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現在婚姻平均才11年,但70%的人選擇結一次婚。所以說,恐婚是應該的,畢竟當下早已不是從前車馬很慢的年代了,但是顯然,我相信著自己的判斷,也相信著月老,相信著能談一場白頭偕老的戀愛。

——汪涵

01

最近看到一個段子,讓我頓時笑噴。20歲時,父母會語重心長地告誡:好好學習談什麼戀愛?23歲時,父母會含笑帶哭地逼問:為什麼還不生小孩?笑過之後,細思極恐:從“談什麼戀愛”直接到“不生小孩”,這中間是不是跳過了什麼?沒錯,是婚姻!有意無意間,這個段子揭示了一個巨大的認知代溝:在父母輩的認知中,婚姻是一個圍城,但你必須要走進去。在年輕人的認知中,婚姻也還是圍城,

但不一定要走進去。於是,就有了猶猶豫豫的恐婚族——《8090後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顯示:“76%的適婚青年,有‘恐婚’心理,害怕結婚……”也有了日漸走高的離婚率——電影《失戀33天》裡臺詞是這樣的:“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覆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更有了所謂的不婚主義——何潔在離婚後,痛言:我不會再結婚了。寧靜在談及新戀情時,調侃中帶著落寞回應:為什麼要結婚?結婚是幹什麼玩意兒?

或調侃,或沉痛,“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02

之所以對婚姻絕望,大都有過痛的領悟:愛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風流才子李敖,一生桃花不斷,可除卻現任妻子王小屯之外,只有過一段婚姻,也就是當年臺灣的著名演員胡因夢。初識胡因夢,李敖尚有女友。胡因夢問:那她怎麼辦?李敖不愧情聖:我會告訴她,我愛你還是百分之百,但現在來了個千分之一千的。作為才子佳人的代表,他們相戀的故事甚至上了當年的《時代》週刊封面。愛得狂熱,相識僅8個月後,二人迅速閃婚。但僅僅3個月零22天后,二人又讓人大跌眼鏡地迅速閃離。有人問李敖,胡因夢那麼美,對你又那麼痴心,為什麼你捨得離棄她?

李敖回答: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有反鎖的衛生間的門,見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滿臉憋得通紅,實在太不堪了!這當然不是真正的理由,可也在調侃中,印證了作家張小嫻的那句話:愛情,若非讓對方看到你最美的一面,便是最醜陋的一面;而婚姻,卻是讓對方看到你最真實的一面。真實總是瑣碎,瑣碎就會帶來各種煩惱的問題。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樣說: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03

看過一個小品《情感快遞》,很有感觸。小品中,一對夫妻感情出現危機,兩個人分居,一個住樓上,一個住樓下,正在鬧離婚。他們也面臨無法躲避的瑣碎煩惱,妻子嫌棄丈夫會打呼嚕,不幫忙做家務,丈夫則認為妻子太作,三天兩頭跟他胡鬧,弄得他不得安寧。但真正觸發離婚的則是一個無關大雅的小事:丈夫愛吃梨,於是一直給妻子買梨吃,妻子愛吃棗,於是一直給丈夫買棗吃。在請快遞小哥傳給老公的一份視頻中,妻子憤怒地說:我不愛喝露露,我不愛吃梨,我不愛喝露露,我不愛吃梨……這才是這對夫妻發生矛盾的根本原因:你怎麼就不懂我,怎麼對這些問題就是視而不見?

這也是婚姻中比出現問題更可怕的地方:想當然認為,你愛我,就應該懂我,只要兩個人相愛就一定會去解決問題,如果問題解決不了,一定是沒有愛了。有首歌這樣唱的: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04

曾有一首告白的言情小詩很流行:我來自雲南元謀,你來自北京周口,牽著你長滿絨毛的小手,輕輕地咬上一口,啊,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無疑,這只是人們對愛情的幻想:真正讓人直立行走的,肯定不是愛,是食物。著名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萊德·阿德勒主張:愛情本身是不能夠解決任何問題的,所以請不要嘗試用愛情去解決生活的問題和人生的煩惱。可人們還是樂此不疲地歌頌“只要有愛,就能解決任何問題”,多少婚姻的誤區,正是由於這個美麗卻錯誤的幻想而來。

●誤區一:責任全在TA

這道題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難:是“他不愛我了”導致了出現問題,還是出現問題導致了“他不愛我了”?

●誤區二:我看錯了TA

沒有完美的Mr Right,如果你想擁有一頭牛,那麼你也將擁有牛屎,天下沒有“無牛屎”的婚姻。

●誤區三:下一個TA會截然不同

更換伴侶,下一份愛情並不會更好,因為這只不過是把問題延遲了,擺脫的只是問題的誘因,而不是問題的本身。就像周國平所說的:好的婚姻是人間,壞的婚姻是地獄。別想到婚姻中尋找天堂。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婚姻的重要能力

05

愛非但不是所有問題的答案,事實上也不能解決婚姻中的大部分問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在長達40年對婚姻關係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婚姻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這其中69%的分歧會永遠存在。“當我們選擇了一個伴侶,我們就選擇了一組問題。”John Gottman說。既然絕大部分問題無法解決,那保持婚姻幸福的重點就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雙方面對問題的態度。

換句話說:婚姻其實是一種帶著問題生活的能力。John Gottman還發現,當人們持有下面四種態度時,你就要對你的婚姻保持警惕了。

●批判(Criticism)

對人不對事地指責對方,或作出“你總是這麼邋遢”、“你從來沒有愛過我”等泛指的標籤性評價。

●輕視(Contempt)

對伴侶使用侮辱性語言,開不恰當的玩笑嘲諷對方。

●防備(Defensiveness)

否認自己需要承擔某些責任,找藉口、牢騷滿腹、互相指責。

●冷漠(Stonewalling)

無視對方、拒絕在同一個房間待著。另外,以嘲諷的語氣說“你說的都對”、“就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