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百花教育城城市公園、通源汽車主題公園、華潤山體公園、恆大中央體育公園、竇官公租房社區公園……盛夏7月,觀山湖區又多了20個風格各異、主題鮮明、生機盎然的公園。這些公園,為綠色觀山湖錦上添彩。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近年來,觀山湖區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從規劃、治理、保護、建設入手,努力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改善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全區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017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26平方米,百花湖水質達標率為Ⅲ類,成功躋身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規劃優先 畫好生態建設美景圖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規劃先行,謀定而後動。針對全區生態建設,觀山湖區首先編制了環境總體規劃。

按照“一區六園三小鎮”的總體佈局,《觀山湖區環境總體規劃》明確了生態保護指導思想、原則、範圍及目標,全面研判了轄區水、土、氣、聲等環境存在的問題,對水、氣等生態環境承載力開展評估,劃定了水、氣、林、基本農田等生態保護一、二級區域紅線,地表水環境保護區域紅線,以及禁、限養殖區域紅線,明晰了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措施,在組織、政策、科技、資金等方面健全保障機制。

在實施中,全區始終以環境總體規劃實施運用為“牛鼻子”,統領推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產業支撐、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多規合一”,實現一體規劃、一張藍圖,解決了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等問題,形成了定位準確、佈局合理、開發有序的空間格局,為實現區域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做優城鄉規劃,繪製建設藍圖。

在城鄉規劃工作中,觀山湖區首先成立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雙主任”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議事協調機構,堅持生態“留白”、自然“種綠”理念,統籌編制《觀山湖區總體發展戰略規劃》《觀山湖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總則)》。在這些規劃中,合理佈局了以省級現代服務產業試驗區為統攬的貴州金融城、貴陽高鐵新城等“一區六園”發展空間,預留了觀山湖溼地公園、閱山湖溼地公園等生態用地44300餘畝,保持了產城互動與景城融合新模式的持續完善。百花湖是觀山湖區重要的生態景觀,圍繞百花湖水資源保護這個核心,觀山湖區編制完成《觀山湖區百花湖生態文明示範區總體規劃》《觀山湖區百花湖鄉村鎮總體規劃》《觀山湖區環百花湖美麗鄉村帶總體規劃》等規劃,以突出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城鄉發展。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全區城鎮化率提高到81.3%。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做實產業規劃,為城市景觀添彩。

在產業規劃方面,觀山湖區編制了《觀山湖區“十三五”金融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貴陽市觀山湖區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貴陽市觀山湖區呼叫中心產業發展規劃》《觀山湖區精品果蔬產業規劃》《觀山湖區萬畝茶旅一體化產業帶規劃》等產業專項規劃,制定實施了《觀山湖區現代服務業創新行動計劃》《觀山湖區現代製造業創新行動計劃》《觀山湖區現代都市精緻農業創新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計劃,以大數據、大金融、大會展、大健康、大商貿、大旅遊、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六大一制”現代產業和以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葉、中藥材“五子登科”為主的現代精緻農業產業體系得到推進並日趨完善。

多措並舉 構建生態發展新體系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堅持產業生態化、實施守護藍天計劃、大力推動碧水治理、全力強化綠地保衛。近年來,觀山湖區多措並舉,構建生態發展新體系。

2017年10月16日,全國首個“綠色金融法庭”在觀山湖區成立,這是全區維護綠色經濟秩序、促進綠色金融良好發展的一大創新舉措。

建區近六年來,觀山湖區一直堅持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堅決杜絕高汙染、高能耗產業進入。“在嚴格‘進入’的同時,‘走出去’招商選商成為我們實行產業生態化的成功經驗。”據觀山湖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區主要領導的帶領下,他們先後赴上海、北京、倫敦、瑞士等地招商,引進的大數據、大金融、大健康、現代農業等綠色環保和低碳產業項目佔招商項目90%以上。

同時,觀山湖區建立健全產業生態化發展引導機制,鼓勵發展生態產業。在具體工作中,以百花湖區域為軸心,搬遷、關停、取締環百花湖區域工業汙染、煤礦企業、規模養殖、無證無照砂石廠和小作坊,實現全區100%無工業汙染源。鼓勵並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優化重組農業生產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都市精緻農業、觀光農業等生態產業。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除了全力發展生態產業外,“三大計劃”成效推動了觀山湖區的環境治理和生態改善。

在藍天計劃中,觀山湖區制定了大氣汙染防治、砂石場汙染整治、燃煤汙染控制、加強秸稈禁燒防治等方案措施,強化對道路揚塵、餐飲油煙、施工粉塵、露天焚燒等大氣汙染源的分類及綜合治理。

在碧水治理中,觀山湖區加大了對百花湖水質的治理,搬遷了百花湖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農房163幢5萬平方米,100%取締了環百花湖畜禽養殖;採取“分散治理+連片集中”整治方式,開展了農村分散式收集治理示範點建設,從源頭治理了汙染物的直排直放,目前,百花湖集中飲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質達標率100%。同時,強化小灣河、麥西河、南門河等地表水系綜合治理和監管,採取PPP運作模式與貴州水務公司合作,完成了小灣河觀山湖區段汙水、河道、景觀綜合整治的一期工程,小灣河溼地公園一期建成;完成了麥西河流域汙染防治及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項目;每月對全區地表水系水質進行監測,分析水質情況和汙染源,有針對性地開展水系治理。與此同時,加強城市汙水綜合治理,建成金陽、大關、小菁、金白汙水處理廠並投入使用,在全市首家實施了地下排汙管網監測,實現全區地下水監測覆蓋率達100%,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9%。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在保衛綠地工作中,採取植樹造林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護了九龍山等地的天然林,最大限度修復了因施工破壞的山體,最大限度恢復了環城林帶和交通沿線綠化,2017年,全區完成營造林造林面積為4680畝,新增綠地10萬平方米,全區綠地覆蓋率達42.6%。

觀山湖區建設項目使用林地“佔一補一”儲備庫是全區嚴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保護百花湖飲用水源和河流湖庫周邊的生態環境,實現林地佔補平衡的有力保障;是有效彌補因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後減少的森林資源,實現用保結合、以用促增,確保貴陽市森林資源持續增加、林地保有量不減少的有力舉措。根據《觀山湖區使用林地“佔一補一”暫行辦法》,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等制度保障下,觀山湖區2020年森林覆蓋率計劃達到51.42%。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借“千園之城”建設,提升城市品位。連續3年,觀山湖區先後投入資金40.33億元,建成了百花湖森林公園、小灣河溼地公園等各類公園164個。

“在城市公園建設中,我區通過業主推薦、公開徵集、收集彙總、專家評審等環節,對全區新建公園進行命名活動,讓大家參與並分享建設成果。”觀山湖區有關負責人說,公園建設方案均充分徵求專家意見,確保建設不走樣。同時,深入挖掘每一處公園文化,達到全區公園“一園一特”“多園多彩”的要求。

共建共享 生態文明建設惠民生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開展生態示範區、鎮(社區)、村(居)“三級同創”,成功創建生態文明機關、生態文明工業園區、生態文明示範企業、綠色學校、生態文明村寨、生態文明家庭等“綠色細胞”近70000個,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生態村27個,創建普及率100%。近年來,觀山湖區在培育生態保護工作中,營造了全區各部門聯動、上下齊動員的良好氛圍。

在培育生態保護領導責任體系中,觀山湖區強化生態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落實,把生態保護列入區委常委會重要議題,成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生態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研究制定生態保護重大決策,協調解決生態保護重大事項。

同時,強化生態保護職責劃分,以《觀山湖區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劃分辦法》,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建立生態環境履職保護制度,按照《觀山湖區生態環境損害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暫行辦法》規定,全區實行領導幹部生態保護“一票否決制”。根據全區綠色GDP考核指標體系,以綠色GDP增長論英雄,對幹得好、幹出實效的組織部門優先提拔使用,對不顧資源和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追究責任,形成綠色發展引領導向,強化生態保護督查考核,促使生態保護責任落實。

與此同時,實施生態保護行動執法聯動機制,重拳培育生態違法打擊保護體系。在工作執行中,嚴格落實“水十條”“土十條”“氣十條”等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由生態部門統一行政執法,區法檢、住建、國土、城管、農水等部門配合執法,著力推進生態保護“控違、治水、護林、淨氣、保土、強管”六大執法戰役,以零容忍的態度重點打擊項目未批先建、違法排放汙染物等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2017年,共檢查企業234家(次),立案處罰環境違法案件72件,處罰金額389萬元,下達行政命令責令停止排汙、停止生產31家,全區未發生重特大林業生態破壞案件和環境汙染事故。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科學培育生態保護監管監測體系,是近年來觀山湖區生態保護體系建設的又一手段。該體系充分運用大數據,探索建立了生態保護數據庫、資源環境動態監測系統和生態保護快速響應機制,開展了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評估與預警系統平臺和區域生態損益管理體系系統平臺建設。

建立區生態領域專家庫,保障專家通過擔任人民陪審員、專家證人等方式參與綠色法庭司法活動,這是觀山湖區探索施行的“互聯網生態保護與司法聯動”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全面推進“互聯網+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構建生態環境立體化監測監管體系,建立了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噪聲環境綜合監測網絡和森林資源管理綜合體系,設立健全了汙染源一源一檔數據庫,實現生態環境監測網格化全覆蓋,推動環境監察執法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查究轉變。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值得一提的是,觀山湖區創新推進的政府、民間“雙河長制”,讓治水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目前,全區已經全面實行“一河一策”,招募了志願者擔任南門河、麥西河等7條河流民間河長,監督、查找、提交河流汙染問題;區、鎮(社區)、村(居)領導擔任政府河長,採取專題會的形式解決民間河長提交的生態汙染問題,全區政府、民間“雙河長”到位上崗率100%。這一舉措,是觀山湖區全力培育公眾參與綠色生活體系的又一碩果。

在公眾參與綠色治理中,觀山湖區還建立了第三方參與生態保護監督機制,制定《觀山湖區推進第三方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生態保護創新公眾監督工作實施方案》,通過購買社會公益組織服務的方式,引進民間環保公益組織“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參與生態監管和治理。目前,全區登記註冊村(居)環保志願者8200餘名、70餘個團隊。

區、鎮(社區)、村(居)三級“林長制”是公眾參與生態治理的又一措施。在具體工作中,三級領導擔任九龍山、百花山等森林“林長”,實現“一山一坡、一園一林”專人專管,在“林長”的負責指導下,森林更綠。

生機盎然!綠色觀山湖繪就生態建設美景圖

發動群眾,積極參加環境保護,形成全社會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圍。近年來,觀山湖區建立了群眾環境舉報投訴機制,運用環保監督APP系統平臺,引導市民投訴影響環境的各類行為、舉報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反映社會關注的環保“痛點”,第一時間解決生態保護投訴問題。

利用微信、微博,建立“生態觀山湖”微信公眾號,組織各種生態宣傳活動。觀山湖區不斷拓寬生態保護宣傳教育渠道,在宣傳先進典型的同時,及時曝光違法行為、環保失職瀆職行為,最大範圍公開環境監測質量、汙染整治、重大環保項目建設、企業環境行為等生態信息,讓生態文明理念深植群眾心中,讓保護生態建設綠色家園意識,走入千家萬戶。(來源:貴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