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

——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詩歌是什麼?詩歌就是一種能吟唱的語言。源於真情,發乎心聲。自然流暢,無刻意雕琢之痕跡,無嬌柔造作之媚態。吟之,如雷鳴閃電撼人心魄;歌之,似清風雨露潤人心肺。真正的詩歌,或如江河般雄闊浩瀚,深邃遼遠,讓人遐思無限;或似春花秋月般色彩明朗,溫馨四溢,使人心曠神怡。縱觀詩史,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流傳最廣,人們最喜愛的作品,就是那些看似最平常,也最簡單的詩歌作品。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思想內涵,用最生動的語言,抒發內心的喜怒悲歡,是歷代詩人的不懈追求,也該是當代詩人創作詩歌的方向。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頸須”。古人為了選一個詩句佳字,都把鬍鬚拽了許多,可見,要寫出一首好詩句,創作有多艱難辛苦了。詩詞好寫,佳句難得啊!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今讀山西汾陽詩人呂世宏的詩集《春雁集》,無不讓人震撼與感動。全詩集,收錄了詩人從1987到2017年創作的詩歌,時間跨度三十年。他從一個年輕氣盛,胸懷抱負的青年人,走成一個深知天命,熟諳世事的大學者。我看到只是詩的內容不同,他的詩風卻從未改變。 一本詩集,無一個深奧字,也無一首深奧詩。每一首詩,都是那麼的簡潔明瞭,清新自然,性靈凸現,讓人一看就明白詩意。詩語雋永,鏗鏘有力,意蘊豐富,總能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讀後無不讓人回味無窮,拍手叫絕。

“故鄉是一株高大的柳樹,我是他飄落的一撥柳絮。春風帶著我飄過山野,在有水有泥的遠方落地。” 這是《柳絮》詩裡的一段詩。多美呀,美的神奇。在他心中,故鄉是株大柳樹,而他是一撥柳絮。我想說:何止是詩人,我們每個人不都是故鄉這株大柳樹上飄落的一撥柳絮嗎?詩人用象徵性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為我們勾畫了一幅故鄉與人生的情景圖。我們只是詩人筆下的一縷漂泊的柳絮,虛空、輕薄而渺小。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春雁集》共分六章。收詩175首。第一章 青春之一一夏日荷塘。第二章 懷念之一一文峰塔上。第三章,理想之一一海神賦 。第四章 風格之一一鄉村夏夜。第五章 人事之一一紅高粱。 第六章 仿古之一一汾上詩箋。 從詩集的整體章節的編輯,我們不難看出,詩人的美好心路與追求詩意人生的歷程。

美麗的青春如夏日的荷塘。青青的枝葉,盛開的荷花,芳香撲鼻,美麗絢爛。但,青春雖美好,卻是短暫而易逝的。人年輕時,都想離開故鄉,去遠遊,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可,風光的背後,往往暗流湧動。燈紅酒綠的喧囂,激烈競爭的拼搏奮鬥,無不讓人身心疲憊。滾滾紅塵,催促著每一個離家趕路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都會產生一種思鄉之情。詩人把他的愛鄉之情,滲透在他的整個考古與創作之中。文筆遒勁利落,讓人無不驚歎。聳立在作者故鄉的古老磚塔一文峰塔,不僅給了作者許多美好的記憶,也給了作者沉甸甸的詩意人生。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文水晨光,寶塔夕照,慈母深情,童年故事。杏花時節,清明淚雨,田野綠禾,汽笛聲遠,秋雁南去,蘆花飛舞。都在詩人的筆下,仙姿飄逸,緩緩登場。

詩人的理想是什麼?是想化蝶翩翩飛?還是苦行成僧佛?只有他的詩文知道。鄉村的夏夜,清涼安靜,薔薇花盛開的季節,走了又來了,教室裡學生卻被換成新的了,舊的一去不返。家鄉的高粱紅了,玉米黃了,詩人的詩多了,如黃河古渡的水,滔滔,似孝文山的彩雲,飄飄。

古風新韻抒心意,一曲離歌汾上情。詩人面對火熱的生活,孤寂的行程,“悄然一笑/牽引玉腕輕搖/彷彿風兒吹過了柳梢”。詩人一路悠悠的吟唱,墜落成“一路香草”,芬芳而妖嬈,哪怕人生不再年輕,而變得蒼老。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世界上美的東西,我們只能欣賞,而無法擁有。在這本《春雁集》裡,詩人為了欣賞美,感悟美,孤身獨行,不與世俗為伍。春風吹過,大地回暖,詩人走出書房,把自己融化在春天美景裡,用詩的語言歌唱,美麗的春天啊!你“是霏霏雪花裡的零星雨滴/是倦的西風裡的微弱南煦/是藏在楊柳枝頭的含羞翠綠/是颳得沒有頭緒的一粒浮塵。” 雨洗夏日,萬物清新,詩人《坐望荷塘》:“坐望荷塘/那蓮花風情萬種/陽光縷縷隨風/驚擾荷葉的夢/明暗了玉立的舞姿在漣漪中顫動//坐望荷塘/那荷塘水嫩花紅/只是人在岸上/無奈蓮在水中/粉紅的水彩襲來/讓你憔悴由衷”。秋水長天,孤雁南飛。作者站在故鄉的田園,舉目遙望:“一隻落雁入我視線/魂魄無依掉隊的孤雁/精靈般棲息文峪河畔/美的好似一位天仙”;故鄉冬天,冰地雪天。可人生離故鄉卻漸行漸遠,思念把青絲染白一片。“我有點思念故鄉的冬天/曾記著鄉間那霜晨霧晚/冰面上走過下學的孩子/土炕上娘端來紅薯熱飯”。四季的風,吹過作者的心田,美的詩篇綻放成了一幅幅不老的畫面,在詩人遠去的路上,芬芳絢爛。

《春雁穿雲過 清風送詩來》——讀呂世宏《春雁集》詩集有感


鄉愁如酒,一喝就上頭。故鄉里,有童年懵懂的故事;有青春記憶的初戀;有野花野草的縷縷暗香;也有兩小無猜的綿綿思念。而這些美好的東西,卻不會與我們永遠相伴。
“漣漪傳送著溫柔泥岸養育著鄉愁”只要你看到碧水漣漪,就會感到故鄉的溫柔,只要大地還有那片泥土,就會生長出縷縷鄉愁。城市裡有我們的夢,鄉村裡有我們的根。年年春雁聲聲叫,歲歲柳絮悠然飄。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人生就一會變得無限美好!
呂世宏,汾陽人,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民俗協會會員。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汾陽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汾陽國學研究孔子研究會常務理事。發表著作《汾上訪古》,《麻衣仙姑史話》,詩《春雁集》等。《春雁集》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