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圈子不一樣,信息天壤之別。一部手機兩個微信,打開一個微信,華夏正統文化,聖人經學,天地萬物,國家大事,浩然正氣。切換到另一個微信,營銷培訓社群,一曲之學,旁門小術,奇技淫巧,歪風邪氣。

說實話,最近看到網絡信息上的各種說法,各種評論,各種社會現象,項目滿天飛,各種奇術方式方法到處傳播,自命不凡是大師,還收徒,自認營銷高手,只知魚塘而不知魚塘外的世界。

實不知,當從營銷這個魚塘站起來,看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浩瀚大海之後,頓時深感自己的渺小。就好像之前一直在魚塘裡面游泳,完全不知道世界上竟然還存在比這個魚塘大十萬百萬倍的江河大海。

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蔽於術則離道遠

有很多人一直忙於研究“賺錢”,心每天圍繞著錢打轉,不知道“錢”之外,還有更廣袤的世界。比如一張100元的人民幣,即可把雙眼遮蔽,讓你無法再看到外面的世界。

再說現在的培訓這個領域,已經失去它的本真,教人以真正有用的應事技能。如今,各種奇技淫巧的培訓大行其道,各種旁門小術層出不窮,僅為套人錢財,惑人心智。

營銷領域的各種奇技淫巧挖掘完畢,每個山頭都有人佔領之後。現在開始深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旁門小術,比如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小六壬預測等等,名堂玄奧,收費高昂,大賺特賺。

更有甚者,什麼天堂地獄,福報算命,某某能量的,發現一堆狗屎一樣的東西,也不嫌臭,包裝一下,換個能夠忽悠人的概念,就拿出來開課大甩賣,不買是你傻,不學是你笨,自命大師,還大收弟子。

這個魚塘汙染太過於嚴重,分分鐘讓人窒息還不自知。很多人心智不成熟,容易被洗腦,整天沉迷於學習、研究、傳播這些下水道知識,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兜裡揣著的是黃色的、臭的、黏糊黏糊的東西。

一個人,心智被這些小術矇蔽,自然不能看到小術之外的東西,他以為這些小術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道”。實際上離道遠矣,而且走的方向完全反了,越走越遠,這像離家出走的孩子,越走離家越遠,到最後連家的方向都找不著了。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反就是返,往回返的意思。上古之時,道為一,百姓質樸天真,自然而然地生活。後來,道裂為百,出現百家爭鳴,諸子百家。

很多人以為百家爭鳴是很好的現象,是文化繁榮的表現。恰恰相反,這只是一種倒退。百家只是道裂為百之後的一些碎片而已,碎片相加,並不等於道。很多人拿出一些碎片,自以為道,何其愚哉。

周朝之前,真正的道術典籍都藏在國家圖書館,只有得道之人,才能掌管掌握這些道術,比如老子就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更是天師,天子的老師。後來周王室勢微,諸侯做大崛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以前的官學,王室之學的典籍,就已經散落民間。於是出現百家爭鳴,諸子百家,而這些都只是道的碎片之學。越往後,這些碎片之學離道就更遠了。

所以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要得道,正確的方向應該是往回返,而不是往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在往回返的過程中,“為道日損”,把所學所做的不道的東西全部都扔掉,讓自己返回到如嬰兒那般天真淳樸的狀態。

祛邪扶正,去偽存真,把自己所學的偽巧之學都扔掉,讓自己返回到本真的狀態,與天地萬物和諧並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地生活。“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

何為道?得道之路如何走?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目前的我並不能給出很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知道,答案就在《道德經》中,就在我們中國先秦的古籍中,需要自己身體力行地去明理合道。

我以前以為,道就是規律,後來才知道,這只是最膚淺的認識。我以前以為,《道德經》就是一本人倫道德類似於教人成功的學問,後來才知道,這是世人庸俗化的理解。

《道德經》講的是帝王之學,老子設定的對象讀者就是帝王。然則普通人學習之也能治身治家。

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如果這個世界上,把所有的書都燒掉,只可以留一本下來的話,那麼應該留下來《道德經》。因為它把人身,精神,家庭,事業,國家,宇宙萬物,都徹徹底底的講透徹了。”

我們只有跳出某一個魚塘,學會站在魚塘外面看世界,才能看到哪裡才更適合自己游泳,哪裡的水更清澈。只有看過更清澈的水,才能明辨髒水汙水,心智的矇蔽才能被打開。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只有站在更高的層級系統,才能對更低層級的系統一目瞭然,瞭然於胸,才能做到應事有餘,應物無窮。

你的腦袋就是一個垃圾桶

在這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各種信息爆炸式的橫掃整個社會,有人成功的把握趨勢和方向,走向了真正的成功。有人卻成功地把自己的大腦變成了垃圾桶,沉浸在失敗和抱怨的空間而無法自拔,甚至還把身邊更多的人都拉入到了這個空間。

今天這個社會上有各種的培訓、各種的信息知識理論、各種的實踐方法方式,比如說: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學習過很多的營銷理論與思維方法,卻始終沒有成功過,而且還花費了很多金錢。在營銷這個領域,無論如何學習,大腦總是處於迷糊的狀態。最明顯的一個困惑,就是學了不知道怎麼用。學得太多,反而用不出來了。

就好比,不斷地往一個房子裡面裝東西,從來不梳理總結,沒用的東西又不會扔出去,最後,房子越裝越滿,直到自己也不知道以前往房子裡面裝進過什麼東西,要找肯定也找不到。

這個房子,就是我們的大腦。大腦,多好的東西,硬生生地讓很多人給糟蹋蹂躪,不斷往大腦裡面裝垃圾,直至變為名副其實的垃圾桶。

生活中,我們很常見的一種人,就是說這個說的有道理,那個說的也有道理。別人這樣說,不能說他是錯的,他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學會包容別人。

人家有說話的權利,我們即使不能捍衛他的權利,至少不能剝奪,要聽他說什麼,姑且聽之,有道理就往腦袋裡面裝就好了,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發現沒有?這種人的腦袋,就是垃圾桶,有什麼東西就往垃圾桶裡面扔。因為這種人的心智極其幼稚,他們不懂得判斷哪些是好的壞的,哪些是精華糟粕,反正自己覺得好就是好的。

被人家用垃圾理論洗腦,然後套取錢財,他也說好,我願意,這絕對是正確的。還不斷鼓動別人去裝垃圾,看,這個垃圾多好啊,我沒說錯吧,趕快往大腦裡面裝,遲了別人就裝沒了。

然後這麼多的垃圾桶就在網絡上游走,到處裝東西,到處扔東西,扔去哪呢?最方便的就是扔去微信群。所以在微信群,經常看到一個群裡面,十多個,幾十個垃圾桶在互相扔垃圾,比誰的更多,更臭。

進入這樣的微信群,沉浸在這樣臭哄哄的環境中,原本不是垃圾桶的大腦,也會被洗成垃圾桶。最好的做法,就是離開,遠離垃圾桶聚集的環境。

只有遠離垃圾,我們才能慢慢迴歸到真與樸的狀態,那種沒有壓抑,沒有汙染,不再困惑,舒心坦然,自然而然的生活狀態。

錢是一個跨不過去的坎

有人會說,你講那麼多大道理有鳥用,我很窮,我現在很缺錢,我就想著怎麼能夠賺到錢,然後有時間了再去做你說的這些大道理。

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在如今這個人人攀比的社會里,錢是一個跨不過去的坎。

怎麼賺錢,依然是絕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心話題。確實,沒錢就解決不了生存的問題,不生存無以談發展。生存的需求不能妥善解決,更高層次的需求就無從談起。

那麼怎麼賺錢呢?具體怎麼做才能真正賺到錢呢?

往簡單說,產品、流量、變現,只需做好這三個要素。首先你要有一個產品或者一項服務,能夠提供給別人,解決別人的需求,別人才會心甘情願把錢付給你。

流量,有了產品之後,你要到哪個地方,什麼渠道找到願意付費購買你產品的客戶,這個就是流量。在互聯網上面,有很多可以做流量的地方,就看你自身合適那種方式,就去學習那種方式。

變現,當你有了產品與流量之後,你還需要設計一種變現的方式,讓客戶把錢付給你,然後你把產品賣給客戶。

電商平臺,比如淘寶,實則只是一個變現的載體,一種變現的方式。你同樣需要把產品跟流量搞定,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把產品放到淘寶上,就會有客戶購買。

變現的方式有很多,變現的載體有很多,在互聯網上面,根本不缺這樣的平臺。你要考慮的,就是哪個平臺,哪種方式,對你的產品或服務而言,變現的效率最高。

比如頭條的抖音,現階段很火,它可以用來迅速獲取流量,但它並不能直接變現。你需要引導到微信或者其他地方變現,或者對外接廣告變現。

所以,什麼產品質量好、競爭小、需求大,哪裡獲取流量快、多、準,怎樣的平臺變現方式快、高、優,把這三個要素都做好功夫,你就可以把錢賺到手。

再往大里面說,我們要賺大錢,需要先洞察大前提,大環境,大背景,要弄明白,這個時代正在發生什麼,是走向興盛還是衰敗?

然後自己怎麼參與進來,結合國家的政策,從哪個行業切入,哪個地方起步有利,資源要怎麼整合利用,如何用人做項目成事,怎麼策劃佈局,分步實施,落地執行,總結優化,放大持續。

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資源做不同的事情。關鍵還是在於,你有沒有一顆賺錢的頭腦,會不會審時度勢,敏銳地覺察到機會,然後快人一步地去操作執行。

如果你已經有項目在操作,就要著重在產品、流量、變現這三個要素上下功夫。這個產品還適不適合做,目前市場需要什麼產品,流量都集中在什麼地方,獲取的方法是什麼,用怎樣的方式去變現。

賺錢,別人告訴你怎麼做之後,更重要的是,你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分析,自己怎樣做才能取得效果。別人的只是建議,適合自己的才是具體的落地方法。

遠離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

我們講,去偽存真,不蔽於術,復歸於道。這個要求,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難於上青天。從古至今,能夠真正明道,得道,成道,用道之人,少之又少。

致實體創業者們:請遠離那些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你的事業

然而,我們要知道有這樣一個方向,這是古聖人為我們指明的大道。只有明確這個方向,我們才能養浩然正氣,走光明正道。

我們不蔽於術,不以術為道,但我們可以明術,用術。心中無道之人,哪怕術再厲害,也只能在術這個層級打轉。只有心懷正道,才能在更高的層級,去掌握術,運用術。

這就好比,我們做一個事業,首先要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做市場分析,一個已經衰敗沒落的行業,肯定是不可以參與的。

其次,我們要做項目評估。如果要參與這個行業,前景會怎麼樣,風險在哪裡,投入產出比如何?接著做可行性論證,如果決定要參與的話,阻力有多大,項目如何擴張,能不能脫穎而出?

再接著,才是做項目決策,要推進還是退出。如果推進這個項目,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戰術執行層面的操作,能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及怎樣達成目標。這裡面的怎樣達成就包括了要怎樣做營銷。

如果反過來,我們做一個事業的出發點,只是侷限在營銷層面的思考與執行,整個項目的核心就在如何做好營銷。那很明顯,失敗的可能性太大了。

因為首先你都沒有分析整個市場,評估這個項目的可行性。不可為而為之,不明所以然,而憑藉自己的一腔熱血,憑藉自己多年的營銷經驗,就覺得此項目一定可行,往往是事與願違。

所以,我們要學會在更高的層級,去縱觀自己的整個人生,自己的人生事業。只有做到心中有道,才能在更高的層級上,明術,用術。

結語:

寫文章,實則是內心思想情感的一種自然流露。這篇文章,我想到什麼就寫了什麼,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就寫出來了文字。

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不想去寫一些鼓吹營銷有多麼的厲害,多麼神奇,如何讓一個小白窮屌絲化腐朽為神奇,逆襲成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

只是想寫得更真實一些,只是想把一些偽巧的東西儘量去掉,讓自己迴歸到一種真,迴歸到一種舒適自然的狀態,迴歸本質。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我寫的觀點與眾不同,甚至越有爭議,接下來就會越有名氣,不是嗎?這是不是也是一種不錯的營銷策略呢?

營銷,沒有說是壞東西,它只是一種術,看誰用,看其動機與施展後的影響。

不管營銷不營銷,我寫出來的文字,絕對是我自己認同的道理。比如上面所寫,都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有些地方用詞有些凌厲,但那就是最真實的一種流露,毫無偽裝掩蓋之情。

若心無正道,走歪門邪道,把術發揮到極致,雖然可以賺很多錢,但這些錢往往是見光死。有錢了卻不敢光明正大的使用,心裡總懼怕自己什麼時候進去,然後所積累的財富瞬間消失。所以所有的創業者們,請遠離歪門邪道,心存正道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