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報復的背後,是資源分配的不均

由上海徐彙區發現的惡性報復社會事件,不經讓我想起這幾年各地發生的類似事件。

2018年2月11日下午13點,北京西城區西單大悅城商場內發生一起無差別惡性持械砍人事件,造成多人傷亡。

2018年4月27日下午18點,米脂縣第三中學學生放學途中遭人襲擊,造成多名學生死傷。

2108年6月28日上午11點,在浦北路近桂林西街人行道附近有一名男子拿著菜刀砍傷了多名無辜群眾。

……

這些是2018年發生的,那之前的幾年呢?

社會報復的背後,是資源分配的不均

很多時候,我們這些旁觀者,對於這些事情就像是不小心踩到了水坑,心疼一時的新鞋子,久而久之我們便忘了。

富二代,拆二代,仇富,階級固化……這些詞語的背後,透露的信息是資源分配不均勻。

第一批富起來的人,有一部分人得益於各類許可證的得到,擁有了這些許可證,你有類似於得到了開啟金庫的鑰匙,在某些行業中類似壟斷的地位。還有部分人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大潮流,在90年代,那個開廠就掙錢的時代,比如浙江省目前存在的許許多多的小工廠正是這個原因。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股票,記得那時候,我國股市剛剛成立,眾人並不接受股票這樣的東西,只能挨家挨戶的推銷股票,職員認領等等,而那批吃螃蟹的人大多得到了那個時代的紅利。

社會報復的背後,是資源分配的不均

第二批富起來的人,有一部分憑藉第一批父輩的財富,繼續做大做強,進行資源整合,實現著2+2=5的積累,另一部分趕上壓中了房地產的籌碼,博一把也就博出來了,目前還有部分人消化著網紅經濟以及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市場。

而之後的第三批呢?

從第一批到第二批,財富快速增長的前提是之前財富的積累,你有錢,你才能去炒房,去撬動槓桿。而之後的第二批,白手起家的神話已經很少了,大多數的第一桶金不是自己掙得,而有多少人敗在了第一桶金上面。

社會報復的背後,是資源分配的不均

以前,我有10元,你有50元,我們的差距不過是我喝水,你喝汽水。

後來,我有100元,你有500元,我們的差距是我騎自行車,你開汽車。

再後來,我住小房子,你住大房子。我兒子上普通小學,你兒子上貴族小學;我兒子畢業找工作,你兒子畢業深造;我兒子攢房子首付,你兒子考慮融資上市……這巨大的差距,導致了寒門難出貴子,你的終點只不過是人家的起點,這樣扎心正慢慢成為現實。

最最可怕的是,所謂的資源分配不均,不僅僅是財富資源,更重要的是信息資源,教育資源,人脈資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