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经过7个月的休渔,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太湖边的渔港村又喧闹了起来。傍晚,一艘艘捕鱼的船只归港,渔老大陆老伯驾驶的苏苏渔40312船缓缓向岸边驶来。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太湖渔港村的村民世代以渔为生,有渔船600多艘,因此,渔港村码头也被称为中国内陆第一淡水渔港。从1983年起,太湖水域2月至8月封湖禁渔。每年开捕前,渔民都用最原汁原味的太湖渔俗,举行“开捕祈福大典”,祈求太湖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陆老伯的船舱内,露出4只超大号的白色塑料箱,加上后面10只塑料桶,满满的都是梅鲚鱼。看来,丰盈肥美的太湖,真正地敞开了怀抱,为渔民奉上最慷慨的回赠。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陆老伯用力地拉着缆绳让船靠岸,将缆绳稳稳地系在岸边的水泥桩上后,陆老伯随手擦了把汗,神情明显放松。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俗话说,世间最苦3件事,撑船打铁磨豆腐。陆老伯的船有25吨,虽然这种机帆船不用像以前那样吃力地撑,但艰苦仍是不言而喻。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由于常年累月在外风吹雨打,岁月的年轮在他黝黑的脸上,重重地碾上沟沟壑壑。但今日在秋日余晖映射下,斗笠下那条条皱纹却像金丝皇菊那样,绽放的是那么的绚烂热烈。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这些都是我和老婆捕的,用了8个小时。”陆老伯今年65岁,老婆比他小1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陆老伯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尽管笑得还算含蓄, 4颗残缺的门牙似乎忍不住要蹦出来。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山东、安徽等地的鱼老板马上迎上去,交易、作业如行云流水。只见吊车把铁框大鱼篮放到船上,作业人员一桶桶地装进去,在鱼卸到卡车上时,吊钩下的电子秤已显示出鱼的重量。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陆老伯伸长脖子张望了几回,跟记账的人员再三进行确认。只3个来回,陆老伯的鱼就都来到早已准备好冰块的卡车上。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10元一条,谁要?" 陆老伯手中拎起的鲢鱼,足有三四斤。哈哈,好货还在后面。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他掀开船头一直盖着被单的泡沫箱,里面又露出了雪白剔透、肉嘟嘟的小鱼,这就是享誉海内外“太湖三白”之一的银鱼。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陆老伯弯腰蹲下,与老婆细心地挑拣着。堤上翘首以盼的尝鲜市民耐不住了,“给我称3斤”,“我要10斤”,手脚快的人已经递上自带的水桶。船离岸足有3米多,只见陆老伯抬起穿着高帮雨鞋的脚,健朗地踏上跳板,一伸手就接过了桶。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他拿出杆秤,套上称砣,右手拎起提钮,左手轻轻一拨,秤杆平平稳稳时,报出银鱼的斤两。物以稀为贵,但陆老伯心还是很平,一斤只卖20元。渔民的粗放、豪迈在他的脸上一览无余,还有的是满满的敦厚。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天色渐黑,陆老伯冲刷干净了渔船,该好好休息了,明天还要扬帆起航!

满载而归,陆老伯的鱼悦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