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連場都上不了,但100年前中國足球狂虐日本

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連場都上不了,但100年前中國足球狂虐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就要結束了,中國隊又一次成為了場外的看客,雖然世界盃裡場內場外到處都是中國產品的廣告和中國製造的吉祥物或紀念幣,每場球賽裡歡呼的觀眾中也有大量中國人。不過我們中國人並沒有任何失落感,也沒有人感到遺憾,因為該失落的該遺憾的時候早已過去了,我們現在面對任何失敗都能寵辱不驚。不過,也許你並不知道,一百年前中國足球曾經稱霸亞洲足壇,日本隊和中國對碰上幾乎是每戰必敗!

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連場都上不了,但100年前中國足球狂虐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

從1913年開始到1934年整整21年時間的十屆遠東運動會上,中國足球隊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冠軍,除了第一屆還不熟悉的時候獲得亞軍之外。1917年5月9號是中國足球隊和日本足球隊的第一次交鋒,那是在日本東京日本隊的主場,日本派出數萬學生來當拉拉隊給日本隊加油,他們滿懷希望的等待日本隊給他們帶來榮譽。但現實往往是很殘酷的,中國隊以大比分利落的擊敗日本隊,中國隊進球5個,日本一個都沒進。此後中國隊和日本隊的交手成績依次是4:0、5:1、2:0、5:1,中國隊每次都壓得日本隊連頭都抬不起來,在場上盡顯威風,和現在的中國足球隊真是天差地遠啊。

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連場都上不了,但100年前中國足球狂虐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雖然當時中國足球隊在亞洲是毫無疑問的冠軍球隊,但民國時期中國很少參加世界性的足球比賽,因為當時世界性的足球比賽不是在歐洲就是在美洲舉行,我們連路費都出不起。如第一屆烏拉圭世界盃在美洲,第二第三屆世界盃在意大利和法國,然後二戰爆發導致世界盃停賽到1950年才在巴西再次舉行。中國政府當時太窮了,世界盃在當時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如現在,即使是當時已經風靡世界的奧運會咱們中國也是拼拼湊湊勉強參與的。

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連場都上不了,但100年前中國足球狂虐日本

圖片來自網絡

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時參加柏林奧運會的中國隊領隊就是足球隊隊長李惠堂。因為經費差距太大,所以中國的隊員是分批出發的,而即使是提前兩個月出發的足球隊經費也遠遠不夠。為了籌集路費,中國足球隊依靠沿路比賽獲取門票收入支撐,他們從越南經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一路踢球到柏林,船上住最下等的船艙。本來海上的風浪對當時沒有習慣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折磨,他們又吃不好住不好,每到一個地方都得不到任何休息就直接進行比賽,僅僅為了一點路費。從中國到柏林中國隊打了27場比賽,其中23場獲得勝利,剩下的4場也沒有輸而是平局。這27場比賽為他們獲得了20萬元的路費,這讓當時的隊員們欣喜若狂,因為他們還有許多參加其他奧運項目的隊員留在上海沒錢出發呢,他們把這20萬元中的大半匯給上海的隊員們。可惜,經過這一番折騰,中國隊到德國後已經精疲力盡了,又沒有任何時間熟悉天氣場地,所以首場面對英國隊便以0:2告負直接出局了。這個結果和2002年中國對進世界盃十分相似,但性質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