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关心,却被我们硬生生演绎成了责备,宝宝真委屈

小区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从自己的小车上摔下来,哭的稀里哗啦。奶奶一边扶起小车,一边不停的责备孙子不听她的话,非要溜着道崖边玩,结果翻车了。


“让你不听我的话”,“听我话不就没事了”。奶奶不停的用这些话絮叨着,批评着小男孩,而小男孩哭的更厉害了。这就是奶奶辈大多的育儿经。他们用责备表达关心,这是他们从上一辈继承下来的育儿经。

明明是关心,却被我们硬生生演绎成了责备,宝宝真委屈

然而这些话,在我听起来,言外之意就是“你听话就不会掉下来”,“因为你不听我话,所以掉下来了,你活该”。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呢?因为我们的父辈也是这样育儿的。每次跌倒,闯了小祸,父母总会第一时间责备我们,怪我们不听大人的话。可是,谁又理解我们内心的害怕和委屈。

孩子正玩的开心,突然遭遇翻车,肯定吓坏了,所以用哭来表达害怕。因为奶奶的批评,哭的更加厉害了,因为孩子听到的不是关心,是做错事之后的责备。而奶奶呢,明明是关心,只是她只会用责备来表达这份关心罢了。

明明是关心,却被我们硬生生演绎成了责备,宝宝真委屈

我们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去抱着孩子,给突然受到惊吓的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然后问问孩子是因为受伤了才哭,还是因为受到惊吓哭的。体察孩子的情绪,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帮他化解掉这份情绪,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等孩子情绪缓和了,我们跟孩子一起去扶起小车。然后到平坦的地方,继续玩。

这是我认可的育儿方式。宝宝需要的是我们体察他的情绪,而大多数父母往往都忽略掉了这一点。

明明是关心,却被我们硬生生演绎成了责备,宝宝真委屈

我有一个朋友,她小时候站在水缸边,看奶奶从水缸一瓢一瓢的取水。结果奶奶不小心,一瓢水直接灌进了她脖子里。那可是寒冷的冬天啊。站在不远处的父亲看到这一幕,立马冲过来,直接给她了一个耳光,骂她不长眼。

她说,她后来只记得自己的委屈换来了父母的一记耳光,却完全想不起当时的水有多刺骨。

委屈,惊吓,得到的不是父亲的关爱,而是粗鲁的一顿责骂和一记耳光。难道这是她父亲的本意么?当然不是,明明是关心,只是不懂如何表达。

明明是关心,却被我们硬生生演绎成了责备,宝宝真委屈

我们大多人就是承受着父母的这种育儿方式长大的。每次的委屈,换来的不是父母温柔的关心,而是一顿责骂。慢慢的,我们开始学会隐藏自己,我们不太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现在,我有了宝宝,我希望终止这样的育儿方式。我希望以一种更走进宝宝内心的育儿方式,来教育我的孩子。我花精力花时间去学习育儿理念,借鉴他人的育儿经验。面对孩子时,真诚的表达我的关心,感受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这就是我现在在努力的育儿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