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親離去,如何撫平內心的悲傷!

人生終其一生總需面對至親好友的死亡,留下的便要經受一場煎熬的時期,在這段煎熬的時期,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面臨失去重要他人時,悲傷怎樣才能撫平?

至親離去,如何撫平內心的悲傷!

有特別難過的事情發生人們往往會哭泣,哭泣是人們哀傷時的一個情緒反應,除了傷心,人們有時也會感到憤怒,甚至導致睡眠障礙和食慾不振,或產生自殺念頭,又或因過度思念,彷彿在瞬間聽到逝去至親的聲音。這就是悲傷反應。

傷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只有克服每個階段的反應才能走出悲傷!

  ①否認(Denial)悲傷者逃避現實,不斷告訴自己“不會吧?不可能啊!”

  ②憤怒(Anger)自問為何會遇到這種事,認為這是不公平的,並認為自己有權感到憤怒。

  ③討價還價(Bargaining)認為只要當時想法不同,就可以扭轉一切。“如果他能醒來,我什麼都願意做!”

  ④抑鬱(Depression)哭泣、情緒低落,無法面對明天,同時變得健忘且沮喪,可能會有“我不想活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的想法。

  ⑤接受(Acceptance)適應遭遇,重新調整生活過日子。這時心情變得較好,會想“既然已無法改變事實,還是勇敢面對吧。”

如何走出傷?

走出悲傷需要時間,沒有特定方法。但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哀傷者應多被鼓勵,勇敢接受喪失的事實,而不是把悲痛埋藏在心中或一味逃避。建議人們多和傷心的人說話,並與他們齊哀慟。悲傷時也不應孤立自己,應確保有充足睡眠和飲食得宜,必要時參加支援團體以得到慰藉。

  部分人認為自己應獨自承受悲傷,不想給他人增添負擔。其實,哀傷者應與旁人分享內心感受,這有助他們走出陰霾。朱醫生表示,人們或許永遠不能走出失去至愛的悲慟,但隨著時間推移,有助減緩內心的悲痛。

身邊人可做什麼?

  ★鼓勵哀傷者表達內心情感如悲傷、憤怒或愧疚,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情緒是可被理解的。

  ★多聆聽。讓哀傷者說出自己對至親的想法和嘗試瞭解他們的感受。

  ★確保哀傷者不以酗酒、吸毒來麻醉傷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