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爲他扶靈送葬

一、宗澤力挺宋高宗

北宋靖康之難發生時,宗澤已經67歲了。這個年歲即便在如今,都被稱為“老年人”,意味著頤養天年,更何況在古代。

但宗澤卻征戰在抗金前線,當聽聞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劫持北去之時,宗澤大怒,一面聯繫其他將領,一面點起全部精兵直撲大名府,準備在這裡一起渡黃河,在半路劫回徽宗和欽宗。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但滔滔黃河邊,卻只有宗澤一路兵馬,其他將領竟未見蹤影。宗澤愁苦萬分,哪料正此刻,又傳來張邦昌在金人扶持下登基的消息。幾乎同時,趙構的書信也來了,要求宗澤提兵回去。

宗澤清楚,自己僅有一彪人馬,是無法截回徽欽二帝的。於是宗澤回信給趙構,歷數張邦昌的罪行後, 卻先請求趙構登基,因為如今“徽欽二帝,還有其他王子們,都被金兵掠走了,請求趙構挺起大宋脊樑!”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黃河岸邊,宗澤久久眺望著,自己本是一書生,自33歲中進士後,誰能想到會在兩年前,披上將軍的戰衣,被欽宗任命為“河北義兵都總管”,在河北對抗金兵。

先在登州擊敗金兵,隨後力勸趙構不要進金兵大營,去跟金人議和,竟保住了“趙宋江山的這根獨苗”,如今趙構又是兵馬大元帥,大宋的希望全在趙構身上了……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二、宗澤慧眼識岳飛

趙構登基後,宗澤也回來了,朝堂之上宗澤老淚縱橫……很快,金兵又大兵壓境了,派來使者要求趙構割地。

宗澤虎目圓睜,上書趙構,開篇便道:“天下,是太祖、太宗之天下”,隨即歷數朝廷的軟弱,強烈要求拒絕割地,抗擊今兵,最後慷慨道“臣雖然愚鈍怯弱,願意親冒矢石,為諸將之先”。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這一年宗澤是68歲,卻重新回到了故都“開封”,宗澤實現了諾言,又回到了黃河邊。對岸便是金兵留守的大營,戰鼓可聞。而開封卻滿目蕭條,盜賊蜂擁。宗澤一聲令下“盜賊,無論贓物多寡,一律按軍法論處!”

一句話,震住了開封!在恢復了開封的秩序後,宗澤竟渡過黃河,開始聯絡當地諸將,想要收服大宋故土。也就是在這時,宗澤救下了一位人才,這便是岳飛。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岳飛當時歸王彥統領,卻兩人難以和睦,王彥的命令經常遭到岳飛抵制,並率隊離開王彥,來找宗澤。這可是一個大罪過,但宗澤知道岳飛的才幹,便道:“這是一位將才。”一句話免去岳飛被軍法處置,讓他戴罪立功。

宗澤隨後便交給了岳飛五百騎兵——須知在古代,騎兵可謂是精銳部隊。由此可見,宗澤對岳飛的栽培和厚愛。岳飛正是帶領這五百起兵打敗金兵,一戰成名,宗澤大喜升任岳飛為“統制”,放手岳飛去幹!由此岳飛開始了騰飛之路……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三、渡河!渡河!渡河!

就在宗澤返回開封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128年,金兵渡過黃河,想再次攻擊開封。滿城皆恐,唯老將宗澤談笑風生,先在河南白沙擊敗金兵後,跟著便跟金將粘罕進行大戰,一戰打得金兵,此後再也不敢進犯開封!

宗澤在抵抗金兵的同時,也不斷的請求趙構從揚州回京,前後竟24次,史稱“乞迴鑾二十四疏”,甚至為此還押上了子孫性命道“臣若有毫髮誤國之計,臣有一子五孫,甘被誅戮,以謝天下!”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但可惜宗澤卻換來了趙構的“信而見疑,忠而見謗”,即,趙構開始懷疑宗澤,同時趙構身邊的其他大臣,也紛紛對宗澤進行誹謗。

宗澤終於被擊倒了,卻依然在臨死前然大呼三聲:渡河!渡河!渡河!隨後名將隕落……噩耗震驚全國。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趙構聽聞這6個字後,是心驚不已,因為宗澤是抵抗派首領,雖總想著恢復故土,讓趙構很是心驚,畢竟一旦成功,這皇上是讓給徽宗和欽宗呢,還是自己接著坐呢?

但他也清楚,自己之所以坐的安穩,正是因為有宗澤等拼死抵抗所賜。如今宗澤死了,這又讓趙構害怕不已,畢竟皇位都不穩了,誰才是下一個“宗澤”?很快趙構便找到了,這便是岳飛。

此將軍死前高呼6個字,宋高宗聽後心驚,岳飛卻親自為他扶靈送葬

當岳飛聽聞宗澤去世的消息後,他急忙趕來,並親自扶著宗澤的靈柩回到鎮江,宗澤臨死前的6個字,岳飛豈能不知其意?

從此岳飛接過宗澤的衣缽,慷慨唱出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趙構又心驚了——其實岳飛的悲劇在他接過宗澤衣缽時,便已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