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旅遊需要具備成熟的出遊心態與風險預判

出境旅遊需要具備成熟的出遊心態與風險預判

據報道,泰國當地時間7月5日,兩艘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遊船在泰國普吉島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事故。截至7月10日,確認遇難遊客人數已經增加至45人。根據泰國旅遊局官方消息,這一事故被初步認定為由泰國南部的暴風雨和惡劣天氣情況造成,不過目前,有關當局還在對事故的起因進行徹底調查。

出境旅遊需要具備成熟的出遊心態與風險預判

對這次傷亡慘烈的旅遊安全事故,泰方表示“傷亡之大出人意料”。但承受巨大痛苦的,卻是中國公民。這次遇難、失蹤的遊客中,有兒童,有普通的上班族,有剛生了寶寶的媽媽。翻船背後,連接著一個個悲痛欲絕的家庭。

從各方表態看,這次的事故,自然災害是重要原因。但作為一次嚴重的出境遊事故,我們仍有必要重申出境遊的風險防範問題,畢竟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

近些年,隨著旅遊消費升級的到來,以及國門的進一步打開,出境遊漸成風潮。2017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達1.29億人次,比2012年增長了4580多萬人次,年均增長達9.17%,出境遊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尤其是,隨著品質出遊與個性出遊漸被推崇,自由行成為一種重要的旅行方式。但自由行由於缺乏專業有效的統一組織,在人身保險、預警提示、風險管理方面不時欠奉,屢次給遊客帶來人身安全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跟團遊就一定安全。

中國領事網的數據就顯示,2017年,各類旅遊活動安全事故導致182名中國公民意外身亡,其中,在泰國參加旅遊項目身亡的中國遊客達到64人之多,而這其中,僅在泰國南部溺水身亡的中國遊客就有47人。

這些數據說明,儘管很多中國遊客有能力出去看看國外的風景,但相應的風險防範意識與防範能力並沒有同步培育起來。不少人在出境遊之前,對目的地的風土人情、氣候衛生、社會治安沒有一個通盤瞭解,因此,無法做好相應的風險預判與權利維護預案,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凡此種種都說明,一次安全有趣的出境遊,除了有足夠的預算,還應有成熟的出遊心態與風險預判。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出境遊越發流行。可以預見,未來還將有更多人走出國門,體驗域外風情。這對出境遊所必需的規則與技能訓練提出更高要求。就在這次泰國翻船事故之後,文化和旅遊部9日在官網發佈提示,提醒廣大遊客海外自助遊注意安全,包括瞭解目的地天氣、衛生、交通和社會治安情況,提前評估旅行風險;理性選擇項目,注意涉水安全;購買旅遊意外險,合理合法維權等。在出境遊事故多發的當下,這樣的提示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當然,如何將這樣的風險管理意識真正傳達到每一個遊客心裡,相關部門也要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手段。

無論如何,安全地走出國門,平安地落地祖國,這是每一個遊客的基本訴求。或許,熟練掌握一套“出境遊指南”再出國門,是每一個有出境遊需求遊客的務實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