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九江新媒體JJXMT.CN]本報九江訊 記者沙莎、王平報道:8月24日,本報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組鋼筆手繪廬山畫,作品中有白鹿洞書院、廬山戀影院、牯嶺街、含鄱口、花徑、基督教堂、如琴湖、賽珍珠等著名景點。很多網友發出了“畫比景美”的評論,並對該鋼筆畫的創作由來產生了興趣。當日上午,記者聯繫上了該畫作的作者黃李兵,聽他講述這畫作背後的故事。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白鹿洞書院(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廬山戀影院(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牯嶺街(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含鄱口(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花徑(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基督教堂(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如琴湖(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賽珍珠(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據作者黃李兵介紹,這是一部由斑馬筆畫制、馬克筆上色的畫作,整套畫作從2015年4月起筆,每個景點大概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僅一個大三的暑假他就完成了所有圖片的繪畫。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廬山全景圖(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黃李兵說,自己從小在廬山長大,對廬山有著像對母親一般的感情,廬山上有很多關於自己的獨家記憶。後來為了追逐自己對繪畫的夢想,他很早就離開了這片深愛著的土地。而這副畫作就是為了表達他對繪畫藝術的熱愛,也是為了留住對家鄉的記憶。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黃李兵(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90後“藝術家”鋼筆手繪廬山 用一支筆找尋家鄉記憶

黃李兵本人正在作畫(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出生於1990年的黃李兵從小就是在塗塗畫畫中長大,回憶起小時候,他認為最快樂的事就是在家看電視裡的繪畫節目,並像模像樣的學著。甚至因為迷戀畫畫,他毅然放棄了初中學業,選擇自學繪畫。在輟學的時間裡,他遊走到很多地方,邊走邊畫,從井岡山畫到雲南,從廬山畫到巴黎。初中輟學後,他在社會打拼數年,認識到自己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最終在2010年3月,黃李兵重返校園。2012年9月,他以優秀的專業成績考上了西南林業大學環藝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