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如何保持外部競爭力?

外部競爭力,拋開背景不提,就是個人能力。一是來自書本,二是來自閱歷

。怎麼樣才算有競爭力?這一點很難,每個人理解不同。體制內,既有機會接觸實權幹部,政府各部門之間交流也很多,可以建立跨領域人脈。出於權力的敬畏,公務員在與政府打交道的企業和社會組織中也更容易積累人脈,這些關係網也會成為你走入社會最重要的競爭力。

一般來說,國土、規劃、建設、水利、信息化等技術部門工作專業性很強,這些部門普遍與相對應的事業單位(研究院)和專業領域的國企人員交流密切,可以通過這些渠道從體制進入社會。但公務員做的大都是行政工作,技術知識容易荒廢。有時候專業不對口,學化學的在辦公室寫材料,學材料的在人事處算工資……這部分人群如果不想好出路,競爭力會急劇弱化,陷入兩難。

公務員如何保持外部競爭力?

公檢法、衛生、教育、財稅這些系統人員多數一輩子會待在體系內,人員自體系流轉(教育局到學校、衛生局到醫院、財稅到銀行等),各自形成小的社會生態系統,重點是研究本體系的職業發展通道就好了。

工商、檢驗檢疫、城管、園林、公路、貿易等直接接觸社會尤其是面向企業的部門來說,在相關部門積累人脈的重要性更凸顯,要充分利用管理上的交叉,多多拓展交際圈和關係網,再不濟也可以成為入職本地企業的重要籌碼。

既身在體制,那就在領域內做到極致,不荒廢學習,知識永遠不會過期,更重要的就是積累人脈。政府什麼樣的職位才能積攢到什麼級別的人脈,每高一個級別人脈的價值幾何級增長,小科員沒有價值。至少也要在這個圈子浸淫十年以上,才有機會形成一定的人際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