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充電樁都智能啦!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2017年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2018年年初百餘輛阿波羅無人駕駛汽車成功穿越了港珠澳大橋,自從2016年人工智能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之內,如今人工智能已非一個新詞。

人工智能是人類科技文明的高度發展的結果,在上世紀50年代被提出以來,對於它的研究一直不曾中斷。隨著21世紀的到來,科技進步神速,人工智能開始真正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例如,智能手機中的語音助手、雲計算,尤其是谷歌AlphaGo和李世石的世紀圍棋“人機大戰”,更是讓全球都開始關注人工智能AI,進一步推動著人工智能風口的到來。

同時,隨著人們對環境、出行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車順勢發展。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41%,產業正呈現爆發式增長。而作為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充電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支撐下,實現充電樁的智能化成為可能。未來,充電樁不僅僅是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輸入的基礎設施,也能讓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

提高運營效率

完善充電樁建設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1.4萬個,同比增長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全國範圍內共建設公共類充電樁約26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約11萬個、直流充電樁約8萬個、交直流一體充電樁約7萬個。從顯示的數據來看,我國的充電樁建設已經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但是,如果按照目前新能源車180萬輛的基數來算,平均每6輛車才配備一個充電樁,並且,公共充電樁使用率只有12%。充電設施佈局不夠合理、充電較難仍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充電時間較長、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不足、智能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削弱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和不利於規模化的行業發展。

對此,業內相關專家表示,充電行業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從追求投建速度到重視運營效益轉變,通過提升運營能力和活力,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提升使用效率,改善用戶體驗。同時,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到快速的發展階段,我國充電樁建設的經驗會不斷地成熟和完善起來,充電樁運營商前期累積起來的行業智慧將為後期的建設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礎。

無線連接未來

緊跟智能化發展

社會的變化總會不知不覺出現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機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任何行業的發展都脫離不了時代的影響,充電樁也開始搭上了“智能化”的快車。

據《新能源汽車報》記者瞭解,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智能充電樁,這些充電樁集充電、控制、雲通訊、計費功能於一體。新能源汽車用戶進入充電系統後,通過刷卡或掃碼取電的方式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後自動斷電,可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支付,完全不需要兌換硬幣,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為用戶充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一體化的服務。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目前,大多充電樁運營商敏銳地觀察到了行業的變化,將智能融入到充電樁的運營中。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的充電樁企業已經達到了200餘家,但行業發展良莠不齊,隨著市場的優劣整合,未來充電樁行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將新能源汽車充滿電即可,如果沒有足夠的科技實力,將會被整個時代所淘汰。

行業的更新迭代不斷加快,無線充電技術已經成為行業新的發展方向。雖然,無線充電面臨著傳輸效率、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目前仍在實驗階段。但是,科技的力量總是強大的,根據國內專家預測,到2025年,無線充電技術能夠實現真正的普及和應用。

據瞭解,2017年5月,高通宣佈完成電動汽車行駛中進行無線充電的試驗,即在路上增加感應式充電設備,利用這種方式,汽車可以邊開車邊充電。並且,2018年4月,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道路”eRoadArlanda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通,該道路通過車輛底部連接的移動臂,將電能從道路的兩條軌道傳向車輛電池,給行駛中的電動轎車和卡車進行充電。

行業洗牌加速

合力制勝“後補貼”市場

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關鍵的一年,也是“雙積分”發展的元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將進入後補貼時代,國內有專家預測,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在兩三年內平穩退出,讓位於市場,讓市場自由選擇未來的發展路線。

因此,隨著整個新能源產業逐步進入“後補貼時代”,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對於積極尋求發展機會的充電樁企業也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市場的無情競爭將自動淘汰一些不符合市場規則的企業,優秀的樁企將逐漸佔領市場,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目前,我國建設充電樁的數量並不是很少,但是卻存在著供需矛盾、佈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下、尚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等諸多問題,而隨著充電樁市場的集中化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不斷迸發,如何打造更智能、使用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豔華曾表示,充電樁的企業應該重視充電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為客戶提供良好的充電保障和服務,是後補貼時代車企和相關企業在市場上非常重要的競爭要素。而未來對於充電樁行業來說,無疑是大功率快充核心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及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支撐下,實現人、車、樁的互聯和一體化發展,並持續不斷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

行業洗牌加速,“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目前,我國充電樁的建設也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同行之間除了積極的競爭關係,相互之間的溝通、合作,共同探索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必不可少的。據記者瞭解,目前,國內的大型充電樁運營商和製造商都開始開放各自的運營平臺,接入其他友商的充電樁,提供運營服務,以實現充電樁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

关注|充电桩都智能啦!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不可擋,是未來整個汽車產業的大勢所趨,市場前景一片藍海。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建設充電樁50萬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200萬輛,屆時,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無疑將更加龐大。智能、無線、協同創新發展,在不遠的將來,充電行業將面臨一場全新的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