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今年2月上映的美劇《副本》(又名《碳變》),一經推出,即刻獲得瞭如潮掌聲,如果你看過,不知你有否感覺,其間的黑科技絲毫不遜色於之前火爆的影片《頭號玩家》呢?

但對本劇也存在著質疑聲,說它是科幻經典名作“銀翼殺手”的複製品......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網飛的這部劇,與去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和《攻殼機動隊》都是賽博朋克題材之作,所以免不了會被拿來和它們比較。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摩天大樓、空中飛行的車輛、絢麗無比的的霓虹,以及永遠陰暗潮溼和霧氣濛濛的街道等等這些,似乎都是“賽博朋克”特有的味道...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就像上面這些影片中的畫面,如果沒有LOGO的標識,你能識別出它們來自哪部作品嗎?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因為它們著實是太過相似了(上圖為《副本》的劇照)...

本劇的創作人員也坦言:他們從經典科幻中汲取了不少養分,初創劇本時被借鑑最多的就是科幻名作《大都會》和《銀翼殺手》

本劇是改編自英國作家理查德·K·摩根(Richard K. Morgan)2002年的同名賽博朋克風格黑色小說,連作者本人也承認:《銀翼殺手》是這部小說的主要靈感來源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由此可見,經典作品對日後作品的影響力是多麼深遠,但確實本作其他方面並沒有太多“銀翼”或其他作品的影子。

故事發生在距今300多年後的2384年,那時的人類已經可以運用先進科技把人的意識和記憶用數字化的方式保存下來,身體徹底淪為“容器”。

每個人出生時都會在脖子後面插入一塊小小的芯片,它會記錄你所有的記憶和思想,當你死去,這塊芯片就會被取出植入一個新身體。激活後,一個全新的你又活蹦亂跳地行走在這世間。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理論上,人類可以用這項技術實現永生

不過凡事總有兩面,這枚小小的芯片並不保險,用外力可以輕易摧毀,而一旦你的記憶沒有備份,摧毀芯片就相當於徹底殺死了你。

所以那些有錢人一般都會保存有不止一份記憶備份,以防不測。窮人雖然也可以把記憶留存備份,植入新身體,但花錢多少,決定了你能獲得怎樣的身體。窮人們只能換一個普通的身體,富人們則可以花錢升級一個年輕漂亮的身體。

富人們樂此不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永生”。他們把自己叫做“彌賽人”,取自《聖經》裡救世主“彌賽亞”的典故,意思是他們已經成“神”。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原作者理查德還為《碳變》寫了兩部續集《墮落天使》和《怒火重燃》,三部小說都是以武·科瓦奇作為主角的。

武·科瓦奇(Takeshi Kovacs),看名字就知道是日本的混血,和東歐混的。他出生在哈倫星上,250年前他是Envoy星際兵團的精銳士兵,250年後他的記憶被植入“灣城”(前舊金山)警察埃利亞斯的身體裡,於是他又甦醒過來,並參與了一起詭異案件的調查……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三部小說構成的“三部曲”也是一部跨越了數百年的星際史詩,歷經三個時代,確實充滿了科幻獨有的窺視未來、預測命運的感覺。

而在本劇中亦是將世界觀的設定全都拋給觀眾,令觀眾迅速有代入感,從而隨著劇情進入未來的世界中...

國內評分7.5,IMDb8.3,爛草莓65%新鮮度,等等在如今科幻作品林立的影視市場,算是個不錯的成績,如果你是科幻迷,這當然是不容錯過的了!

這部美劇和“銀翼殺手”很像,但不是“攻殼”的複製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