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江小白約了一波《後來的我們》之後又火了!讓自己員工學習江小白文案策略的老闆即將抵達戰場,至於能不能學習成功......說不定真的可以。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上映的前一天,江小白官方微信推出了一篇題為《後來的我們,_________》的“送命填空題”!這一波文案,幾個小時內輕鬆突破10w+,同時推出了與《後來的我們》海報合作款的表達瓶。江小白早就打好了算盤,要在這一天引爆朋友圈。文案寫得好,還攜手大IP,想必已經有人擺擺手說,學不來學不來。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江小白靠著文案把酒企做成廣告公司”這句話隨處可見,但是如果靠著文案就能賺錢,好多企業早就成功了,你只看到了江小白在瓶身上寫文案的表象形式,卻不知道成功背後的隱象因素。

文案寫得比江小白好,很容易,脫口秀大會那幫人絕對信手拈來,但是學得來的是文字表達,學不來的是文字背後的東西。白話一點說就是,寫出優秀的文字很容易,“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這種話誰不會寫?但是要對自己定位受眾有洞察和對自己品牌調性有把控,是很難的,畢竟每個品牌都有無法被複刻的靈魂。

只看到文案就只看到了江小白成功的浮冰,簡單的文案沒有套路就是最深的套路。

就像NIKE的JUST DO IT,8個字母引領運動精神,不單單是因為這句話本身的涵義,還有NIKE本身營造給我們的品牌精神,導致大部分人覺得穿上NIKE,我就被賦予了八塊腹肌的力量。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你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買到NIKE,同時你在任何地方都能買到江小白。以文案為特點的江小白能火起來,而同樣以文案為特點的零食品牌貓哆哩沒有,高下之爭明顯不在文案。江小白的銷售戰場不在任何地方的酒櫃專區,而是全國上百萬個大大小小的餐飲店。把市場從下到上鋪滿,做到出場率無敵,讓每個人吃飯的時候手邊就有江小白,混成臉熟後你想拒絕都不行。

產品上座率上去了之後,那也得有人買才行。

江小白的定位很明確——年輕人。同時江小白是第一個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而誕生的低度輕口味類型的高粱酒,這也是它能快速佔領市場的重要原因。但是江小白的定位是止於“年輕”或是某個年齡階層就能界定的嗎?當然不是。

場景式營銷這個五個字可不是空有其表,“小聚,小飲,小時刻”就是為了告訴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兄弟,該喝江小白了...”。但凡是聚會管你多少歲,在一個愜意或有心事的夜晚,約上三五好友,就該點上二兩江小白,這才是它的真實目的。

最愛玩的是年輕人,最容易變心的還是年輕人,想把握住年輕人這顆最沒定數的心,靠文案絕對不是長久之計。要打他們的主意,吸引目光的同時還要抓住他們娛樂至上的命脈。

在抖音成為營銷品牌的新一個戰場之際,江小白BOOM混飲的玩兒法帶動了大部分人參與進來,但是更有趣的不是江小白+雪碧引起模仿,而是更多年輕人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多的玩兒法,真正帶動潮流的是受眾而已。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江小白JUST BATTLE和街頭文化藝術節去年剛剛結束,GAI、Bridge在內的GOSH全體和其他說唱歌手從2016年開始參與YOLO巡演。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江小白未免也“管得太寬了”。

說唱、街舞、塗鴉很酷,但聽起來一點都不穩重,和往日八竿子打不著的高粱酒真的毫無瓜葛。這些不免讓人覺得江小白很“飄”,脫離了這些就沒了主心骨。

江小白的主心骨是酒才對,如果說江小白的文案只是成功的表面,那深藏在背後的還是由釀造環境、專業團隊、釀造工藝和營銷團隊同時發力,在拓展產品線和從酒業前輩手中爭奪話語權;在帶著年輕人“燥”起來和保護髮展傳統酒文化中有所平衡,再綜合兩者進行“老味新生”。

後來的我們X江小白,IP互動真的能不費力就贏很大?

江小白是適合年輕人的高粱酒,產品包裝簡單,辨識度在於紙套和文案;要求產品順滑清爽純淨,傳遞簡單生活的概念。產品本身有基礎,又有營銷策略和市場密集程度加成,再配上“迷魂”文案,做到這些,全方位深耕市場只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工程而已,學會這些還想和江小白的文案來“剛一波”,說不定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