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破鞋」引發的暴怒

Balenciaga(中文名:巴黎世家)日前於法國巴黎春天百貨發售其爆款老爹鞋Triple S,有網友爆料一名中國女性消費者因指責外國消費者插隊而遭到群毆,但隨後趕到的店員及保安並未制裁打人者,反而插隊者還是在Balenciaga買到了鞋,並且Balenciaga店員還侮辱規矩排隊的中國人,大聲呵斥:滾出去,再也不要來買鞋了。隨後圍觀的中國人投訴,得到的回覆是:好的好的,請你們離開。

一雙“破鞋”引發的暴怒

網絡上已然出現了眾多商家對歧視華人的譴責、抵制以及鞭撻。但是暴怒之後,我們是否也應把情緒冷卻下來,認真思考事件背後存在的本質問題和我們自身不願碰觸、揭露的傷疤?是否應該在控訴他人錯誤的同時,也聚焦一下我們自己的內心狀態?

大清已亡100年,我輩已非當時人

大清王朝早已躺在史書中,其腐朽的軀體早已化為沉重的文字警示著國人,每一個字都帶有血淋淋的“屈辱”。但是,西方社會部分人仍然用舊式的老花鏡審度中國,他們總是把國人的腦袋後面固化出“一截長辮兒”,不敢也不想承認中國自1949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急速追趕。昨天還是蹲在角落啃窩窩頭,今天已然操著不流利的英語在櫃檯前橫掃奢侈品,這是他們最不能消化的。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2017年奢侈品消費達到了1204億美元。在這1204億美元奢侈品消費額中,77%的奢侈品消費都發生在境外,本土消費額僅為250億美元,佔比僅為23.6%。當然,中國人在海外市場的購買力不僅侷限於奢侈品這一小部分還有體量龐大的基礎性商品。這樣的懸殊也著實不得不讓西方人吃驚於中國的高速發展和巨大成就,也由此產生了“羨慕、嫉妒和恨。”

一雙“破鞋”引發的暴怒

“橫掃式的購買力”暴露了自主品牌的“底褲”

在眾多大媽組團、代購組團血拼橫掃外國貨的同時,我們很多自主品牌被市場選擇機制扒得體無完膚,徒留一截遮羞的底褲,踉蹌行走在鋼絲繩上,稍不留神就會被市場踢到無底深淵。市場選擇機制是國人從錢包裡掏出來的,是“真金白銀”的評價淘汰標準,也是國人在一次次親身體驗下實踐得出的選擇哲學。我們認為在一些商品領域內,自主品牌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弊因已經到了非除即死的狀態了:

(1)創新乏力,產品革新週期脫節市場節奏。由於產品的創新研發階段需要投入較大的時間成本、物質成本,自主品牌為了搶佔更廣的市場範圍、搶佔市場先機往往就把創新投入一縮再縮,甚至用“拿來主義”大肆照搬。

(2) 質量管控不嚴格,產品信任存在危機。由於“利潤”和“成本”需要對比來看,某些主品牌為了爭取利潤上的最大化,便磨刀霍霍砍向成本,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可是老百姓對這個可不買賬,一次質量把關的不嚴格便會讓老百姓失去信心,用錢包去選擇更好的。

(3) 不願走出“代工”的舒適區,被“小利潤”遮住了“大錢途”。現實情況下,很多自主品牌仍然“甘心”做海外企業的“代工”,踏踏實實地幹著“製造”的活兒,拿著計件工資。利潤卻被海外品牌“智造”洗卷一空。

同時,國人招架不住市場環境製造出來的飢餓感覺,國人被飢餓營銷和從眾心裡搶了劫、綁了架。海外品牌最善於把某個產品包裝成“爆款”、“俏牌”,在網絡媒體和紅人效應下吸收一大群擁躉,並時常對他們進行洗腦:“成功男人的標配”、“精英人士的選擇”、“世界首發限量紀念珍藏款”,在這種媒體的攻勢下,還有誰印象不深刻呢?不想產生購買的慾望呢?

一雙“破鞋”引發的暴怒

斷腕以續命,苦幹以補殘

以4月19號的中興危機為代表的中國產品,充分暴露了自主品牌的積弊。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新的階段,我們必須有壯士斷腕之勇氣、決心,砍掉腐爛的積弊,保存健康發展的主體。並從市場實情出發,加強自主研發;放眼全球市場,以最新沿革技術為風向標,努力趕超;加強多邊創新交流,合作開發新應用、新技術、新方向。

一雙“破鞋”引發的暴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