伊拉克增兵,並多次延緩從阿富汗撤軍。迄今,雖然 “伊斯蘭國”在中東被擊潰,但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的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特別是在阿富汗,美軍可以說陷入了兩難境地,想撤出撤不了,想打又消滅不了塔利班。

在美國內,當前戰略界的一個基本共識就是美國不應輕易在中東捲入任何大規模的地面戰爭,並盡力避免隨意推翻他國政權,以防引發出人意料且難以應對的結果。在敘利亞,美國剛開始確實想推翻阿薩德政府,但鑑於當前敘利亞的亂局,一旦阿薩德下臺,那麼敘利亞可能更亂,恐怖組織可能再次趁亂崛起。若此,恐怕美國會更棘手,也會面臨更大的恐患。

因此,美國不會輕易對阿薩德下殺手,否則可能會更麻煩。


西域都護


美國敘利亞戰爭戰略目的,不需要阿薩德死亡。

首先阿薩德沒有觸及美國核心利益。



(敘利亞美軍)

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破壞美國石油戰略,歐元石油買賣動了動了石油美元根基。特別是石油美元是美國核心利益。不除薩達姆,石油美元危在旦夕。一旦美元受威脅,美國就會崩潰。

其次,阿薩德沒有完全戰敗。

卡扎菲,薩達姆,都是最後戰自一兵一卒。被抓獲。所以被處決。阿薩德在俄羅斯幫助下,現在控制60%領土。美國要斬首實屬不易。一個拉登,都抓了幾年。抓捕正常國家總統,並處決。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



如果沒有俄羅斯2016年12月出兵,估計阿薩德和薩達姆,殊路同歸。

阿薩德沒有影響美國敘利亞戰爭目的

美國發動敘利亞戰爭,是為了動亂中東,控制反美敘利亞。現在敘利亞被三分天下,阿薩德也無力對抗美國。動亂敘利亞已定形成。美國敘利亞戰爭目的達到。

阿薩德沒有被斬首,說美國利益覺得的。

石軒木屋


石軒木屋7


作為當今世界霸主,美國擁有無人可比的空中打擊能力,以及遠程精確制導打擊能力。所以,進行斬首行動是手到擒來之事。所以,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時,第一輪攻擊據傳就有對薩達姆的“斬首行動”,只是沒有成功罷了。所以,美國人是否執行“斬首行動”並非敢於不敢,而是需要看情況而定。

比如,首先就要考慮效費比。以敘利亞為例,想要對巴沙爾執行斬首行動,不僅僅需要巨大的情報網對其斬首對象哦行蹤進行偵查,同時也需要研判對如何突防該國軍隊的防空網也需要精確的計算。2003年打擊伊拉克時,伊拉克早已在20年的經濟制裁中,耗光了所有的實力,根本沒有有效的防空火力。同樣,其內部早已是千瘡百孔,非常容易收買“叛徒”來曝光薩達姆的行蹤。反觀如今的敘利亞,雖然經過多年戰火洗禮,但是其技術裝備依然可以從俄羅斯、伊朗等國獲得,而且巴沙爾周邊的人目前看還是較為團結的。所以,打擊成本和情報成本過大,暫時沒有進行“斬首行動”。

成本太大,但問題是效果如何?執行斬首行動,有兩個結果,其一就是行動失敗,這最多是“浪費”一些導彈。其二,就是成功了。那麼會出現兩種狀況,第一就是敘利亞內部愈發團結,反而迸發出巨大的戰鬥力,這種結果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第二就是敘利亞瞬間垮掉,成為利比亞、伊拉克早期的狀況,甚至IS都有可能借機再次擴大實力。那麼這更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這必將讓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遭到巨大損失。所以,美國並不急於對巴沙爾進行“斬首”。

當然,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對於俄羅斯稍微有些忌憚。畢竟,巴沙爾是俄羅斯要確保的人,如果真的執行斬首了,那麼未來在敘利亞重建的問題上,將無法得到俄羅斯的支持。

所以,美國並非不敢,而是有各種各樣的限制,而沒有采取相關行動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