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導語: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從古至今出現過不少長壽達百歲以上的人,其中不乏生活條件優越的王侯、專門修身養性的道士等等。可是您聽說過有超過百歲還在做普通士兵的壽星佬嗎?南北朝時期就發現有這麼一位長壽士兵。。。

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顧思遠,南北朝時期南梁士兵,出生於426年,也就是劉宋文帝元嘉三年。他是如何從軍,又是引起了誰的注意才被記載在《南史·梁宗室傳》中的呢?他被發現後又有了什麼樣的命運轉折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南梁宗室子弟蕭暎,是梁武帝蕭衍的侄子,大同元年(535年)被任命為吳興太守。蕭暎生性仁慈,“常載粟帛遊於境內,遇有貧者,即以振焉”,所以很受百姓和部下的愛戴,順便提一句:南陳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就是被他賞識提拔才有機會建功立業的。因為蕭暎在平叛作戰中表現突出,所以不久後就被梁武帝召見。正在蕭暎蹬上大船準備起航時,他回身往自己的軍營中觀望,突然發現一個看上去年齡特別大的普通士兵在緩慢走動,出於好奇他就立即派人下去打聽。

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蕭暎發現的老兵正是顧思遠。當時顧思遠手握長槍,走動的步伐雖然有些慢,但是身體還算硬朗,被叫到蕭暎面前回答了幾個問題,無非是多大年齡了、家中還有什麼人、為何若大年紀還出來參軍。顧思遠答道:”我是鍾離人(今安徽鳳陽),今年整整一百一十二歲,已經娶過七位妻子,共生下十二個兒子。因為連年爭戰加上生活貧苦,已經有十一個兒子去世,剩下最小的一個也六十歲了。因家中窮得實在揭不開鍋,無法生存,我只好投軍混口飯吃。。。“ 顧思遠雖老態龍鍾,思維口舌還是蠻清晰有序的。

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蕭暎聽完顧思遠的回答後心生憐憫,趕緊命人拿來一份肉菜給他吃。顧思遠當時正餓著,也顧不上什麼禮儀,當著眾位官員的面狼吞虎嚥起來,牙口還挺好。。。吃完飯後,蕭暎又讓顧思遠脫下帽盔,只見他滿頭白髮皚皚如雪,又驚奇的發現他的額頭上端竟長著一寸來長的肉角,頓時感覺這是位奇人。於是,蕭暎當下決定帶著顧思遠一起去朝廷面見梁武帝。

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梁武帝蕭衍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不但自己生活簡樸一天只吃一頓素飯,甚至先後有過四次捨身出家的瘋狂舉動。梁武帝一見到長壽達一百一十二歲並且頭上長角的顧思遠,簡直如同見到活神仙一般高興。梁武帝拉著顧思遠噓寒問暖,回憶多年的往事,越聊越投機,最後竟命顧思遠任散騎侍郎,還賜他一座大宅院,並約好以後每天早晚兩次面談。

古代最長壽的士兵 112歲還在服役被皇帝召見 終年120歲

好傢伙,活了一百多年都沒吃過飽飯的底層士兵顧思遠,一日之內突然有房有車了,還受到皇帝的高規格禮遇,真是福從天降。就這樣,顧思遠晚年在京享受了富貴生活,一直活到一百二十歲才去世。。。他也是中國古代有史記載的,年齡最大,最長壽的士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